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7 10:31

  特發性面神經麻痺也稱為面神經炎、貝爾麻痺(Bell’s palsy),是莖乳孔內面神經由非特異性炎症所致的周圍性面癱,其發病機制尚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於風寒受涼引起血管神經功能紊亂,致使小動脈痙攣,面神經管和莖乳孔區局部缺血。近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面神經麻痺的主要病因是潛伏在腦神經節的皰疹病毒被激活所致。

  病例簡介

  主訴及病史 患者男性,31歲,主因左眼閉合無力,左側鼻唇溝變淺1天就診。發病前夜吹空調,晨起後發現左眼閉合無力,左側鼻唇溝變淺,左側口角流涎。患者無明顯肢體活動障礙。

  查體 左側額紋較對側變淺,左眼閉合不全,左側鼻唇溝變淺,示齒口角右偏,四肢肌力5級,雙側病理徵陰性。

  輔助檢查 頭顱磁共振成像(MRI)未見明顯異常,肌電圖示左側面神經不全性損害(雙側面神經運動神經傳導波幅左側較右側下降43%)。

  診治經過 入院後考慮為面神經麻痺,予以潑尼松、阿昔洛韋、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藥物治療,同時給予理療及康復鍛鍊。發病1周後,病情穩定,治療2周後出院。出院隨訪示,發病2個月後症狀基本恢復。

  臨床表現

  該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人群,多見於20~40歲,無性別差異。多為單側面癱,雙側者甚少。發病與季節無關,通常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可於數小時內達高峰。部分患者發病前1~3天患側外耳道耳後乳突區疼痛,常於清晨洗漱時自行發現或被他人發現口角歪斜。

  查體可見以下體徵:

  ①患者同側額紋消失,不能皺眉;

  ②因眼輪匝肌癱瘓,眼裂增大,故閉眼時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而眼球則向外上方轉動並露出白色鞏膜,稱貝爾(Bell)現象;

  ③下眼瞼外翻,淚液不易流入鼻淚管,大多溢出眼外;

  ④患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示齒時口角被牽向健側;

  ⑤不能噘嘴和吹口哨,鼓腮時患側口角漏氣;

  ⑥進食及嗽口時,水可從患側口角漏出,且因患者頰肌癱瘓,食物常滯留於齒頰之間。

  若病變累及鼓索神經,患者除上述症狀外,還有同側舌前2/3的味覺減退或消失。若面神經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同時還可出現同側聽覺過敏。若膝狀神經節受累,除面癱、味覺障礙和聽覺過敏外,還有同側唾液及淚腺分泌障礙、耳內及耳後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帶狀皰疹症狀,又稱膝狀神經節綜合徵。

  輔助檢查

  影像學檢查 顱腦X線、CT、MRI有助於該病鑑別診斷。例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可採用頭顱X線攝片或CT確診;而顱腦MRI有助於該病與血管性疾病、腦橋小腦腫瘤、顱內感染及多發性硬化等鑑別。

  實驗室檢查

  ①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和糖耐量試驗可除外糖尿病所致面神經麻痺;

  ②萊姆病毒抗體滴度測定有助於診斷因萊姆病造成的面神經麻痺;

  ③皰疹病毒抗體滴度檢測對診斷皰疹病毒感染有一定價值,但非面神經麻痺的可靠診斷依據;

  ④腰穿腦脊液檢查有助於與格林巴利綜合徵所致面神經麻痺鑑別。

  其他 瞬目反射可反映面神經的全程傳導功能,可早期診斷神經損害及定位面神經中樞段或周圍段損害。此法結合面神經傳導速度,可定位面神經近端或遠端損害,有助於判斷預後。肌電圖異常與患者病程相關,可直接反映其神經損害程度。上述3種方法結合使用對於貝爾麻痺的早期診斷、定位診斷和判斷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診斷及鑑別診斷

  貝爾麻痺的診斷是基於病史、全身檢查、專科檢查、聽力學評估、電生理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的綜合判斷。當患者機體免疫能力低下,發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受涼史,突然出現單側的面神經麻痺,伴舌前2/3的味覺障礙、聽覺過敏、耳廓及外耳道感覺減退、患側乳突部疼痛等症狀,並排除有明確病因的周圍性面癱的疾病後,醫生方能確診。

  鑑別診斷

  格林巴利綜合徵 該病可有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常為雙側,多數患者伴其他顱神經及肢體對稱性癱瘓。發病1~2周後,腦脊液檢查示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

