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9 01:05

  器官移植是20世纪临床医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它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成为拯救终末期脏器疾患病人生命的最有效手段和最根本方法。至今,继肾移植全球接受各种移植包括肝脏移植、小肠移植、肺移植、心脏移植的人数已超过80万人次,长期存活率逐年增加,已形成数以万计的长期存活的移植群体。
  同其他脏器移植一样,肝脏移植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探索过程。1963年,美国医生Tohmas E Starzl遇到了一位棘手的病人。这是位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3岁男孩。在到达医院时,患者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状况:重度黄疸、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以及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在内的各种严重并发症。为挽救孩子的生命,Starzl医生想到了肝脏移植,如果能够将没有胆道且已经严重受损的肝脏换成一个健康的正常肝脏,那就能使患儿恢复健康。在经过慎重考虑后,1963年3月1日,由Starzl主刀,为这位患者施行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手术进行得异常艰难,由于肝脏病变使门静脉几乎完全阻塞,使得腹腔组织中小静脉压力非常高,因此在对组织进行切割时,鲜血不断从切断的血管中涌出,因为无法控制出血,患者在手术中不幸夭折。尽管没能获得成功,但毫无疑问这开启了移植外科的一个新纪元,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临床肝移植历史的开端。
  为了使肝移植成为有临床意义的技术,Starzl和同事一道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和完善了手术技术。1967年7月23日,他又为1位1岁半的肝癌患者做了肝移植手术,这一次获得了成功,患者平安度过术后的危险期,并顺利康复出院,他因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成功接受肝移植的人。这位患者活了400余天,最后因癌症复发去世。
  然而,由于这时还没有出现特异性较好的免疫抑制剂,手术后的排斥反应仍然是困扰外科医生与患者的大问题;肝脏特殊的结构也使手术和手术后管理困难重重。在研究几乎陷入僵局时,1959年硫唑嘌呤的出现为器官移植带来了希望。这是一个至今仍被临床使用的免疫移植剂,较之前此曾经发现的其他类似药物,它的毒性作用较小,免疫抑制效能高,临床使用相对安全。另一方面,人们早已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过度的炎症、治疗一些有自身免疫反应参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963年,Starzl在肾移植患者中开始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和强地松,果然,这些联合用药患者的排斥反应被抑制住了。很快,这一方法被广泛用于临床肝移植。随后环孢素A(CsA)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临床移植的面貌。这是第一个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它最初是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从土壤真菌中得到的,后来在实验中发现它能通过打断淋巴细胞信号传递发挥抗排斥作用,由于它主要作用在介导移植排斥的T淋巴细胞,相比之下显然具有更多优势。1979年,Calne首先在临床器官移植中使用CsA,1980年,Starzl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联合应用CsA和强地松可以成倍的提高移植肝的存活率。不久,人们发现,CsA的使用使肝移植的存活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70%的存活率意味着肝移植终于可以结束漫长的临床试验期,正式走进广大医院的手术室。很快,1983年6月2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贝塞斯达(Bethesda)肝移植会议宣布,肝移植“已不再是一个实验性技术,应当在临床应用中予以推广”。
  20世纪80和90年代是肝移植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和欧洲建立了完善公平的器官分配网络,以静脉转流和UW保存液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全球范围内相继建立了多个大移植中心。手术存活率不断提高,欧美等国家,肝脏移植一年存活率超过90%,5存活率也达到了75%以上,10年存活率达60%,最长存活者已超过30年,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平均达到86%,已接近并超过手术切除的存活率。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目前肝脏移植已经用于治疗包括肝实质疾病: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活动性肝炎、先天性肝纤维性疾病、囊性肝纤维性疾病、肝囊肿、新生儿肝炎、布-加综合征、严重难复性肝外伤;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如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Wilson`s disease 、糖原累积综合征、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等;胆汁淤滞性疾病:如先天性胆总管闭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脏肿瘤。
  今天,肝移植已经成为很多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的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进行了肝移植手术而重获生命。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有10万例以上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手术,每年以逾万例的速度递增,许多患者获得长期而稳定的生存,不少原本毫无希望的人们又回到社会中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今日外科中最为人称道的方法之一,肝移植技术也因之而成为衡量一个医院乃至国家外科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的肝脏移植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已引起了国际移植学界的瞩目。

你对肝脏移植技术了解多少?相关文章
