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4-13 19:07

  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捲風、冰雹、大風、暴雨、乾旱等。雨水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華南東南季風雨帶

  芒種忙種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西南地區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冰雹天氣開始增多。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宋人范成大的《芒種後積雨驟冷》詩:“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播秧寒。”繪出了陰雨連綿不止,河滿溝平,農夫冒著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畫面。氣溫

  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於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間,最熱的一天37.1℃,就出現在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 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溼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眾發佈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

芒種氣候特徵相關文章
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到了芒種時節,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溫提高,水稻營養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
發布於 2023-04-13 19:00
0評論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按照氣候學劃分,我國要推遲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於此時地表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熱帶氣旋強弩之末根據統計,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個熱帶氣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氣旋,
發布於 2023-12-26 14:59
0評論
芒種時節,飲食調養應堅持益肝補腎、養肺滋心,要少食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以清潤為主。可以多吃些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如豆製品、瓜果、蔬菜、奶製品。而對於體質偏寒的人,最好多吃溫性的水果,如荔枝、櫻桃、龍眼、椰子、杏等;而體質偏熱的人,則可以多吃寒涼性的蔬果,如香蕉、梨、西紅柿、苦瓜、蓮藕等。當然,一般體質的人,可以選擇平性水果,如菠蘿、葡萄、蘋果等。此外還應少食鹹味和甜味食品,過鹹會
發布於 2023-02-12 06:18
0評論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這是因為,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長,白天時間長,陽光照射的時間也長,地表吸收的熱量遠大於支出,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熱量增加,溫度持續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間地表熱量的積累達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伏具體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初伏、末伏各佔10天
發布於 2023-03-30 12:27
0評論
從秋分這一天起,秋分節氣的氣候特點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1、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 2、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 3、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節氣氣候特點:進入秋季日均溫度22℃以下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
發布於 2023-04-09 01:36
0評論
雨水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 雨水節氣期間,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此同時,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並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這時的大氣環流處於調整階段,中國各地的氣候特點,總的趨勢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溫暖過渡。 黃河中下
發布於 2023-08-29 05:59
0評論
芒種時節空氣潮溼,天氣溼熱。這時要注意避免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發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這個節氣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掌握好低鹽、多飲、清熱、淡軟的原則。唐朝孫思邈提倡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強調飲食清淡,告誡人們要低鹽、低脂。多吃雜糧,不要過多食用熱性食物。
發布於 2023-02-12 06:31
0評論
多補水要午休 我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懶散。醫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
發布於 2023-02-12 06:25
0評論
飲食調養方面,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另外,我們在強調飲食清補
發布於 2023-02-12 06:45
0評論
春為四時之首,春季是農曆的一月到三月,從立春到立夏前,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意思是說,春季為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春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季節。正如俗話所說:“春天孩兒臉,氣候常多變。”這是因為春季為冬夏季風轉換的季節,太平洋暖流與西伯利亞寒流交匯,造成冷暖氣流互相爭雄,導致氣候變化多端,所以常常出
發布於 2023-02-22 03: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