  萊姆病 該病可表現為單側或雙側面癱,伴其他腦神經受累表現,可有發熱、頭痛、皮膚紅斑、關節炎等症狀以及暴露於高危環境或蜱咬傷史。實驗室檢查提示伯氏疏螺旋體檢測陽性。

  中耳疾病及併發症 該病可有發熱、疼痛及耳部症狀。耳鏡檢查及顳骨CT可見異常。

  腫瘤 該病表現為進行性面神經麻痺、腮腺腫物、局部疼痛、耳鳴或同側聽力下降。MRI可見腫瘤病灶(沿面神經分佈或位於內耳道、腦橋小腦角、腮腺、顳骨)。

  糖尿病神經病變 該病常伴其他腦神經麻痺,以動眼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多見,可單獨發生,實驗室檢查示血糖及糖耐量異常。

  卒中 該病可表現為中樞性面癱,伴肢體癱瘓或失語,額肌運動不受累。顱腦影像學檢查可見相關病灶。

  面神經損傷 多數患者有外傷或手術史(如腮腺切除術),顳骨CT可見顳骨骨折或面神經病灶。

  治療

  藥物治療

  糖皮質激素 此類藥物可在急性期抑制面神經的炎性反應,從而減輕面神經因水腫增粗而受到面神經管壓迫以及微循環障礙的程度。因此,糖皮質激素為治療該病首要和主要的藥物,但不宜長期使用。

  可予地塞米松10~20 mg/d,7~10日為一療程;或給予潑尼松1mg/(kg?d),頓服或分2次口服,連續5日,隨後7~10日內逐漸減量。此外,糖尿病、結核、胃潰瘍患者及妊娠女性或小兒應慎用。

  抗病毒藥物 此類藥物可干擾皰疹病毒脫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抑制DNA複製。常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

  B族維生素 此類藥物可促進神經髓鞘的恢復,使用方法為維生素B1 100 mg、維生素B12 500 μg肌肉注射,後期可改為口服B族維生素治療。

  其他藥物 巴氯芬可減低肌張力,改善局部循環,應從小劑量(5 mg)開始口服,2~3 次/日,逐漸加量至30~40 mg/d。個別患者不能耐受該藥噁心、嘔吐和嗜睡等不良反應。

  應用銀杏葉提取物等藥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

  此外,患者夜間可用眼藥膏塗抹患側眼部,並用眼罩保護眼睛。當淚液減少時,可滴用人工淚液。

  康復鍛鍊

  患側面肌稍能活動,應儘早開始功能訓練和康復治療,對著鏡子皺眉、舉額、閉眼、露齒、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輔以面肌按摩。

  手術治療

  部分患者可行面神經減壓術,但此法有併發症風險,可導致癲癇發作、耳聾、腦脊液漏和麵神經損害,嚴重者可有永久性聽力喪失。

  對於嚴重面神經麻痺且發病2年未恢復者,可行面神經-副神經、面神經-舌下神經或面神經-膈神經吻合術,但療效尚不確定,僅適用於嚴重患者。此外,嚴重患者還可行整容手術。

  其他治療

  中醫治療 此法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在急性期(1~2周)內不宜用強刺激(如針灸等)治療,待急性期後可採用針灸治療。活血化瘀藥物對於改善面神經微循環有輔助作用。清熱解毒藥物亦可用於抗病毒治療。

  熱敷、理療、按摩等 急性期者可採用溫熱療法、磁療、電磁療法、超短波或微波療法等輔助治療。恢復期可採用物理治療,如肌肉按摩及訓練。面肌痙攣者可用痙攣肌肉運動點阻滯療法(如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等)。

