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实痛风急性发作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相关的实验:招募了痛风患者并对其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参与者被要求在痛风发作时回答以下问题:痛风发作的时间、症状和体征、药物使用以及痛风发作前24小时和48小时的所谓危险因素情况。痛风发作的风险比是根据3个8小时并使用条件LOGISTIC(如00:00-07:59、08:00-15:59和16:00-23:59)
结果显示,724名痛风患者被纳入这项研究,在一年内经历了1433次发作(第1个8小时、第2个8小时和第3个8小时分别为733、310和390次发作)。这种关联在发作前不饮酒和低嘌呤饮食的患者中仍然存在。此外,这种关联在性别、年龄、肥胖、使用利尿剂、使用别嘌呤醇、使用秋水仙碱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情况下仍然存在。
这些发现提供了前瞻性的证据,表明夜间和清晨痛风发作的风险是白天发作的2.4倍。拥有这样的数据可能会对痛风的预防产生一些影响。建议痛风患者应特别注意夜间痛风的急性发作。那么,为什么痛风常常与夜间发作有关?
因为夜间温度低,体内尿酸浓度达到一定值,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处,发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会出现尿酸盐结晶。"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会出现尿酸盐结晶。"李先生说。在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盐结晶的浓度约为420UMOL/L,而在30摄氏度以下,浓度只要达到300UMOL/L就会出现结晶。因此,晚上12点以后温度逐渐降低,达到结晶析出的温度和浓度是符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