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验证铍针治疗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并分为治疗组(铍针组)58例,对照组(理疗组)4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A组和B组CR+PR 率分别为87.9%和42.5% 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铍针是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关节病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无论中医及西医均没有一种确切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彻底治愈膝骨性关节炎。现有的非手术、手术疗法虽然很多,但还没有一种技术是完全满意的。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因关节软骨退变、破坏、缺损严重,关节畸形、疼痛、功能丧失而不得不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由于人工关节置换费用较高,将给个人和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其所产生的后遗症,更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微创〔1〕铍针是一种针对膝关节疾患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程短,效果好的特点,笔者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采用〕铍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观察9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病人中,选择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按Kellgren-Lawrance X线5级分级法,选3级以前者,不伴关节交锁和失稳),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分为治疗组(铍针组)58例,对照组(理疗组)40例
1.2、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风湿学会(ACR)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膝关节疼痛,不伴关节交锁和失稳。X 线分期为:初期骨硬化和骨赘,无关节间隙狭窄。中期: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
1.3、纳入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45-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均可入选
1.4、排除标准 (1)局部软组织存在感染倾向者;(2)有出血倾向者;(3)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4)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者;(5)有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者;(6)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铍针的规格 直径0.5~0.75 mm,全长5~8 cm,针头长1 cm,针体长4~7 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为0.5~0.75 mm。针柄是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长约3~5cm。治疗时要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
2.2、操作方法 (1)定位:患者俯卧位,首先在患者膝部寻找压痛点作为进针点。(2)消毒:局部以2%碘酒、75%酒精常规消毒。(3)进针: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右手持针柄用腕力将铍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使针尖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到达深筋膜,在进针过程中可有突破感,寻找沉紧涩滞的针感,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即松解卡压之处的软组织,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出针。不捻转,不留针,疾刺速拔。(4)包扎:出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止血,无菌敷料覆盖针孔并包扎。
3、疗效观察:一般治疗1~3次,每周治疗一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追访。
3.1、疗效标准:采用VAS〔4〕 疼痛缓解疗效评定标准 ①完全缓解(CR)指疼痛消失;② 部分缓解(PR)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睡眠,不需用止痛剂;③ 轻度缓解(MR)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明显需用止痛剂治疗;④无效(NR)疼痛治疗后无减轻或加重,总愈显率=CR+PR,两组病人止痛总有效率比较用卡方检验 ,止痛开始有效天数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
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骨性关节炎 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 50%,75 岁的人群则达80%.现行的骨性关节炎治疗限制在减轻症状和保留功能的尝试中。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阻止残疾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可以消除原病灶刺激,阻断病理反射的发生和发展,消除炎症渗出增生肿胀,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制止疼痛,
以往采用物理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等治疗方法存在起效慢,药物毒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的缺点,再由于皮神经的卡压往往出现在筋膜结缔组织层,简单的保守治疗不能达到有效深度取得良好的疗效。无法完全解除粘连、结疤、痉挛。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通过许多学者对跟痛症在临床、解剖、病理等各方面地不懈探索,使其在病因病理、解剖基础、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致的较完善的学术论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理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膝关节内部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水肿、痉挛,局部高压、神经卡压,日久不愈而病灶持续则出现纤维性变及粘连。张力增高,牵张压迫神经是膝关节疼痛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何原因(如水肿,组织增生等)引起张力增高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导致疼痛。〔2〕膝部的疼痛点多位于应力集中点,本质为神经末稍高张力状态导致;
病理组织学上具体表现为三大形式:粘连、结疤、痉挛,〔3〕铍针源于古九针,具有开痹通络,减张减压,消除神经末稍的高张力状态从而达到祛痹止痛的功效。而随着国内外对微创技术大力提倡,铍针以其创伤小,疗效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根据董福慧教授提出的“张力性疼痛”这一概念,〔4〕〔5〕应用铍针对足跟张力增高区进行“减张”治疗,从而解除对神经的牵张压迫,疼痛也随之而解,取得了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无论在缓解疼痛症状和起效时间都与对照组有明显优势,而且无不良反应,说明铍针不仅对治疗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良好治疗效果而且使用安全,铍针治疗骨关节炎主要是减轻疼痛,国外文献满意度为80%左右〔6〕与我们的结果相仿。但要严格控制适应症,对于关节严重变形功能丧失的患者,必要时还应实施关节手术。
此法治疗具有操作安全简便、治疗时间短、无须麻醉、无需住院,患者无痛苦、对机体损伤小等优势,利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