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21 08:14

  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肿瘤生长迅速且解剖毗邻极其复杂,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治疗。传统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需要行颅面部切口和骨瓣,并长时间牵拉脑组织来暴露肿瘤,极易造成外观及神经功能的损害。目前,经鼻内镜入路在处理前、中颅底良性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认可。
  但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有争论,主要问题在于:
  1、内镜手术切除肿瘤的技术标准是否能够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并缓解临床症状。
  2、肿瘤非整块切除是否影响生存时间。
  3、内镜手术为自下而上入路,缺乏足够的视野及解剖参照,是否会造成血管神经结构的损伤。
  4、能否安全有效地处理肿瘤切除后造成的较大颅底缺损。
  手术技巧:
  颅底恶性肿瘤手术目的,是在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内镜经鼻手术入路能够达到额窦至颈2之间中线区域,包括双侧海绵窦、翼腭窝及眶内等结构。手术入路可细化为多个术式,能够切除侵及不同区域的恶性肿瘤。选择内镜经鼻入路治疗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时,需要综合考虑肿瘤侵袭范围、患者年龄及健康状况等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需要强调的是,术前完善的神经影像学和丰富的颅底解剖知识,使得术者能较好地识别重要解剖标志;而熟练的镜下操作和良好的团队协作,可及时有效地处理术中突发情况,从而扩大内镜手术适应症。内镜近距离照明结合侧方视角特点,可多角度观察并建立立体视野,较好的显露肿瘤边界和范围,提高肿瘤切缘的阴性率。部分复杂病例可结合术中导航,准确地定位肿瘤的空间位置及毗邻,最大程度减少手术损伤。同时,我们认为:由于内镜入路避免了开颅过程中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减少了肿瘤播散的机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的风险。但病变若累及眶内容物、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时,不应强进行手术切除,应以减轻患者主要症状、提高后续治疗效果为目的。
  颅底重建的选择:
  颅底重建的目的在于防止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也为颅内正常组织提供重要的屏障。现有重建技术主要采用多层游离瓣移植。(但恶性肿瘤形成颅底缺损相对复杂,需要更完善的重建手段。如颅底硬脑膜完整,一般不进行颅底重建。较小的颅底硬膜缺损,可用大腿肌肉及阔筋膜进行有效封闭。直径大于75px的前颅底骨质及硬膜缺损,建议仍采用带血运的帽状腱膜-骨膜翻转修补,以达到良好的水密性。蝶窦后壁及斜坡局部骨质破坏后的硬膜缺损修补困难,需取较大阔筋膜粘附于破损处,需用大块脂肪充分填塞压迫并消灭死腔。有学者认为由于采用的组织材料多无血运,内镜手术颅底重建后的脑脊液漏发生率较高。但本组颅底重建效果可靠,证实自体游离组织仍是可靠的修补材料。此外,多种带蒂组织瓣已逐渐应用于内镜下经鼻入路修复颅底缺损,提高了重建的成功率
  个体化治疗及预后:
  该区域肿瘤组织来源类型多样,造成患者病情进展及生存率的不同,需要根据肿瘤病理性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侵及颅底肿瘤多为T3或T4期,应采用联合治疗模式,包括术前活检、辅助放化疗以及外科治疗等。本组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期。而颅底软骨肉瘤全切率低且放化疗敏感度较差,但患者可通过多次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期,分化良好的软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能达到56-87% 。内镜手术亦可较好的治疗放疗不敏感或复发的鼻咽癌患者。经鼻内镜入路提供了患者接受多次手术的机会,同时降低住院和术后恢复时间,患者术后近期可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而远期严密有效的观察随访,可及早发现肿瘤复发并使患者得到治疗。
  总之,内镜经鼻入路通过鼻腔、鼻窦等正常生理孔道手术,避免了开颅过程中造成的正常组织结构破坏,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同时也减少了肿瘤局部播散的机率,是治疗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颅底中央区域恶性肿瘤的治疗相关文章
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肿瘤生长迅速且解剖毗邻极其复杂,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治疗。传统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需要行颅面部切口和骨瓣,并长时间牵拉脑组织来暴露肿瘤,极易造成外观及神经功能的损害。目前,经鼻内镜入路在处理前、中颅底良性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认可。但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有争论,主要问题在于:1、内镜手术切除肿瘤的技术标准是否能够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并缓解临床症状
发布于 2022-10-20 01:29
0评论
