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偏头痛已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长期以来,中药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认同,针对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也有所开展[289]。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医学中心王永针灸治疗在辨证论治、辨经取穴的原则上,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局部取穴、或远道取穴、或两者兼用,耳针、腕踝针、电针灵活运用,可能有一定疗效。针灸治疗偏头痛,一般应在疼痛发作之初、痛势未甚时及时治疗,效果往往更佳。对反复发作的病人,应根据病情制订治疗计划,按疗程治疗。推拿对偏头痛有一定疗效。头面部和颈项部的不同穴位推拿按摩常常可以缓解疼痛。
(二)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偏头痛的心理治疗主要基于行为治疗,包括放松、生物反馈及认知治疗。放松疗法主要目的为降低身体各种系统的激活及促进身体放松。生物反馈是使患者能明确清醒地感受、从而清醒地控制及改变到其身体功能。通过使用各种仪器,感受衡量肌张力(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皮肤电阻(电皮生物反馈疗法)或周围体温(温度生物反馈疗法)来测量、放大并反馈躯体信息给患者,从而达成由生物反馈促进的放松。认知疗法通过指导患者更好地处理与头痛相关的应激反应及其他伴随心理疾患来治疗反复发作的头痛。
通常在以下情况可考虑行为治疗:(1)患者希望获得非药物治疗;(2)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者有药物禁忌症;(3)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4)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5)频繁或较大剂量使用止痛剂或其他急性期治疗药物;(6)具有明显的生活应激事件或患者缺乏合适的应激处理能力。
有研究提示行为治疗对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有效[292],可作为对药物治疗的替代或补充,但缺乏设计良好的对照研究证据。另外对何种偏头痛患者适用何种行为治疗不清楚,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使用。比较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的研究发现,药物治疗起效更快,但总体两者效果相当;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效果最佳。Meta分析显示不同行为疗法与普萘洛尔或氟桂利嗪总体效果相近。单独应用理疗的效果虽不佳,但其可改善患者对行为疗法的反应。游泳、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的疗效已被证实。顺势疗法在成年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双盲研究未能显示其有效性。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急性期偏头痛在对照研究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三)外科治疗:
有研究提示卵圆孔未闭(PFO)与伴有先兆的偏头痛之间存在关联,这种关联最可能的解释是基因排列的缘故。尚未证实对PFO患者行封堵手术能预防偏头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