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0 01:25

  1、什么是肠道起搏器?

  答:骶神经电刺激术(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俗称肠道起搏器植入术,是国际上治疗顽固便秘及大便失禁的崭新方法,国外已应用数年。它是一种植入式可程控的骶神经调节系统用于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不耐受保守治疗的顽固性便秘及大便失禁。骶神经电刺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伤治疗手段,近年来在欧美流被誉为对传统治疗方法的革新。它尤其适用于以下患者:对于非器质性病因引起的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2、肠道起搏器怎样控制排便?

  答:通过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便相关的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的体神经纤维、内括约肌和结肠的植物神经纤维,通过调节控制直肠和肛门的传入感觉纤维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到达平衡,提高直肠感觉、括约肌功能和直肠活力,从而恢复排便功能障碍的症状。

  3、肠道起搏器(SNS)治疗的好处是什么?

  答:通过体验治疗阶段为医生和病人提供选择,可以通过微创的穿刺尝试肠道起搏器的疗效。体验治疗让病人在植入前了解在不同的日常活动中这一疗法的疗效。肠道起搏器(SNS)疗法是可逆性的。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在临床研究中心,肠道起搏器(SNS)疗法成功控制了一些其他疗法无效的排便障碍病人的症状(包括便秘和大便失禁)。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上世纪90 年代末以来,肠道起搏器(SNS)已使数以万计的病人恢复了正常的排便功能,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其疗效长期稳定。

  症状的减轻使病人能够恢复日常的正常活动,如:工作、散步,参加社会活动,能整夜安睡,外出就餐,并可重返工作岗位等。

  4、肠道起搏器(SNS) 治疗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答:肠道起搏器(SNS)治疗系统使用一个如火柴盒大小的装置在您背部的下方发出弱电脉冲刺激此处的神经。而此处的神经被称为骶神经,它通过影响肠道及其周围神经、肌肉来调节排便功能。

  5、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答:在手术前您的医生会和您谈有关手术方法,让您了解手术的过程。同时也会根据您的病史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被选择接受该手术的患者需进行全面的消化系统、生理学、神经系统等检查,最终确认行为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再实施骶神经试验性电刺激。术中医师在X 线定位下将一根很细的电极植入患者的骶椎间隙孔内,并通过外部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调控器发射微弱的电刺激脉冲通过电极传输到骶椎间隙的神经中(通常是骶3 神经),通过刺激与调控这些排便反射神经系统来改善排便功能障碍疾病的症状。整个手术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验治疗阶段(约两周左右)是在上述的手术操作后,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患者将手术后每一天的排便情况详细记录(每次排便时间与大便量),以此来评估该治疗是否能改善患者的排便障碍。如果测试有效将进入第二阶段(永久植入阶段)即将电极与起搏器埋于患者臀部皮肤内,由于该处脂肪较厚一般不会有异物感并可自由工作活动均不受影响;如果体验治疗患者不满意,可拔除该电极。一般情况下,患者在 10 天内可以出院回家。电刺激器的控制与调节均由外部控制器进行,患者可以在设定的范围内自行调节电刺激的幅度至舒适的感觉。

  6、手术后恢复会怎样?

  答:术后一周,医生会通过医用程控仪设置刺激参数。为使参数更适合于您,医生会在程控时问您的感受。您会感到轻微的麻刺感,而不是颠簸感,过度刺激并没有好处。应该与刺激时感觉差不多。感到轻微的麻刺感说明系统打开并在正常工作。

  术后会对您进行随访,使之达到理想的的效果。在开始的3-6 周,不要弯腰、扭动身体、牵拉或举重物,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增加活动量。根据您自己的感觉或医生的嘱咐,恢复正常生活。您可以和以往一样洗澡、性生活、上班、旅行、散步、聚会等。

  7、电池可不可以充电?

  答:目前不可以。但未来将可能会有可充电式的设备上市。

  8、在手术过程中是否会损伤我的神经?

  答: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当手术操作不会对您的神经造成任何损伤。

  9、肠道起搏器(SNS)治疗有年龄限制吗?

  答:就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只要没有禁忌症就可进行肠道起搏器治疗。

  10、有哪些禁忌症是不能手术的?

