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05 08:20

躁郁症和抑郁症都属于一大类疾病:称为情绪障碍或情感障碍。它可以被理解为情绪障碍,即与人的情绪有关的一类障碍。在这一大类情绪障碍或情感障碍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是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也被称为单相性,单相性障碍指的是抑郁症。顾名思义,它意味着疾病的每次发作只有一个临床阶段:情绪低落。所谓双相性,是指有的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和忧郁。也有表现为情绪高涨的发作。根据其升高的程度和幅度,可分为轻度躁狂或躁狂发作。传统上被称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现在被称为双相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
在大多数双相患者中,70%的发作是抑郁的。那段情绪高涨的维持期非常短暂。发作的次数和发作的持续时间都比抑郁症发作的累计时间低得多,所以这两种疾病都容易被误诊。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其整体治疗原则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如果一个被诊断为抑郁症的躁郁症患者被当作抑郁症来治疗,那么他的病情就有可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甚至可能被诱发,抑郁症可能被诱发为轻度躁狂或狂躁发作。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是一个世界性的挑战。躁郁症也是一种高度流行的疾病。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相关文章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它导致人们的心境、精力、活动水平以及日常工作能力的异常改变。与我们每个人曾经历过的情绪起伏不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不同的“心境发作”期经历着异常强烈的情绪状态:过度愉快和兴奋的状态被称作“躁狂发作”,极端低落和无望的状态被称作“抑郁发作”。兼具躁狂和抑郁症状的心境发作被称为“混合状态”。随着心境的改变,患者的精力、活动、睡眠以及行为也会发生极端的变化
发布于 2022-12-21 13:45
0评论
双相跟抑郁症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是发作性的病,或者我们叫间歇性发作。按照以前的观点认为发病的时候是疾病状态,不正常的状态,发作控制住以后间歇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现在不能说间歇期完全正常,有完全正常的,有些病人间歇期有残留症状,但是即便有残留症状,很大程度上还是恢复了。所以双相障碍有间歇发作特点,这点跟抑郁症类似。双相障碍跟抑郁症在治疗方面有一个类似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可治疗的。很多人通过
发布于 2022-10-05 08:10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临床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难度大,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上该病有发作性的特点,如果药物治疗不系统的话,病情很容易波动,反复发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解决双相情感障碍上的一些困惑。一、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这是一个以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交替出现为临床表现的情感障碍。有时患者表现为躁狂发作:情感高张,话多,语速快,爱发脾气,爱管闲事,自我感
发布于 2022-11-28 12:06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顾名思义,包含了两种不同的状态:躁狂相和抑郁相。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躁狂,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吓人,到底怎么躁、怎么狂呢?通常这类患者会表现得异常兴奋,每天兴高采烈,没有烦心事,但也可能很爱发脾气,一点小事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哄一哄又很快雨过天晴了,话多,讲话滔滔不绝,看到什么说什么,还特别爱吹牛;认为自己出身名门、能力超群、或是拥有数不清的财富,晚上不用怎么睡觉,白天依然
发布于 2022-12-23 07:00
0评论
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情绪亢奋或容易激惹、言语及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而睡眠方面常见睡眠需要减少,每晚只睡3-4个小时就足够,白天仍然精神饱满。但有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睡眠表现为奇怪的周期性循环,却很少引起患者的重视,常导致延误就诊。案例1:一位来诊的37岁女性,主要症状是“每个月有1/3时间睡不着(失眠),1/3的时间睡不醒(嗜睡),还有1/3的时间睡眠正常”。经过仔细询问
发布于 2022-12-21 13:35
0评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种以心境高涨和心境低落交替出现的一种心境障碍,心境高涨时称为躁狂相或轻躁狂相;心境抑郁时称为抑郁相,因此称该病为双相情感障碍。而双相抑郁是指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处于抑郁期的患者。双相抑郁在抑郁发作期与抑郁症非常相像,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治疗方案也不同,需要认真鉴别。
发布于 2022-12-24 08:35
0评论
抑郁症是表现为超过2周持续并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疲乏,精力下降,自卑感,记忆下降/注意分散/犹豫,自杀观念或行为的综合征。但从无躁狂发作史。轻躁狂或躁狂是指超过4或7天的情绪高涨、兴奋,精力旺盛,活动增加,自大,夸大,话多,睡眠需求减少,做事不计后果,冲动易怒,过度花钱或进行不理智的投资,计划多。躁狂这个词听起来在汉语中带有贬义,好似疯狂的意思,其实Mania这个
发布于 2022-10-05 18:00
0评论
对许多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都发现了双相特性,抑郁症患者中有1/5的人还有明显的轻躁狂或躁狂表现。多数病人在抑郁表现起病后5年内由单相变成双相障碍。变换的指征包括抑郁起病时间早(<25岁),产后抑郁,抑郁频繁发作,躯体治疗(例如,抗抑郁药物,光照治疗,睡眠剥夺治疗,电休克治疗)后心境迅速好转以及连续三代的心境障碍家族史。在发作间隙,双相障碍患者情绪消沉,有时活动亢进;发育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比单相障碍
发布于 2023-02-04 04:12
0评论
双相障碍急性期治疗:双相躁狂: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经典的心境稳定剂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及部分经典抗精神病药,经典心境稳定剂主要有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以及越来越严格的研究设计用于评价抗精神病药,特别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研究结果证实,与经典心境稳定剂相比,抗精神病药治疗躁狂起效快,疗效强,而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更高。对全球精神专科医生具有较大影响的加拿大
发布于 2022-12-24 01:30
0评论
      拉莫三嗪2002年已在我回国上市,一直应用于神经科的癫痫治疗。后经证实,此药物与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抗癫痫药一样,作为情感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预防复发方面,有和碳酸锂相当甚至更好的效果。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批准其用于双相障碍,我国的《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中也把它列作为一线用药进行推荐。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邸晓兰      鉴于如此之多的临床验证和循证研究结果,
发布于 2022-12-23 10:2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