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0 15:47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成功显而易见。2014年上半年有3个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在欧洲上市,为此,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新的丙型肝炎指南。在引入DAAs之前,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作为间接抗病毒药物是长期以来治疗CHC的标准方案。
  而DAAs在设计上直接靶向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部分为非结构蛋白,目前己经或预期批准的药物包括:

  1、索非布韦(Sofosbuvir, SOF):HCV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核苷酸类似物抑制剂,是首个获批的泛基因抗病毒药物,被誉为丙肝治疗的“超级重磅炸弹”。

  2、Simeprevir(SMV):第2代非结构蛋白(NS)3/4A抑制剂用于治疗HCV基因分型(GT)I和4型HCV感染。NS3 Q80K多态型在GT1a型感染中常见,其在体外对SMV耐药,因而应答下降。推荐GT1型HCV感染患者筛查Q80K,如果存在即考虑其他药物。

  3、Daclatasvir(DCV):NS5A抑的剂,对GTI、GT2和GT3型HCV感染有效,更有可能用于无干扰素(IFN)方案。
  一、CHC治疗方案的选择
  2014年EASL指南基于目前DAAs药物临床实验研宄数据,为所有初治及经治CHC患者提供了众多治疗方案选择,主要分为以IFN/RBV为基础的方案和无IFN方案两类。其方案选择基于HCV基因分型/亚型、肝纤维化程度、既往治疗应答情况以及是否存在DAAs相关氨基酸多态性。另外,IFN及RBV耐受与否也是方案选择考虑的因素。
  GT1、4型:

  一般来说,GTI、4型为难治型CHC,我国常见GTI型多为1b亚型,GT4型常见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其疗效同GT1型CHC,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监测均大致相同。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有6种(表1):前3种以IFN/RBV为基础,分别在IFN/RBV基础上加用SOF、SMV及DCV的三联治疗方案;另3种是无IFN方案,即为两种DAAs药物联合或不联合RBV治疗。在不考虑经济问题的前提下,最有效的二联治疗方案是Peg-IFNα+RBV+SOF,无IFN方案中最有吸引力的可能是SOF加SMV或DCV(联合或不联合RBV)。
  方案1: 

  Peg-IFNα+RBV(患者体重<75kg者剂量为1000mg/d,体重≥75kg者剂量为1200mg/d,RBV剂量在所有方案中一致不再赘述)联合SOF(400mg/d)治疗12周。该方案用于初治患者的持续应答(SVR)率为89%,其中la亚型的SVR率为92%,Ib亚型为82%,4型为96%,无肝硬化患者的SVR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92%vs.80%)。该方案为首选的基于IFN+RBV的治疗方案,但用于治疗初治无应答或是复发的GTlb型CHC患者目前尚无循证医学依据。
  方案2:

  Peg-IFNα+RBV+SMV(150mg/d)治疗。研宄表明,SMV三联治疗在GTI型初治及经治复发患者中疗效显著高于单用标准方案。但应用该治疗方案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1、GTla亚型的CHC患者治疗基线时通过直接测序方法检测到NS3蛋白酶序列Q80K替代物阳性者,不采用该联合方案,因为研究显示GTlb型CHC患者SVR为85%,GTIa亚型Q80K替代物阴性者SVR为84%,而阳性者仅为58%,而GT4型初治患者SVR为89%。

  2、患者基线纤维化程度明显影响SVR:肝活检评分系统(METAVIR)纤维化(F)0-2级患者的SVR为84%,F3级为73%,F4级仅为60%。

  3、所有患者前12周均为三联治疗,GTI型初治及复发患者(包括肝纤维化)继续Peg-IFNα+RBV治疗至24周,GTI型既往部分应答或是无应答患者(包括肝纤维化)以及GT4型患者需要Peg-IFNα+RBV治疗至48周。研宄显示,Ⅰb亚型复发患者再治疗SVR为70%,la亚型Q80K替代物阴性者SVR为78%,而阳性者仅为47%;既往部分应答患者再治疗SVR为69.7%,无应答患者为43.6%;而对于GT4型患者,复发患者SVR为86%,既往部分应答SVR率为100%,无应答患者为75%。④治疗期间监测HCV RNA水平调整治疗方案,若4周、12周或是24周HCV RNA≥25 IU/ml需要立即停止治疗。
  方案3:

