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3 16:30

目的

探讨无性细胞垂体瘤的CT和MRI图像形成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26例无细胞垂体瘤的CT和MRI平扫和增强MRI,与术中发现和病理进行对比。对侵犯海绵窦;侵犯骨性颅底并突入翼状窦;侵犯颈内动脉并有粘连包裹的情况进行重点诊断分析。结果:22例垂体瘤术前诊断明确;海绵窦侵犯和颈内动脉粘连包裹侵犯的诊断,但假阳性率为27.3%和36.4%。CT和MRI图像显示出血和坏死、囊性病变、颅底骨质侵犯病变得到诊断,但有5.5%的假阳性率。3例垂体瘤显示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核分裂。结论:。CT和MRI图像可以更清楚地诊断垂体瘤的出血和坏死、囊性病变和颅底骨质侵犯病变。可以敏感地显示海绵窦侵袭和颈内动脉粘连包裹侵袭,可以是假阳性。血供测定不准确,不提示垂体瘤的生物学特性。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CT和MRI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使垂体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通过术前CT和MRI检查确定肿瘤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确定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最常见的垂体瘤是粒细胞性垂体瘤。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粒细胞型垂体瘤,探讨其影像学特征。

一、一般资料

年龄27-71岁20例男性平均年龄47岁;6例女性平均年龄39.7岁。均为手术证实的无性腺垂体瘤。主要症状为哺乳期闭经综合征9例;主要症状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5例;主要症状为库欣综合征2例;头痛10例;视觉障碍16例;性功能下降5例;呕吐2例;面瘫2例;多饮多食4例。

二.方法

(一)CT检查。26例进行了CT检查,全部采用GE CT机。12例采用冠状面+横断面扫描,14例仅采用冠状面扫描。冠状层厚度为2mm,间隔为2mm,横断面扫描层厚度为3mm。24个病例进行了增强扫描。造影剂为80ml,快速静脉注射压力后,在20s和40s进行双相扫描。

(b) MRI检查:26例采用MRI检查,均为扫描+增强。选用1.0T超导磁共振仪,用颅内正交线圈进行自旋回波(SE)序列。预成像扫描是在矢状面T1WI ( TR/ TE : 500/ 40) 、冠状面T ( TR/ TE = 500/ 50) 和T2 WI ( TR/ TE = 2000/ 40) 中进行。造影剂为钆喷酸,剂量为0.1mmol/kg。静脉注射钆后,立即重复矢状面和冠状面的T 1 WI扫描。层厚为5毫米(微腺瘤为3.5毫米),矩阵为256×256。

