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5 01:18

1.CCCDNA顽强地存在于肝细胞核中:乙肝病毒吸附在肝细胞膜上,HBV DNA在脱帽后进入肝细胞浆,并进一步进入肝细胞核,聚合酶修复正链DNA的裂解区,形成乙肝病毒的早期CCCDNA(共价闭环DNA)。CCCDNA的半衰期很长,可以随着肝细胞的分裂进入新的肝细胞,HBV继续侵入肝细胞,形成新的核内CCCDNA,增加CCCDNA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抗CCCDNA的药物。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作用于CCCDNA以下的复制阶段。虽然有报道称一些药物可以减少CCCDNA,但其作用大多是间接的。因此,在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被清除之前,很难治愈慢性乙肝。最近有报道称,当少数慢性乙肝患者的HBsAg被清除后,血清中检测不到HBV DNA,肝组织的炎症也消失了,但37%的乙肝康复者的肝组织中仍有低水平的CCCDNA表达,说明CCCDNA仍在持续。目前的治疗只能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促进修复,改善肝功能。

2.HBV的基因型:根据HBV的全基因核苷酸序列杂合度≥8%,或S基因区核苷酸序列杂合度≥4%,HBV可分为8个基因型。在中国,主要是B型和C型,C型多于B型,这两型对目前抗乙肝病毒的效果比其他型差。据统计,这两种类型比其他类型更差,C型比B型更差。据统计,C型的肝组织损伤比B型更多;前C型和C型启动子的突变更多;对抗病毒药物的反应更差;预后也更差。这就是为什么据说在中国和亚洲的乙型肝炎比其他地区更难治疗。

3.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在逐年增加: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据报道,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约占中国大陆慢性乙型肝炎的21%,主要原因是HBV利用自身的逆转录酶和聚合酶进行复制,但这种酶缺乏自我纠正作用,复制过程中的年核苷酸替代率高达2.1x10-4/nt。除优势病毒株外,患者体内还存在许多准种,当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感染的 当机体免疫系统对HBV的野生株(自然株)产生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时,HBV的野生株被抑制,而变异株则可逃避已形成的抗病毒免疫力,逐渐从劣势株变成优势株,机体也会对高滴度的变异株产生免疫反应,清除病毒,导致肝脏再次受损。在自然条件下,常见前C基因和C启动子突变,不能复制HBeAg,但仍能复制C抗原,故发生HBeAg阴性,而HBV DNA仍在明显复制,成为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由于HBV DNA基因B型和C型,都容易发生前C基因和C启动子突变,其中C型比B型更容易发生,因此,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中,HBeAg阴性和抗-HBe阳性,HBV DNA仍明显复制的约占1/5,成为慢乙型肝炎,这种类型的肝炎时间长,导致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发生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4.人类对HBV感染的免疫耐受:母婴传播和儿童早期的HBV感染常引起人类免疫系统对HBV的免疫耐受和部分耐受,难以激活机体对HBV的特异性免疫力来清除病毒。据估计,现有的HBV感染者中约有40%属于这种类型,在成年后逐渐进入免疫清除期,病程较长。

5.隐匿性乙型肝炎: 隐匿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S基因突变,常见的是S基因密码子145甘氨酸被丙氨酸取代,它仍在复制HBsAg,由于突变,与目前的酶免疫测定法的抗HBs不能结合,呈阴性反应,可出现其他乙肝病毒指标;主要区别是HBV DNA复制水平仍高,ALT/AST升高。HBsAg阴性的HBV变异体在人群中的流行率为1.9%至3.4%。这使诊断变得困难,并延误了合理的治疗,估计在非B型和非C型慢性肝炎中占到一半以上。

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和治疗有哪些困难?相关文章
患者有急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所见再加上HBsAg阳性,即可确诊。但有些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液可以查不出HBsAg(HBsAg已经阴转或检测方法不灵敏),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必须依赖HBsAg以外的其他指标。其次,在我国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相当常见。这些病人如合并其他型的急性肝炎(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EB病毒或CMV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由于其血中HBsAg阳性,故很易被误诊为急性乙型
发布于 2022-11-30 06:56
0评论
澳抗(HBsAg)阳性孕产妇可将HBV传递给子代。其主要发生在分娩中和分娩后,而垂直传播(分娩前宫内感染)感染率<3%<span="">,多见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阳性孕妇。筛查HBV血清学标志物(俗称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包括HBsAg、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eAg、抗-HBe(乙型肝炎e抗体)、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对其筛查的临
发布于 2022-12-08 05:57
0评论
【概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型肾小球肾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继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脏病理活检所证实,同时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所致的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流行病学】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HBsAg阳性率为9.8%;住院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为15.6%。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其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
发布于 2022-09-29 14:39
0评论
一、乙型肝炎病毒是怎样传播的?潜伏期多长?1、乙型肝炎有以下传播途径:(1)输血及血制品的传播;(2)注射、针刺、美容、纹身的传播;(3)医源性传播,即医疗器械不洁造成感染,如手术、牙科器械;(4)母婴传播:宫内感染、产程感染、产后感染;(5)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洁的街头饮食店;(6)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患者体液包括汗水、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均可检出HB
发布于 2022-11-30 07:06
0评论
经常会有人问起,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可以结婚?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乙型肝炎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虽然携带有病毒,但肝脏受到的损伤小,肝功正常,又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结婚,但具有传染性,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人,因此在结婚前一定要让其配偶先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后再结婚,如果配偶已打过乙肝疫苗,就要查一下是否有足够的抗体,如果表面抗体呈弱阳性,就需加强注
发布于 2022-09-25 00:53
0评论
概述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乙型肝炎,因为在人群中有一部分都患了乙型肝炎,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而且这种病的年龄段也是没有限制,有可能一出生就会有此病,有可能在老年的时候也会感染到这种疾病,所以这种病预防起来很困难。要做到拒绝此病就要做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所以治疗显得特别重要了。那么,我们就来论述一下乙型肝炎治疗的要点是什么? 步骤/方法: 1、 很多人得知自己感染了乙型肝炎,便会变得惊慌失措
发布于 2023-03-31 22:31
0评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有三大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1、控制传染源:经血清学、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报告,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需住院隔离治疗,最好住院隔离直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不定隔离日期。凡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一律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食具或幼儿工作。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较多,又不宜
发布于 2023-01-25 20:52
0评论
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
发布于 2022-12-08 05:27
0评论
乙、丙型肝炎主要是血传的,其次是人体的某些体液传播的。1、输血,血制品;输入未经正规检测的血液及非正规生产的血浆、血球、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等,是可以引起输血,输血制品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2、不洁的介入性医疗器械的刺伤,如注射器针头,不消毒连续多人使用,农村地区常发生。采血针、针灸针不消毒连续使用,内窥镜如结肠镜不消毒连续多人使用,都可以使多人的血液通过新的创口进行交换造成新的传播,新的
发布于 2022-12-10 21:12
0评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鸭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颗粒
发布于 2024-04-29 17:2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