  Peg-IFNα+RBV+DCV(60mg/d)治疗24周。该治疗方案仅用于GT4型和1b亚型患者,la亚型者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该方案治疗初治GT4型SVR为100%,1b亚型SVR为87%,而la患者仅为58%。所有患者前12周均为三联治疗,4周HCV RNA≥25IU/ml以及10周HCV RNA仍可检出者继续三联药物至24周,而4周HCV RNA<25IU/ml以及10周HCV RNA低于检测限者则继续应用Peg-IFNα+RBV至24周。
  SOF联合SMV或DCV是无IFN的首选方案,是否联合RBV取决于患者既往治疗应答情况(复发、部分应答或是无应答)。
  方案4:

  SOF(400mg/d)联合SMV(150mg/d)治疗12周。既往无应答患者(伴或不伴有肝纤维化)建议加用RBV。研宄显示该方案用于治疗既往无应答F0-F1患者SVR分别为96%和93%(加或不加RBV),而既往无应答F3-F4患者SVR分别为100%和93%(加或不加RBV),初治的F3-F4患者SVR为100%,加用RBV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GTla亚型患者如若采用该方案,需检测是否存在Q80K阳性。
  方案5:

  SOF(400mg/d)联合DCV(60mg/d)治疗,初治患者12周,复治患者24周。研宄显示前者SVR为98%,以且基因亚型(la/1b)间无显著差异。后者(无应答且伴有肝硬化)治疗24周的SVR分别为100%和95%(加或不加RBV),故指南仍推荐对既往治疗无应答的患者(伴或不伴有肝纤维化)加用RBV。
  方案6:

  在没有SMV或DCV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选择SOF(400mg/d)联合RBV24周,该方案是无IFN方案中的次要选择。初治GTI型患者的SVR仅为68%,而经治患者治疗12周的SVR仅为10%。
  GT2、3、5、6型:相对于GT1型和4型,余GT型(2、3及5、6型)治疗疗效较好,即使在无DAAs的情况下采用标准方案疗效尚可,仍然可被接受。而GT2型尤其是无肝硬化患者采用无IFN方案也能获得较高的SVR。具体方案见表2。
  GT2型:

  GT2型CHC患者最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是无IFN方案:SOF(400mg/d)联合RBV12周,对于有肝纤维化,尤其是经治失败患者建议延长疗程至16或20周。
  研究显示,初治患者治疗12周SVR达到95%,其中无肝纤维化患者升至97%,肝纤维化患者延长疗程至16周,SVR从60%上升至93%。但是对于既往曾予以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肝纤维化者若是继续SOF联合RBV治疗16周,SVR为73%。故建议Peg-IFNα+RBV+SOF治疗12周,SVR可达到96%。
  GT3型:

  虽然GT2型和GT3型都被认为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类型,但较之于GT2型,GT3型患者相对疗效欠佳。故最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是以IFN为基础的三联治疗(同基因1/4型首要推荐方案):

  Peg-IFNα+RBV+SOF治疗12周,其SVR为90%,即使存在肝硬化,其SVR仍高达83%。次要推荐方案与GT2型的无IFN方案一致但疗效延长至24周:SOF联合RBV24周,初治无肝纤维化患者SVR可达到94%,初治肝纤维化者为92%,经治无肝纤维患者的SVR为87%,经治肝纤维化患者的SVR为60%。由此可见GT3型若采用无IFN方案,需要通过延长疗程才能获得与GT2型一致的疗效。对于存在RBV相关贫血患者而言,无IFN方案中推荐SOF(400mg/d)联合DCV(60mg/d)治疗初治患者12周,复治患者24周。体内外试验均显示DCV对于治疗基因3型CHC有效,上述方案治疗初治患者SVR可达89%。
  GT5、6型:

  我国南方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存在GT5、6型CHC患者,最佳治疗方案尚不清楚。尽管在NEUTRINO Ⅲ期研究中,1例GT5型和6例GT6型患者予SOF联合Peg-IFN、RBV治疗均获得SVR,因由于例数较少推荐等级为B1;对于不耐受患者,无IFN方案同GT3型,但目前无相关文献支持,故建议等级为C2。
  二、治疗监测及方案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疗效监测。接受任一种三联治疗12周或24周的患者均应在基线、4、12周(或24周)及治疗结束后12或24周检测HCVRNA;应用无IFN方案治疗的患者应在基线、2(依从性评估)、4、12或24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12或24周检测HCV RNA;并且上述所有评估时间节点都应采用HCV RNA水平检测下限<15 IU/ml的实时PCR方法。
  在引入DAAs联合治疗后,该指南增加了终止(无效)原则。这是基于HCV RNA病毒,其快速复制且聚合酶缺乏校正活性,病毒基因组会产生病毒突变株,在治疗前即会产生对DAAs不敏感的原发突变株,而治疗过程中病毒学突破或者无应答的患者也会出现病毒突变株,从而影响抗病毒疗效。故使用DAAs药物若HCV RNA不能快速被抑制,则应该采用终止原则,停用DAAs药物,避免后续药物再使用出现交叉耐药。该原则适用于所有三联治疗,若第4、12或24周检测HCV RNA均≥25IU/ml,应终止治疗。
  应用Peg-IFNα+RBV治疗的患者,每次复诊时应进行临床安全性的评估。治疗第2周和第4周以及间隔4周需要评估IFN和RBV相关不良反应(如外周血细胞减少等)。SOF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SMV治疗的患者或可出现皮疹和胆红素升高的不良反应。
  三、个体化治疗
  本文的个体化治疗主要针对代偿期肝硬化、有肝移植适应证的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癌)以及特殊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