(C)CT和MRI图像由三位资深的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分析。分析和记录了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强度特征以及向周围组织的浸润性生长模式。诊断分析的重点是有无坏死和囊性变;出血;海绵窦侵犯;颅底骨侵犯:突入翼状窦;颈内动脉粘连包裹侵犯,以及血供状况。外科医生在术中观察肿瘤的生长程度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有病理控制的无性腺垂体瘤的CT和MRI图像相关文章
PRL腺瘤的诊断既要垂体腺瘤影像学的依据又要实验室分析,表明存在持续的高泌乳素血症。正常男性和女性PRL水平分别低于25ug/l和20ug/l(常用的测定法,1ug/l相当于21.2mIU/l,WHO标准84/500)。然而,其他的测试法得到的PRL值相应地高或低,正常值范围也应该根据使用特定的测试法进行调整。干扰多巴胺作用通常使得PRL中度升高,很少超过150ug/l。总体来说,血清PRL水平
发布于 2022-10-20 10:14
0评论
在临床上,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而在随机尸检中垂体腺瘤的发生率则高达3~24%。目前垂体腺瘤的分子发病机制仍然不明,一般认为垂体腺瘤是由于单个变异的细胞不受控制地增生而形成的,是单克隆起源的,单个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后,多种促进因素促使该单克隆细胞扩增。近年来有关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如下:不同类型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策略1、垂体泌乳素腺瘤在国外的文献中,应用多巴胺激
发布于 2022-10-10 12:53
0评论
概述 垂体瘤的疾病的病因其中一个是机体的下丘的脑多肽激素导致了的垂体细胞的发生了增殖的变化的,而发展成真正的垂体肿瘤的。还有一个病因是垂体的细胞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就是说垂体腺瘤来自一个发生了突变的细胞,并随之发生的单克隆的扩增等等所以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那么垂体瘤ct表现是什么?在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疾病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摆脱疾病的困扰。 步骤/方法: 1、 患有该疾病以后,为了能帮助
发布于 2022-12-11 01:00
0评论
在做影像检查的时候,X线和CT以及核磁共振(即MRI)有什么区别呢?它们被认为不能互相替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成像原理不同,检查疾病各有侧重x线、ct、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是医学影像检查的几种常用方法,成像原理各不相同,检查手段各有所长,检查疾病也各有侧重。以拍一个苹果为例:x线片是从苹果正面透视到苹果里面的结构,通过黑白颜色的不同呈现出一幅图像,大致能呈现出哪是水分、核或果肉;ct机是由x线机发
发布于 2023-02-19 05:36
0评论
阻塞性脑积水的CT和MRI主要表现为阻塞近侧的脑室扩大,阻塞远侧脑室形态正常或缩小。由于阻塞部位和性质不同,脑室扩大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CT和MRI可根据其阻塞部位以及脑室内相应部位和邻近组织情况来确定阻塞病因。 若阻塞发生在第三脑室之前,则可阻塞室间孔,造成侧脑室扩大,如果阻塞单侧室间孔则引起阻塞侧侧脑室扩大,对侧侧脑室正常,如果两侧室间孔同时受阻,则两侧侧脑室同时扩大。主要见于胶样囊肿、囊虫
发布于 2023-02-10 07:45
0评论
垂体腺瘤需与其他鞍区、鞍上和鞍旁疾病鉴别。成人鞍区病变多为垂体腺瘤,儿童鞍区病变多为颅咽管瘤和生殖细胞瘤,而垂体腺瘤少见。具体包括以下疾病:1、肿瘤或假性肿瘤。(1)垂体癌或垂体癌肉瘤:生长速度快,与垂体腺瘤的鉴别需依靠病理诊断,其病理性细胞核分裂相多见。(2)神经垂体肿瘤。①转移瘤:是垂体后部或整个垂体最常见的肿瘤,可能与血供丰富有关,乳腺及肺是最常见的原发灶。②垂体细胞瘤:最常见的起源于神经
发布于 2022-10-10 13:18
0评论
不分泌引起临床症状的促激素和营养激素的垂体腺瘤称无功能垂体腺瘤。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30%。研究发现,大部分无功能垂体腺瘤是能分泌垂体激素的,而且多是促性腺激素(FSH和LH),由于这类肿瘤没有激素过多导致的临床症状,病程隐匿,因此直到肿瘤长大引起视力损害才引起患者注意而就诊。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治疗选择手术治疗:是无功能垂体腺瘤最根本的、也是相对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经蝶窦入路的方法切除肿瘤(
发布于 2022-12-02 19:36
0评论
垂体瘤是由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产生的肿瘤。在人类,神经内分泌神经元的界面是下丘脑和垂体,二者形成一个单位,控制着几种经典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及广泛的生理活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在人的机体内内分泌腺体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由于各系统之间紧密地联系及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有其他疾病常被误诊为垂
发布于 2022-10-19 17:34
0评论
垂体无功能腺瘤(NFPA)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30%,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垂体良性肿瘤。很多偶然发现的NFPA完全不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并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NFPA通常体积都比较大,可能导致视神经的压迫及垂体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一部分NFPA具有侵袭性,能破坏其周围的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害。对NFPA的治疗必须遵循个体化、规范化的原则。目前,对NFPA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本文就目前
发布于 2022-10-10 10:43
0评论
垂体腺瘤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临床症状+内分泌检查+磁共振影像检查1、内分泌检查: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泌乳素(PRL)增高,超过正常值的10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生长激素(GH)增高,超过正常值;垂体促肾上腺激素腺瘤的血液皮质醇(F)增高,促肾上腺激素(ACTH)增高。2、磁共振检查(MRI):(1)垂体微腺瘤MRI表现:T1加权像示多数微腺瘤为低信号,少数为等或高信号,并可见垂体柄偏移、鞍底下陷等间
发布于 2022-10-10 10:1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