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1 13:35

  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情绪亢奋或容易激惹、言语及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而睡眠方面常见睡眠需要减少,每晚只睡3-4个小时就足够,白天仍然精神饱满。但有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睡眠表现为奇怪的周期性循环,却很少引起患者的重视,常导致延误就诊。
  案例1:一位来诊的37岁女性,主要症状是“每个月有1/3时间睡不着(失眠),1/3的时间睡不醒(嗜睡),还有1/3的时间睡眠正常”。经过仔细询问,这位患者回忆起多年来在失眠期间感到情绪“亢奋”,精力充沛,做事积极,工作效率高;而嗜睡期间情绪低落、多卧床不愿出门,经常请病假休息。病情常年累月如此循环,患者却并未重视,直到患病的同事建议才得到诊疗。而这位患者当前正考虑怀孕事宜,目前却必须完成治疗后才能考虑怀孕了。如果能尽早意识到睡眠异常也需要就诊,就能更早完成治疗周期,不至于延误高龄产妇的备孕计划。
  案例2:另有一位25岁年轻男性,回忆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有睡眠的周期性循环,模式大致为“情绪低落(失眠)――情绪“亢奋”(睡眠正常)――情绪正常”,但并未重视,如此持续多年,直到病情加重后才就诊。
  案例3:一位60多岁中老年女性患者,患有双相障碍几十年,常年服用心境稳定剂,至今仍觉得自己只在春秋冬三季容易“抑郁”,而矢口否认自己有(轻)躁狂的问题。患者对于抑郁期间自己的表现能够清晰描述“起不来床,不想动,不愿说话,能连续睡几天,浑身没劲,就诊都困难”;而对于自己轻躁狂发作期间表现认为“很正常啊,挺开心的”,唯一承认的变化是“可以起得来床了,不需要睡那么多觉了”。
  可见,上述几位双相障碍患者在病情波动时都伴有睡眠异常,然而患者往往容易忽视自身情绪变化,只注意到睡眠形式或质量的改变。对于一部分没有意识到自身(轻)躁狂表现属异常的患者,如果能因为睡眠原因及时就诊,会为及时诊疗提供宝贵机会。建议患者或家属如果发现自己或亲人有类似情况,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咨询,高度警惕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失眠 "是否预示着双相情感障碍?相关文章
双相跟抑郁症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是发作性的病,或者我们叫间歇性发作。按照以前的观点认为发病的时候是疾病状态,不正常的状态,发作控制住以后间歇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现在不能说间歇期完全正常,有完全正常的,有些病人间歇期有残留症状,但是即便有残留症状,很大程度上还是恢复了。所以双相障碍有间歇发作特点,这点跟抑郁症类似。双相障碍跟抑郁症在治疗方面有一个类似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可治疗的。很多人通过
发布于 2022-10-05 08:10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都属于一大类疾病:叫做心境障碍或者叫情感障碍。可以理解为情绪障碍即跟人的情绪相关的一类疾病。在这一大类的心境障碍或者情绪障碍当中,最常见的两个疾病,一个是抑郁症一个是双相。抑郁症也叫单相,单相障碍指的就是抑郁症。顾名思义,就是疾病的每次发作只有一个临床相:情绪的低落。所谓双相,即有的时候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有的时候的发作表现为情绪的增高。视它增高的程度和幅度,分为轻躁
发布于 2022-10-05 08:20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它导致人们的心境、精力、活动水平以及日常工作能力的异常改变。与我们每个人曾经历过的情绪起伏不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不同的“心境发作”期经历着异常强烈的情绪状态:过度愉快和兴奋的状态被称作“躁狂发作”,极端低落和无望的状态被称作“抑郁发作”。兼具躁狂和抑郁症状的心境发作被称为“混合状态”。随着心境的改变,患者的精力、活动、睡眠以及行为也会发生极端的变化
发布于 2022-12-21 13:45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顾名思义,包含了两种不同的状态:躁狂相和抑郁相。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躁狂,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吓人,到底怎么躁、怎么狂呢?通常这类患者会表现得异常兴奋,每天兴高采烈,没有烦心事,但也可能很爱发脾气,一点小事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哄一哄又很快雨过天晴了,话多,讲话滔滔不绝,看到什么说什么,还特别爱吹牛;认为自己出身名门、能力超群、或是拥有数不清的财富,晚上不用怎么睡觉,白天依然
发布于 2022-12-23 07:00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临床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难度大,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上该病有发作性的特点,如果药物治疗不系统的话,病情很容易波动,反复发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解决双相情感障碍上的一些困惑。一、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这是一个以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交替出现为临床表现的情感障碍。有时患者表现为躁狂发作:情感高张,话多,语速快,爱发脾气,爱管闲事,自我感
发布于 2022-11-28 12:06
0评论
抑郁症是表现为超过2周持续并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疲乏,精力下降,自卑感,记忆下降/注意分散/犹豫,自杀观念或行为的综合征。但从无躁狂发作史。轻躁狂或躁狂是指超过4或7天的情绪高涨、兴奋,精力旺盛,活动增加,自大,夸大,话多,睡眠需求减少,做事不计后果,冲动易怒,过度花钱或进行不理智的投资,计划多。躁狂这个词听起来在汉语中带有贬义,好似疯狂的意思,其实Mania这个
发布于 2022-10-05 18:00
0评论
有证据表明,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和帕罗西汀有致胎儿畸形危险,因此妊娠初期3个月内应该避免使用。锂盐最主要的问题是心血管畸形风险,发生率约为1.2%-7.7%,其中三尖瓣关闭不全(EbsteinAnamoly)是最严重的,尽管其绝对风险率非常低(1/1000)。神经管发育缺陷风险主要与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有关,尤其是丙戊酸盐,发生率可高达6%。拉莫三嗪相对较安全,尽管近期有资料提示其可能与兔唇/
发布于 2022-12-23 13:10
0评论
单纯的按照现在世界各国流行病学的调查,双相的患病率是远远低于抑郁症的。以美国为例,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大概在17%左右,双相是不到4%。这个数字是很高的,一个疾病的患病率超过1%,即是一个高患病率的疾病。还有一组数据:美国做了一项实验,把200例左右的抑郁症,15年前诊断为抑郁症,纵向的长期随访。到接近15年的时候,当初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人,15年之后发现他们当中大约50%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
发布于 2022-10-05 08:15
0评论
对许多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都发现了双相特性,抑郁症患者中有1/5的人还有明显的轻躁狂或躁狂表现。多数病人在抑郁表现起病后5年内由单相变成双相障碍。变换的指征包括抑郁起病时间早(<25岁),产后抑郁,抑郁频繁发作,躯体治疗(例如,抗抑郁药物,光照治疗,睡眠剥夺治疗,电休克治疗)后心境迅速好转以及连续三代的心境障碍家族史。在发作间隙,双相障碍患者情绪消沉,有时活动亢进;发育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比单相障碍
发布于 2023-02-04 04:12
0评论
一、双相障碍转归:1、一般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的自然病期;2、经过6~9次的发作,病期固定在6~9个月;3、首发病人在2年后,40~50%要复发;即使锂盐维持也会有40~50%的复发;4、复发基本不受生活诱因的影响;5、终生复发率可高达93%,45%一次以上复发;6、20~30%双相1型和15%双相2型的患者持续存在情绪不稳定。二、双相的治疗:1、治疗原则(1)首先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
发布于 2022-12-23 19:0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