甚麼是貝爾麻痺?相關文章
目的:觀察超聲藥物透入治療貝爾麻痺患者急性期的療效。方法:80例貝爾麻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常規治療組給予口服潑尼松、阿昔洛韋,肌注維生素B1、腺苷鈷胺以及面肌康復鍛鍊治療;超聲透人藥物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將口服潑尼松改為應用超聲電導儀在面神經體表透射區,超聲透入地塞米松治療,緩解面神經水腫。對兩組患者急性期面神經功能恢復、疼痛緩解、痊癒所需時間以及不良反應進行對照觀察。結果常規治療組在治
發布於 2023-01-06 22:36
0評論
多數病人往往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於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見面神經麻
發布於 2024-03-24 20:50
0評論
面神經麻痺(面神經炎[1]、貝爾氏麻痺、亨特綜合症),俗稱“面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並不受年齡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面神經炎在腦神經疾患中較為多見,這與面神經管是一狹長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結構有關,當巖骨發育異常,面神經管可能更為狹窄,這可能是面
發布於 2024-09-10 18:10
0評論
貝爾徵:此徵為主要的周圍性面癱的症狀表現。閉眼時,麻痺側眼球上竄(或內轉),於角膜下方露出鞏膜。此種現象係為一種協調運動,本質屬於一種生理現象;而當面神經麻痺時,此種現象容易觀察發現,正常人閉眼時,如扳翻其上瞼,也可以見到貝爾現象。 眼球徵:麻痺側的眼球與健側不在同一水平,較健側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側高,這種面癱的症狀稱為眼球徵。 舌的偏斜:多屬錯覺,與口唇位置不正有關,人為的將口角矯正之後,舌
發布於 2024-07-15 17:38
0評論
它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其中周圍性面癱發病率很高,而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炎或貝爾麻痺。平常人們所常說的面癱,在多數情況下是指面神經炎而言。因為面癱可引起十分怪異的面容,所以常被人們稱為“毀容病”。面癱的根源在於頸椎骨骼錯位歪斜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痙攣而形成面部神經痙攣麻痺,導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症。 貝爾氏麻痺(面癱)的症狀 1.一
發布於 2024-08-20 17:31
0評論
延髓麻痺亦稱球麻痺,包括真性延髓麻痺和假性延髓麻痺。是神經科常見的疑難危重症,大約10餘種疾病可以合併本症,其中腦血管疾病尤為多見。日本報道,在腦血管疾病的急性期大約佔40%左右。國內報道,急性期腦血管疾病大約佔29%-60.4%,因此,本病具有非常大的治療意義。真性延髓麻痺是腦幹的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經核、神經根或神經幹病變所致,亦可伴有三叉神經運動支及面神經麻痺,故又稱為延髓橋腦麻痺,病變為單
發布於 2022-12-05 04:56
0評論
所謂的眼肌麻痺是周圍性眼肌麻痺:單一肌肉或同一神經支配的肌肉運動障礙、自主運動及反射運動均有障礙,極少伴有其他神經症狀。臨床特點:發病前多有感染/腦血管病基礎,糖尿病、腫瘤、周圍神經病變等誘因,可急性、亞急性、慢性或復發起病,臨床表現有複視,瞳孔散大或縮小,眼瞼或眼球活動障礙。眼肌麻痺應該如何診斷?眼內肌麻痺表現為上瞼下垂、下斜視、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調節反射消失等等。1、提上瞼肌麻痺:產生的症狀
發布於 2022-12-27 05:50
0評論
假性球麻痺是由雙側上運動神經元病損(主要是運動皮質及其發出的皮質腦幹束)使延髓運動性顱神經核---疑核以及腦橋三叉神經運動核失去了上運動神經元的支配發生中樞性癱瘓所致,臨床表現為舌、軟顎、咽喉、顏面和咀嚼肌的中樞性。癱瘓:其症候同球麻痺十分相似,但又不是由延髓本身病變引起的,故而命名為假性球麻痺。假性球麻痺:主要為“三主症”三個困難:言語、進食、發聲病理性腦幹反射:臨床常見的是吸吮反射、掌頦反射
發布於 2023-03-06 13:56
0評論
面神經麻痺是一類很複雜的疾病,雖然絕大多數外表上看都是一樣的口眼歪斜,但是內在的病因千差萬別。我經常碰到有:BELL麻痺,帶狀皰疹引起的HUNT綜合徵,膽脂瘤型中耳炎面神經麻痺,顳骨骨折及頜面部外傷面神經麻痺,梅羅綜合徵面神經麻痺,面神經腫瘤面神經麻痺等等。不同病因的面神經麻痺治療方案不同,恢復時間及效果差距很大。其中BELL麻痺所有面神經麻痺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結果造成了很多其它病因的面神經麻
發布於 2022-12-13 07:23
0評論
概述 面部神經麻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現在發生這個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稱為面部神經麻痺為面癱,很多人由於身體疲勞或者是睡眠不足,導致神經嚴重的緊張,身體產生很多不適的症狀,這時候如果受到了某種刺激的話,就會產生面癱這個疾病,換了這個疾病要及時的治療,否則對患者的身體有很大的影響,下面我來講一下面部神經麻痺的發病時間。 步驟/方法: 1、 患了面部神經麻痺,首先要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一下,看
發布於 2023-01-23 10:5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