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痔瘡手術有哪幾種方法?
內痔手術:單純結紮術、分段貫穿結紮術、內痔切除術、內痔環切術、嵌頓性內痔外剝內扎術等。
外痔手術:血栓性外痔剝離摘除術、外痔切除術、外痔切除縫合術等。
混合痔手術:外剝內扎術、外剝內扎注射術、切除縫合術等。
2、吻合器法治療痔與常規手術法相比有哪些利弊?
根據痔的現代理論,理想的痔手術治療方法應該是在不改變肛門正常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基礎上,使過度肥大和擴張的痔組織恢復正常。九十年代初期著名的意大利醫生Longo 率先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痔病手術方法,應用環形吻合器消除黏膜和痔脫垂手術,俗稱吻合器法痔手術,確切名稱為“痔上粘膜及粘膜下層環切,肛墊懸吊術”,又簡稱PPH法。其原理是切除齒狀線上4釐米處的粘膜,將脫出的內痔上提。
吻合器法手術簡單,時間短,術中出血少。由於不切除肛墊,控便能力基本不影響,手術後沒有傳統手術後常見的肛門水腫、肛門狹窄、疼痛程度輕微,術後處理簡單,病人恢復正常生活較快,目前國內已開展並積累了一定病例數(6000多例)。但手術費用較高,且最近陸續有術後吻合口大出血、手術無效、肛旁感染、嚴重的肛周疼痛等情況報道,所以應嚴格掌握適應症,目前主要用於Ⅲ、Ⅳ度脫垂性內痔的治療。
3、痔瘡手術後不痛行不行?有哪幾種手段?
痔瘡手術不痛主要依靠術中麻醉,有後會陰阻滯麻醉、骶管阻滯麻醉、脊麻(腰麻)、硬膜外麻醉、全麻等幾種方法。但無論是局麻、腰麻或骶麻都是隻解決了手術時和手術後短暫時間的止痛問題。
肛門手術後病人往往因創面疼痛長達十幾天而十分痛苦。近年來,肛腸科廣泛應用的長效止痛劑是一種主要成分為亞甲藍的複方注射液,它基本解決了肛門手術後疼痛的問題,只要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和劑量,止痛作用可達1~3周。
此外,術畢肛門中塞入消炎鎮痛栓劑,術後口服或肌注鎮痛藥,以及手術當中的仔細、精細操作,儘量減少組織損傷,將術後局部水腫降低到最低限度,都是避免術後疼痛的好方法。
4、痔瘡手術後常有哪些併發症及相應的注意事項是甚麼?
(1)術後疼痛:一般手術後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但會很快緩解。如有引起疼痛的確切原因,應及時治療。
(2)尿瀦留:主要原因是疼痛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由此反射性引起受同源神經支配的尿道括約肌痙攣而產生尿儲留。
(3)水腫:主要是由於手術損傷,使淋巴和血液迴流受阻而致。或部分傷口縫合後外面引流切口不暢而導致水腫,可使組織增生形成皮贅。
(4)出血:術後24小時內出血為原發性出血,多因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術後結紮線滑脫所致;24小時後出血為繼發性出血,多見於術後7~14天,由創面的血栓脫落引起,需立即止血。
(5)感染:術中消毒不嚴、術後傷口引流不暢、換藥不佳均是導致感染的原因。
(6)肛管狹窄:多見於切除外痔時切除了過多的肛門和肛管皮膚,或注射法時注藥過多、過深,使壞死過大形成疤痕攣縮而致狹窄,術後不用指擴術擴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7)其它併發症尚有便秘、肛門皮贅、粘膜脫垂、假性息肉、肛瘻、肛門瘙癢、大便失禁及復發等。
5、怎樣預防和處理痔瘡手術後的尿瀦留?
預防術後尿瀦留的主要方法有:
①術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緊張情緒;
②進手術室之前排空膀胱;
③限制液體量;
④選擇有效的麻醉方法,使括約肌充分鬆弛;
⑤手術操作要仔細,避免不必要的組織損傷;
⑥術後直腸腔內填塞不能過多、過緊;
⑦術前有泌尿系統疾病患者,應在術前進行適當治療。
術後尿瀦留的處理方法:
①消除思想顧慮,選擇適當環境和體位,爭取自行排尿;
②熱敷會陰部或下腹部,以緩解尿道、膀胱括約肌的痙攣;
③如敷料過緊,可在術後2小時之後適當放鬆;
④膀胱平滑肌收縮無力者,可肌注新斯的明;
⑤因疼痛所致者,可應用有效的止痛藥物,或用長強穴封閉療法,以解除疼痛;
⑥針灸:取穴中極、關元、氣海、三陰交等;
⑦導尿:如果其他方法無效,膀胱膨脹者,應進行導尿。
6、痔瘡手術後出血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
臨床觀察發現,術後出血的病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兩大方面。全身因素包括一些基礎疾病導致的凝血障礙;局部因素是手術操作不當、術中止血不徹底或結紮線滑脫,或繼發感染、組織壞死,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一般來說,術後24小時之內的大量出血肯定是技術錯誤的結果,常因痔蒂結紮不當引起;而延遲出血(7~10天)―般是痔蒂部位感染的結果。
痔瘡術後大出血的誘因有腹瀉、便秘、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熱水浸泡肛門過久、久蹲、肛門怒掙、嗜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過度疲勞和劇烈活動等。此外,高血壓病人、出血性素質病人、支氣管炎劇烈咳嗽均容易促發大出血。正因為這樣,痔瘡病人術後應該充分注意休息,調理飲食,努力避免上述各種誘因,以防止大出血。
7、如何處理痔瘡手術後出血?
