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抗抑郁剂和电休克治疗虽然对抑郁症有较佳的疗效,但不能忽视一般性治疗。由于食欲缺乏和精神反应迟钝,患者的营养需要往往不能获得满足,故加强饮食护理和补充营养在医疗护理上十分重要。此外对患者所伴发的任何躯体疾病,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彻底治疗。
2.药物治疗
老年期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致使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较年轻病人具有特殊性特别是药物治疗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1)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用于老年抑郁症时应对病人做全面的体检,常规心电图检查。注意药物的心脏毒性、直立性低血压及抗胆碱能不良反应。
(2)四环类抗抑郁剂:以马普替林(麦普替林)、米安色林(mianserin)为代表的四环类抗抑郁剂也可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人体内单胺氧化酶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所以在理论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对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可能是一种病因性治疗措施再者,老年期抑郁症常伴有的焦虑、疼痛以及其他躯体化症状,应用MAOI均可获显著疗效。但是由于MAOI有高血压危象、限制饮食和限制药物等缺点,使其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仍受到限制
(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SRI治疗老年性抑郁同TCA具有同等疗效。因为SSRI对毒蕈碱受体、组胺能受体、去甲肾上腺能受体、多巴胺能受体的亲和力很小,因此它们没有TCA具有的抗胆碱能、低血压和心脏不良反应与TCA和MAOI不同,SSRI的超剂量使用能够被耐受而且没有单独使用SSRI过量导致死亡的报道。所以许多学者认为SSRI应为老年人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5)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万拉法辛)、奈法唑酮(nefazodone)、米氮平(米他扎品)用于老年人的报道尚不太多。这些药在非老年人的应用中均显示出有突出的抗抑郁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值得注意的是,据报道文拉法辛剂量超过225mg/d时有引起高血压不良反的可能,用于老年人时需注意控制剂量。奈法唑酮在治疗初期便显示出其抗焦虑和抗激越的疗效,老年人应用时需注意其镇静作用。
(6)抗抑郁治疗的疗程:有关老年人抗抑郁治疗适当疗程的报道极为有限一般在治疗有效情况下多数患者至少也需2个月才能从急性症状缓解到最佳状态
3.电休克治疗
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做ECT治疗应慎重,要权衡此项治疗的利弊。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老年病人不应拘泥于年龄。对拒食的、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老年抑郁症病人,应首先纠正脱水和营养不良,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和血浆渗透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抽搐界限。另外,对老年病人要注意胃肠道情况。因为应激性溃疡在老年慢性难治性抑郁症病人中是常见的,要注意便潜血检查。许多老年病人会受到巨大粪块的影响,在ECT治疗前都应注意到
对于老年期抑郁症自杀倾向明显者、严重激越者、呆滞拒食者以及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失败者、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可以给予电休克治疗(Electron convulsive therapy,ECT)。对老年人进行电休克治疗同时宜应用肌肉松弛剂,以免发生并发骨折。Weiner(1982)认为,ECT对老年人一般是安全的对伴有心脏疾病者,ECT可能比三环类抗抑郁剂更安全。若在ECT过程中,谨慎地使用肌肉松弛剂和麻醉药配合心电监护,ECT可安全迅速奏效,从而挽救那些可能因饥饿或自杀丧命的老年病人生命。
电休克是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的最有效治疗,对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ECT同样也很有效。下列情况适合采用ECT治疗: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②伴有躯体症状;③以前对ECT治疗有效;④经几种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无效;⑤需要迅速改善自杀观念和拒食;⑥有药物禁忌证者;⑦对孕妇,ECT比抗抑郁药更安全(国外目前的ECT为无抽搐ECT,与国内的有抽搐ECT不同)
4.心理治疗