  1、若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抗病毒治疗,且首选无IFN方案;

  2、首先推荐在有经验的中心密切监测下采用RBV联合SOF治疗:

  3、HC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治疗适应证与单独HCV感染者相同,治疗方案与无HIV或HBV合并者相同;

  4、血液透析及有血红蛋白疾病的患者最好不采用有RBV的方案。

慢性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是什么?相关文章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在患者血液中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DanielBradley等从黑猩猩血清中分离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同年,MichaelHoughton等克隆出该病毒基因序列;12月在罗马举行了第一次丙型肝炎国际会议,至此丙型肝炎得到了公认。HCV感染呈全球流行,遍及全世界所有国家及地区,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成为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尽管近年已经开始对丙肝病毒感染进行防治
发布于 2022-12-10 13:27
0评论
以往,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以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片。但由于干扰素本身的副作用较多,治疗时间长,费用较贵,并且肝硬化患者应用受到限制,疗程结束后复发的几率也较高,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不放弃。早几年,国外已经有了口服抗病毒治疗,就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那样,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并且疗效好,疗程短。但由于价格很贵,鲜有患者能够承担。国内相关药物目前也不能够生产和销售。但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周边国家的仿制
发布于 2022-12-10 20:07
0评论
目前,全球仍有3%的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大约1.7亿人患慢性丙型肝炎(CHC)。在欧洲,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的5年累计风险为17%。2004年,美国和我国的两部丙肝防治指南均把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定为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standardofcare,SOC)。2009年美国肝病协会更新其治疗指南,只要HCVRNA阳性,不考虑ALT即可准备抗病毒治疗。近10多年来,研究发现
发布于 2022-12-11 03:57
0评论
型肝炎是可以传染的.它的传播方式与乙型肝型类似.同时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也乙型肝炎相似,而且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较多见于西方国家,而我国的病毒性肝炎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它传播的途径为肠胃道外传播,而最主要传播途径是受污染的血液.施打药物或毒品习惯的人(如共用针头)通常是得到丙肝的高危险群,大
发布于 2024-05-23 03:55
0评论
如何判断急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临床符合急性肝炎表现。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潜伏期2~16周,平均7.4周,潜伏期长短与输入的病毒量有关,一般多次输入或一次大量输入者则潜伏期较短。ALT多呈轻至中度升高,达正常值的3~5倍,伴有其他肝功能不同程度的异常。血清HCVRNA和/或抗-HCV阳性。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符合慢性肝炎,除外其它型肝炎,由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不适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
发布于 2022-12-07 18:59
0评论
自从干扰素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以来,尤其是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开发和利巴韦林的应用,随着临床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金标准”,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愈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患者年龄和肝脏的纤维化程度、治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联合治疗和疗程的影响,临床实践中仍需根据患
发布于 2022-09-25 01:28
0评论
过去的一年里,生物制药巨头吉利德(Gilead)凭借突破性的丙肝明星药Sovaldi和丙肝鸡尾酒Harvoni在丙肝治疗领域叱咤风云。最新报道吉利德丙肝新药velpatasvir+sofosbuvir联合制剂即将在年底在欧盟申报,这将是吉利德第三个丙肝治疗的上市药品。药物是Sovaldi与一种试验性NS5A抑制剂velpatasvir的固定剂量组合,每日给药一次。每项研究的主要目标都是在完成治疗
发布于 2022-12-11 02:22
0评论
1、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最初被感染后,大约80%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能出现的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2、大约75-85%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会出现慢性肝病,5-20%会出现肝硬化,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发布于 2024-05-23 03:28
0评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
发布于 2024-10-05 12:41
0评论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我国慢性肝炎发生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我国一般人群HCV感染率为3.2%,约3800万人感染HCV。与慢性HBV病毒在感染的肝细胞内难以清除不同,有效的抗病毒常常可使HCV从体内清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如何达到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比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更高的要求。从90年代初发现丙型肝炎病毒和应用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以来,特别是
发布于 2022-09-25 01: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