痔瘡術後新鮮傷口在生長過程中,必然有一個修復階段。新鮮肉芽增殖時,如排便時摩擦過甚,則可能引起創面少量出血或衛生紙上染血,在術後7~10天發現這些情況,完全屬於正常現象,無需特別處理。
如病人出血量較多,出血不止,處於休克或半休克狀態時,應立即給予輸液或輸血,迅速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同時給予抗菌和止血藥物,以控制感染,改善血凝。在輸液的同時,在局麻或骶麻下,清除腸腔積血。在肛門鏡下,找到出血點,用“0”號腸線或細絲線貫穿縫扎止血。
對於找不到明顯出血點但滲血明顯者,可用氣囊壓迫止血,或創面塗撒凝血酶,然後以明膠海綿填壓。肛門直腸填塞止血時最好放置一根肛管,這樣既有利於排氣,也可以及時發現再出血。對於出血部位較高者,可採用冰鹽水加腎上腺素作保留灌腸。對於已回家的病人,第一條不要緊張,可由人護送到最近的醫院急診室就診,千萬注意不宜長途運送病人,以免途中發生意外。
8、痔瘡手術以後傷口會不會感染?如何預防?
痔切除術雖是在大量的各種細菌存在的部位進行,但令人驚奇的是術後感染的併發症並不多。有假說認為肝臟的清除作用減少了直腸菌叢進入體循環,或則是由於痔瘡手術後的創面通常是敞開的,引流通暢加上坐浴是術後常規護理的一部分,從而減少了感染的發生。
然如術中不注意無菌操作,或術中損傷肛竇,併發肛竇炎甚至炎症沿肛腺蔓延,或病人年老體弱、伴有糖尿病等,還是會引起傷口感染。
預防術後感染,在手術時應加強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手術後、排便後清洗肛門,及時換藥;術後感染形成膿腫者,應及時切開排膿。對發熱、白細胞增高、局部紅腫熱痛者,應及時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9、為甚麼痔瘡術後局部仍有“腫塊”,甚至比術前還厲害?
痔瘡手術後局部腫塊是局部組織水腫造成的,當水腫消退後腫塊自然就消失了。
肛門術後局部發生水腫的原因有:
(1) 內痔結紮或注射後,造成痔靜泳迴流障礙,或痔核脫出嵌頓,血液迴流障礙;
(2) 操作不當,影響肛門部淋巴血液迴流,引起術後切口皮瓣水腫、發炎;
(3) 術後當日排便或小蹲過久,肛門靜脈瘀血,或因肛門疼痛反射引起括約肌痙攣導致迴流障礙而發生水腫;
(4) 術後局部感染髮炎,滲出增加,組織水腫;
(5) 便秘、糞塊阻塞堆積於直腸,局部壓迫使肛門靜脈瘀血水腫。
10、痔瘡術後還會復發嗎?
痔瘡是生長在人體排洩口―肛門的肉樣組織,它的生長、發展,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學習環境、行走勞累、飲食睡眠不無關係,因而俗謂“十人九痔”。人的一生中,只要你正常地生活,決不可能在肛門不產生一絲一毫的靜脈淤積以及曲張之靜脈,除非排洩物不經過肛門。
因此可見,人人都會有或輕或重的肛門疾病,所謂無痔瘡,只不過是無症狀而已。有鑑於此,任何痔瘡手術只能是減輕或使症狀消失,局部組織儘可能恢復原狀或病理改變完全消失,決不能因此就使肛門直腸部靜脈血管不再淤積、曲張成靜脈血管團,而不導致痔瘡。由此可見,痔瘡復發是肯定的,但有輕重、時間長短的區別,所謂“根治痔瘡”的提法是欠妥帖的。
11、痔瘡患者術後進行肛門功能鍛鍊有何意義?如何進行?
痔瘡術後的複發率很高,積極進行肛門功能鍛鍊,有助於減少術後復發。因為肛門的正常生理作用,主要表現在肛門的收縮與擴張,痔瘡患者術後,肛門括約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此時有效地進行肛門功能鍛鍊,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痔靜脈的瘀血和擴張,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和舒張能力,增加肛門直腸部位的抗病力,避免和減少痔瘡的復發。對於伴有肛門不全失禁的患者,肛門功能鍛鍊尤為重要。
肛門功能鍛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肛門運動鍛鍊:病人自行收縮肛門5秒鐘,再舒張5秒鐘,如此持續進行5分鐘,每日1次。
(2)提肛運動:是指用意念有意識的向上收提肛門,每日1次~2次,每次30下。
(3)肛門收縮運動:在排便前、排便中和排便後這段時間裡,用約5分鐘的時間,主動收縮和舒張肛門括約肌,可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肛門括約肌能力的作用。
(4)擴肛保健操:用右手食指塗少量具有潤滑作用的痔瘡藥膏或抗生素軟膏,先在肛門處按摩1分鐘~2分鐘,然後緩緩伸入肛管內,一般深度為二個指節,向前左後右四個方向擴張肛管,約3分鐘,拔出食指後可在肛門口再塗極少量痔瘡藥膏即可,一日一次,堅持半個月~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