内镜神经外科目前已经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内镜经鼻颅底外科运用天然腔道鼻腔、在不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暴露病变,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以其微创、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的优势造福于广大的患者,并获得越来越多的颅底外科医生的重视,将成为未来颅底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        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的历史沿革运用内镜技术处理颅底病变,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Guiot等[1
发布于 2023-01-27 15:22
0评论
患者,女,30岁,发现鼻塞、鼻出血2月来诊。当地CT及MRI报告提示在筛窦、蝶窦前部以及近颅底嗅裂区域可见肿块,影像强化明显。当地医院活检,显示为中低分化鳞癌。入院后,采用经鼻内镜下切除鼻窦颅底区域病变。术中多次病理检查发现,肿瘤侵犯广泛,在颅底区域的粘膜、软骨以及骨头内都发现有肿瘤侵犯。在内镜下完全切除肿瘤以及部分硬脑膜。之后进行颅底重建。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继续进行辅助的化疗
发布于 2023-01-30 04:57
0评论
9月21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了首例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第六天,王清河主任查房的时候,患者王大妈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终于能睡上一个安稳觉了。”来自昌平区的王大妈,右侧面部麻木、疼痛近1个月,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未果,听说我院神经外科已经开科,医师均来自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半月前慕名来我院就诊。神经外科团队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对其实施额颞经颧弓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颅底肿瘤切除手术对神
发布于 2022-09-25 04:18
0评论
概述 骨折的诱发因素是非常多的,一般都是有严重的外界暴力导致的,这一现象对人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疼痛感,如果出现了骨折最好应该及时进行治疗,骨折的恢复时间是规定的,大概需要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可能会更久,有的患者如果出现了颅底骨折的现象,最好应该多注意休息,也可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促进身体恢复。 步骤/方法: 1、 颅底骨折的症状比较明显,想要彻底的消除是
发布于 2022-10-24 04:07
0评论
       患者,女,60岁。近2年前在当地地方医院行鼻部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报软骨肉瘤。于是到省会大学医院再次行手术治疗。一年后再次复发。再次到主诊医生处就诊。发现肿瘤位于蝶窦,侵犯斜坡、翼突(右侧)、翼鄂窝、颞下窝,靠近右侧中颅窝底。如下图当地医生建议转诊。患者求诊到我处。我们在完善检察后,采用经鼻内镜下完全切除蝶窦内、斜坡、双侧翼突以及中颅窝底的肿瘤。       术后患者很快恢复,一周
发布于 2023-01-30 04:52
0评论
      患者,女,30岁,发现鼻塞、鼻子出血2月来诊。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内巨大肿瘤、侵犯眼眶内、翼鄂窝、颞下窝、中颅窝底、咽旁间隙。当地活检是腺样囊性癌。这是起源于腺体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于沿着神经纤维侵犯,因此较早发生颅内的侵犯。由于患者本身健侧眼睛(右)视力不佳,家属对于患病侧眼睛(左)的保留意愿极其强烈。因此采用内镜下辅助内眦部切口行眼眶内、上颌窦、颅底区域的肿瘤切除。术后患
发布于 2023-01-30 04:47
0评论
皮肤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早期诊断比较好的就是完整切除病理检查,根据肿瘤的性质的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和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或者淋巴结清扫。1、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日光照射、年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艾滋病、器官移植药物)、长期致癌物接触(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砷、碳氢化合物)
发布于 2023-02-20 04:01
0评论
脑膜瘤多数属于良性肿瘤(恶性占10%左右),不同部位的脑膜瘤,都应该咨询伽玛刀医师,首先考虑伽玛刀治疗,在伽玛刀不能做的情况下,不得已才考虑手术治疗。虽然伽玛刀不能马上使脑膜瘤消失,但能控制肿瘤生长,在以后的半年到两年内,脑膜瘤会逐渐缩小。一般来讲,凸面脑膜瘤优先手术,其他部位的优先伽玛刀,有高颅压症状的优先手术,没有症状的优先伽玛刀。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
发布于 2022-10-04 19:40
0评论
      鼻腔鼻窦颅底区域的恶性肿瘤,组织来源复杂,临近颅底、眼眶等重要解剖结构,与前颅底、脑膜、嗅觉区、视神经、垂体、三叉神经、外展动眼神经等关系密切。而这些肿瘤,常常需要彻底的切除,才能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维天      介绍一例外地在当地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2次手术后无法控制的病例。患者,男,46岁。来诊时病人家属
发布于 2023-01-30 05:3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