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又一嚴重危害大眾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危害不僅在於血糖升高本身,而且在於長期血糖增高導致的人體一系列代謝功能紊亂和由此所產生的急、慢性併發症。患者大多起病緩慢,臨床症狀較輕或缺如,有的以併發症為首發症狀就診,至症狀出現或確診,病程往往已歷時數年至數十年不等,有時可始終無症狀,直至在臨終前才被發現患有糖尿病,給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制病情發展帶來難度。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糖尿病預防和早期干預的推行,提出治療重心前移的防治策略,這與祖國醫學“治未病”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而且這種理念可以貫穿糖尿病管理和治療的全過程。
中醫學“治未病”思想歷史悠久,早在被歷代尊為“醫家之宗”的《黃帝內經》之《靈樞-逆順》中記載:“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其中包含“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兩個含義,從正反兩方面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奠定了“治未病”理論基礎,成為當今預防醫學的座右銘。
漢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成為指導“治未病”的一大法則。唐代孫思邈強調“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起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醫生的能力區分為上、中、下3個層次。金元四家之一的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專論《不治已病治未病》,將“治未病”作為重要內容進行深入闡述。清代葉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預防觀點,強調採取主動措施防變於先的重要意義。經過兩千多年來歷代醫家的不斷充實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內涵的理論體系。
根據糖尿病的發病規律,首先要“未病先防,養生保健”。“健康”是體內陰陽平衡的一種狀態,“未病”並不是完全無病,“疾病”是一種失衡狀態。失衡的隱性狀態叫“未病”,失衡的顯性狀態叫“已病”。由“健康”發展到“疾病”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病情嚴重引起明顯的全身或局部症狀叫“發病”。
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開展糖尿病知識宣教,指導科學養生和鍛鍊,採用飲食、推拿、按摩、氣功、導引、武術等保健手段調節體內陰陽氣血平衡、疏通經絡、調暢情志,使身體保持“健康”。如《丹溪心法》所曰:“與其救療與有疾之後,不若攝養與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
糖尿病前期,血糖尚未達到診斷標準,但已存在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要“欲病救萌,防微杜漸”。《黃帝內經-二十四-本論》曰:“萌芽,未病之病,病之微也。先知三部九候調之,即療其微,故不敗也。”故要及早干預,先安未受邪之地,救制於萌芽階段,要醫患結合,使“家家自學,人人知曉”、“凡醫治病……須使有病者知之為要”,並通過察言觀色、審舌按脈,辨別陰陽盛衰、消長情況,清除體內蓄積的病理產物,調節臟腑氣血功能,使血脈通利而使機體達到平衡狀態,從而防止“已病”。
已發糖尿病時,要“已病早治,防其傳變”。《醫學源流論》雲:“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已有先兆和小疾存在,病位較淺,病情較輕,對正氣的損害尚不嚴重,及早發現和治療,就能防止發生臟腑之間的傳變,及時阻止疾病的蔓延、惡化。此時調治失衡臟腑,根據臟腑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補脾益氣、疏肝理氣、祛溼化痰、益腎填精、活血化瘀等方法,截斷病情進展,使失衡臟腑復原。
糖尿病已有時日,氣陰兩傷,陰損及陽,痰濁瘀血痺阻脈絡,易導致臟腑多種病變,雖“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雖“久而深入,則難治”,但益氣養陰、化痰祛瘀、清熱解毒、溫補腎陽等法,並根據久病入絡、久病及腎的理論,先安未受邪之地,亦能截斷扭轉,防止病情深入,此時同樣體現了中醫“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的思維和內涵是中醫預防醫學的精髓與核心,同時也符合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管理的要求。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和個性化傾向,以及治療手段的相對安全性,使中醫在糖尿病管理、治療中具有明顯而獨特的優勢,中醫“治未病”理論具有時代超前性和順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