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9-13 20:54

  【别名】

  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8~10月间割取绿色细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晾干或晾至6成干时,再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

  【性状】

  ①草麻黄

  又 名:田麻黄。茎呈细长圆柱形而微扁,少分枝,直径约1~2毫米,通常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走棱线,手触之微有粗糙感,节 明显,节间长2.5~6厘米。节上有膜质鳞叶2片(稀3片),长约3~4毫米,上部灰白色,锐长,三角形,尖端反曲,基部棕红色,连合成筒状。茎质脆,易 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外圈为绿黄色,中央髓部呈红棕色。气微香,味微苦涩。

  ②木贼麻黄

  茎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较草麻黄稍细,直径约 1~1.5毫米。表面草绿色至黄绿色,有纵走棱线,手触之无粗糙感,节间长1.5~3厘米。节上有2片(稀3片)膜质鳞叶,长约1~2毫米,上部为短三角 形,灰白色,尖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至黑棕色,连合成筒状。其他与上种相似。

  ③中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直径为1.5~3毫米,全草呈黄绿色,节上的膜质鳞叶为3片轮生,长约2~3毫米。灰白色,先端锐尖,节间长2~6厘米,手触之有粗糙感。

  三者均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性味】

  辛、微苦,温。

炙麻黄性状相关文章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去节、碎剉和煮数沸等炮制方法(《玉函》)。宋代增加了杵末(《证类》)、酒煎(《圣惠方》)、清炒(《博济》)、沸汤泡(《苏沈》)、蜜炙(《衍义》)等法。元代又有炒黄、烧炭(《宝鉴》)。明代增有炒焦和姜汁浸制(《普济方》)、炒黑(《一草亭》)、沸醋汤浸(《仁术》)、酒蜜拌炒焦法(《景岳》)等。清代有酒洗(《暑疫》)、酒煮(《得配》)。此时,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 【现代炮制方
发布于 2023-09-13 21:01
0评论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应用上有生麻黄与炙麻黄的区别,二者的功效有一定的差别。 生麻黄:辛散作用较强,长于发汗解表利水,多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等风寒表实证,常配伍桂枝增强其发汗解表之力;还可用于风水浮肿,常配伍生姜、白术等。 炙麻黄:用蜂蜜拌炒后,辛散作用减弱,发汗解表利水的功效减低,但宣肺平喘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喘
发布于 2023-09-13 21:14
0评论
1.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伤寒论》麻黄汤) 2.治太阳、少阴两感证,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
发布于 2023-09-13 21:21
0评论
麻黄一般分为生麻黄和炙麻黄,不同的炮制方法是麻黄产生了不同的作用,生麻黄的发散风寒作用强一些,而炙麻黄的平喘止咳作用强一些,在临床上应该区分使用。 一般麻黄生用,我们见到的一般都是麻黄的草质茎,下面有比较粗的木质茎,很粗,面上有那种棕褐色的,或者棕色的那种比较粗的木质茎,这个长的木质茎,因为麻黄长在一些沙质地里面,它的叶片已经退化了。其实它的叶片就包裹在它的结,麻黄的结上,已经退化成一个薄膜状了
发布于 2023-12-20 17:08
0评论
1、用于风寒表证。本品辛温升散之性较强,能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在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强,为重要的发汗解表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治疗此证,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更能增强发汗、散寒以解表之力。又因其兼有平喘的功效,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伤寒论》麻黄汤。本品亦可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如《和剂局方》十神汤,其与紫苏等药配伍。 2
发布于 2023-09-13 21:08
0评论
麻黄汤证是人体正气亢盛,奋起抵抗,将人身的阳气津液运行到体表全力抵抗外感风寒之邪,正邪力量相当。因此临床上见到恶寒厉害,发热程度也高,一般来说,恶寒有多厉害,发热有多厉害,因为发热是正气对抗邪气的反应,由于人体体液充斥体表厉害,不能外出,故见无汗,头痛厉害,骨节疼痛,人体气机不能外达,只能向上,所以可见喘,麻黄汤证就是这样,方中麻黄辛温,桂枝性温,杏仁也性温,炙甘草同样性温,四味药均为温性,为什
发布于 2024-01-16 15:06
0评论
麻黄桂枝汤 【处方】柴胡(三钱)芍药(二钱半)桂枝(去皮.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黄芩(一钱半)半夏(一钱三分)人参(一钱)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有恶寒,表证未解者。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麻黄桂枝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组成】麻黄30克(去节)甘草9克(炙)桃仁30个(去皮、尖)
发布于 2024-01-07 18:36
0评论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定观赏性。 生长环境 耐寒、耐旱、碱性土亦能生长。 麻黄具有喜光、耐干旱、耐盐碱、抗严寒的特性。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干燥的沙漠、高山、低山、丘凌、平原等地均
发布于 2023-12-20 17:15
0评论
麻黄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麻黄作用 麻黄的作用是主要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这里大家
发布于 2023-12-20 16:55
0评论
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桂枝汤有效吗?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 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
发布于 2024-01-07 18:4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