  答:对于便秘、大便失禁等排便功能障碍患者的适应症:包括原发性括约肌退变、

  医源性括约肌损伤、不完全脊髓损伤、硬皮病、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低位切除术。

  主要禁忌症(排除标准)包括:骶骨异常、电极植入区域皮肤缺损、广泛肛门直肠括约肌损伤、怀孕、凝血异常、严重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体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应用免疫抑制剂、严重感染和结肠肿瘤。

国际上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最新方法--肠道起搏器相关文章
便秘的发病率为3%—15%,主要症状为肠蠕动减少、腹胀气、腹部疼痛和排便困难。便秘分为器质性、药物相关性便秘和原发功能性便秘(功能性常见)。部分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首先推荐非手术治疗,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必要时用到药物(轻度泻药、栓剂和灌肠),无效时可以用到康复和生物反馈疗法。但是仍有些患者不见效。传统治疗方法这些患者中一小部分可以接受外科手术入结肠切除直肠回肠吻合术,
发布于 2022-12-20 01:20
0评论
要了解什么是人工心脏起搏器,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正常心脏是怎样工作的。人的心脏是由心脏的肌肉组成的,大小约相当于自己的拳头,位于胸腔内两个肺之间。心脏需不停地向全身泵血,血中携带有氧气、营养成分及能量到达身体的各个部分的细胞和器官,以供其每日生存的需要。人的心脏由四个腔组成,由心肌包绕而成。上面两个腔称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称为左心室和右心室。心室比心房大,且肌肉更丰富。心房血液流向心室,
发布于 2022-10-21 20:34
0评论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
发布于 2023-03-17 07:51
0评论
概述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便秘产生的原因比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人,由于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会引起便秘的产生,有的人出现了便秘的症状,也可能是由于上火导致这一现象,最后,应该进行有效的调理,可以通过使用食疗的方法来有效的预防便秘的产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样可以缓解病情,对患者的肠胃方面的健康也是非常好的。 步骤/方法: 1、 便秘是一种比较常见疾病,便秘的食疗方法是比较多的,可以通过食
发布于 2023-07-04 05:56
0评论
何谓脑起搏器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以及一根延伸导线,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由于脑起搏器具有可调性,所以每位病人均配有一个程控器,可在医生设定的安全范围内调整参数,获得更舒适的疗效。1、可植入的部分神经刺激器:如同起搏器的装置,包括一个电池和一组微电路系统。将之植入于锁骨附近皮下,可经由延长线产生电子讯号而传导至脑内深层
发布于 2023-02-10 01:12
0评论
许多患者对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还不是很清楚,因而对植入过程充满畏惧心理,其实大可未必,现在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过程非常简单,首先需要建立外周深静脉和心脏的血管通道,通常选择左锁骨下静脉或左侧头静脉,然后在同侧胸壁制作一个皮下的囊袋,通过血管通道把心房和/或心室电极放置到位,检测电极参数合格后,缝线固定电极,连接起搏器和电极后置入囊袋中,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这样植入过程就完成了,通常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发布于 2023-03-17 12:16
0评论
概述 便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复杂症状,它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要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的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果是超过六个月,那么就为慢性便秘。便秘从病因上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器质性,主要是由长款气质性病变,或者是直肠肛门病变,或者是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而引起。功能性的便秘病因尚不明
发布于 2024-04-12 00:54
0评论
问:安装脑起搏器之后开机就能够正常工作吗?大夫:脑起搏器并不是开机就能正常工作,而需要一个磨合期。脑起搏器是通过电刺激来维持良好的神经功能,因此,开机后要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让大脑适应电刺激,并做出良好的反应。同时,也要相应的调整用药的剂量,逐渐发挥起搏器的疗效,减少用药的剂量。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3个月,有的患者直到6个月才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问:出现哪些情况就需要进行术后调控呢?大夫:首先,
发布于 2022-12-27 23:35
0评论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主要有以下几类:一、   窦房结功能不良;二、   获得性房室阻滞;三、   慢性双束支或三分支阻滞;四、   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及神经介导性晕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张涛五、   急性心梗相关的房室阻滞;六、   急性心梗相关的窦房结功能不良。窦房结功能不良一、Ⅰ类适应证1、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l 病窦综合征-双结病变l 病窦综合征相关性脑栓塞l 慢快综合征DD由必须应
发布于 2022-09-25 06:09
0评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严重疾患。我国2003年一项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按此比率推算,我国 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人。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心力衰竭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发布于 2022-09-25 06:0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