大多数患者适合心理治疗由于老年患者理解能力降低,语言交流可能受到限制,故主要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非语言的支持对于改善老年患者的无力感和自卑感也有效。
(1)认知治疗:抑郁患者常常认为他们的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如果他们在某一领域不成功,他们就会过度引申,认为在所有领域他们都将没有希望;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就会过分夸大失误,责备自己,而当好的事情发生时,则过分缩小成效,认为仅仅是幸运;他们不能认识、珍惜好的事情,倾向于注重坏的事情,并反复想这些事情。
认知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这些被歪曲的负性想法识别并纠正其潜在的不合理假设和信念,鼓励患者重建对生活的思考方式,能从失败中站起来。认识并相信生活中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学会控制事情的发生,这种心理治疗的好处在于一旦起效,他们将终生获益,而很少复发。
(2)行为治疗:抑郁患者常常不想动,他们常常坐在那儿反复想他们的问题行为治疗旨在识别并改变可能引起抑郁或使抑郁持续的行为。行为治疗包括:制订活动计划,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指导解决问题制订治疗目标等。像认知治疗一样,这些方法可以终生受益所以也可减少抑郁复发。
(3)人际关系治疗:人际关系治疗旨在了解和解决1个或多个人际方面的困难,理论假设认为是这些人际方面的困难引起抑郁并使抑郁持续存在。这些困难包括:角色冲突、社交技能缺乏、悲伤反应延长或角色转变。
(4)教育:在所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对患者患者家属或照顾患者的人进行恰当的教育是非常有益。如果患者不理解他的问题及其治疗方案,那么就很难有效地治疗。教育提供给患者一些基础知识,使患者能更好地控制其疾病。而有效的控制反过来又会减轻无助感,增加幸福感改善健康。
5.中医治疗
(1)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①肝气郁结型:此类患者面色清癯,精神抑郁,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沉默寡言,少与人语,消极孤独,喜静恶声,心绪不宁,时或心烦易怒。胸部胀满,胁肋、小腹胀痛,脘闷嗳气,食少纳差,大便失调。女性可见月经不调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和中。常用方剂有柴胡舒肝散等。
②气郁化火型:此类患者面色微红,性情急躁,易怒,见人强装笑脸,背人则悲泣厌世。终日长吁短叹,懊恼难解。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心烦躁扰,坐卧不宁,夜不安寐或噩梦频现,或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为疏肝解郁,泄火安神。常用方剂有柴胡清肝汤等。
③血行郁滞型:此类患者面色晦暗不泽,精神紧张,抑郁不伸长吁短叹急躁易怒烦闷欲死,时时号啕大哭,坐卧不宁头痛如刺,目眩眼花,健忘,夜不能寐或合目多梦,记忆减退。胸肋疼痛,或身体时有发冷发热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为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等
④痰气郁结型: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表情呆板,悲伤恐惧少言寡语,胸胁胀痛,胸部闷塞;咽中梗阻,咳不出、咽之不下;或见头晕目眩,神识不清。舌苔白腻,脉沉弦滑。
治法为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常用方剂有半夏厚朴汤等。
⑤心阴亏虚型:患者面色潮红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反应迟,脉细数。
治法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常用方剂有天王补心丹等
⑥心脾两虚型:心脾两虚型的患者面色萎黄,多思善虑,神思恍惚,语声低怯多喜独处,善悲欲哭,心悸怔忡头昏头晕,失眠善忘,饮食减少,倦怠无力,腹胀腹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
治法为健脾益气补心安神。常用方剂有归脾汤等
⑦肝肾阴虚型:患者面色潮红,两目红赤,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目涩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喜怒无常。头痛且胀,胸胁作痛,肢体麻木,或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为滋养阴精补益肝肾。常用方剂有杞菊地黄汤等
(2)其他治疗
①电针治疗:在常用治疗精神疾病的穴位上通以适当的脉冲电流,可增加疗效。罗和春等(1988)用电针刺激百会、印堂穴治疗抑郁症并与阿米替林进行对照。据称两组疗效近似,且前者对焦虑、躯体化症候群与认知障碍效果较好。此外,电针组不良反应少见。
②耳针治疗:耳针治疗是指在耳穴上贴敷王不留行埋磁珠、埋耳环针等方法,常与体针配合使用。临床可用于失眠的辅助治疗常取耳穴有“心”、“神门”、“脑点”、耳尖等,多梦者可加“胆”穴。患者每天自行按压,以加强刺激。
③激光治疗:激光医学是一门新学科。据报道,目前激光可治疗的病种可达130多种。目前多用氦氖光进行穴位照射,选穴原则同普通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