肝脏移植技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外科手术方式均是试图从不同途径解决其致命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问题。肝移植是治愈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方法,近年来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作为一种直击病因的手段,使肝硬化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是其他治疗所无法比拟的。 肝移植后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原位肝移植所治疗的肝脏疾病的病种
发布于 2023-01-02 15:29
0评论
【摘要】随着活体肝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以最彻底的病灶清除、最小的创伤打击、最大程度的肝功能保护和最快的健康恢复为治疗理念的精准肝切除手术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肝脏外科医生所接受和掌握,相关技术也在常规肝脏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肝脏手术中,它可以提高肝脏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和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打击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将进一步改善肝外科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关
发布于 2023-01-09 20:46
0评论
从技术的角度看,辅助生殖分为传统试管婴儿技术和非传统试管婴儿技术。传统试管婴儿技术目前还是主流,这种技术大量用药,瞄准的是新鲜移植。如果掌握的好,挑选预后好的病人做,新鲜移植的妊娠率可以达到50%左右,甚至达到60%。传统试管婴儿技术的弊端很多:1、长期、反复、大量的药物注射;2、费用昂贵;3、只适合卵巢功能好的病人,对卵巢储备低下的病人不适合;4、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4-7%,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发布于 2023-02-15 17:02
0评论
(1)捐肝者必须充分了解活体肝移植的基本情况并自愿捐献部分肝脏。为此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反复向其说明下列情况:首先是活体肝移植的现状,其次是病人目前的病情以及接受活体肝移植的意义及风险,最后是捐肝者在捐肝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的危险及对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2)供体必须是健康成年人(18~60岁),并达到下列要求:第一全身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和传染病。第二全身主要脏器功能良好,肝脏及其主要血
发布于 2024-01-20 09:43
0评论
胆道系统疾病始终是选择肝脏移植治疗的诸多病种中的一个重要适应证,其在病例选择及适应证方面主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易恶变的胆道疾病、胆道恶性肿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病变,且这些疾病各有其适应证。胆道系统疾病行肝脏移植手术的时机包括:当肝脏移植为疾病治疗的唯一手段或唯一有效手段时;肝脏移植为疾病外科治疗的方法之一时。虽然国内外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标准用于胆道疾病行肝脏移植术前的评
发布于 2022-10-11 12:28
0评论
一种杀伤性白血球细胞可以抵御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器官排异反应或许将因此成为历史。该白血球细胞可以抑制实验鼠肝内的免疫反应,但不会影晌其他部位免疫系统的工作。由于人体内也有这种细胞,因而有望解决器官移植过程常出现的排异反应难题。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马尔塔?蒙泰罗及其同事对实验鼠体内的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一类NKT细胞内含有的基因可控制调节性T细胞,而凋节性T
发布于 2023-03-02 14:56
0评论
1.总的来说经保守治疗无效、约6~12个月内可能死亡的患者均应考虑进行肝脏移植。肝炎后肝硬化是肝脏移植的指征. 最难确定移植时机的是慢性肝病患者。一般认为当慢性肝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行肝移植: (1)出现一个或多个与门静脉高压或肝功能衰竭相关的并发症。如反复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难于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反复发作的自发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等; (2)严重嗜睡、难于
发布于 2024-01-20 09:17
0评论
一、毛发移植的原理选择自体适当部位带毛发的全层皮肤,分离成单株或多株毛发单元,通过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把毛发单元移植到需要移植的部位,如头部、眉部、等,让其在新的部位存活、生长,从而达到补充毛发数量和修改局部毛发分布形态的目的,以达到美容的效果。二、适合人群1、毛发稀少或脱发者。
发布于 2023-02-20 08:16
0评论
肝移植术前全身性系统检查主要是对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心理精神状态的评估,营养状况评估以及感染性疾病评估。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个体化检查这三类。 1.常规检查主要有血液、尿液、粪便、痰液检查,以及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腹部B超检查。 特殊检查主要有肝脏彩色超声和腹部磁共振或CT血管成像(了解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解剖和血流情况),以及胆道系统的磁共振成像
发布于 2024-01-20 09:30
0评论
患者提问:体检发现白细胞1.4,由于人没什么不舒服,没在意.一个月后发烧37度多,去诊所打了退烧针退不下去,到医院做了血常规,白细胞1.25,骨穿结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未见常见的18种融合基因.现在化疗第一疗程完成,骨髓白血病细胞由40%多降低到0.5%,正准备做第二疗程,本人20岁了,男。像我这种情况光靠化疗行么听说成人急淋预后都不好,又担心移植风险大,本人是独生子,如
发布于 2023-03-05 18:1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