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4 10:20

背景

尽管只有三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完全有反应,但几乎没有证据支持难治性症状患者的最佳下一步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作为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初级保健患者,CoBalT试验旨在研究与常规护理相比,辅助使用CBT的有效性。

方法

这项双平行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招募了469名18-75岁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6周,贝氏抑郁症量表[BDI]评分≥14分,并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抑郁症标准)。我们使用计算机生成的代码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按中心分层,并尽量减少基线时的BDI得分、全科医生中是否有咨询师、以前是否服用过抗抑郁药物以及当前抑郁发作的持续时间):常规护理组或常规护理加CBT组,并对他们进行长达12个月的跟踪。由于这种干预的性质,不可能对受试者、全科医生、CBT治疗师和研究人员隐瞒治疗亚组。分析是通过意向治疗进行的。主要预后是缓解,定义为与基线期相比,6个月内抑郁症状(BDI评分)至少减少50%。本试验在ISRCTN38231611下注册。

结果

在2008年11月4日和2010年9月30日之间,我们将235名患者分配到常规护理组,234名分配到CBT加常规护理组。422名参与者(90%)在第6个月被随访,396名(84%)在12个月被随访,这项试验于2011年10月31日结束。干预组有95名受试者(46%)在6个月时达到缓解标准,而常规护理组只有46名(22%)

对结果的解释

在这项研究之前,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没有证据表明对药物治疗没有反应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CBT作为下一步的治疗是有效的。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CBT作为常规护理(包括抗抑郁药)的辅助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上述人群的抑郁症状。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相关文章
认知行为治疗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理论学派之一。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lbert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合理情绪疗法,此后AaronBeck于1960年创立认知治疗。其理论基础是认知是情绪和行为的中介,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相互影响,先前的学习导致了当前的适应不良,从而诱发疾病。该治疗模式综合运用行为治疗(通过调节行为本身来缓解不良情绪和行为)和认知治疗(通过修正个体的认
发布于 2022-10-05 14:10
0评论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随着大量抗抑郁药的开发,抑郁症的治疗不再困难,但抑郁症的复发问题仍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俗话说“治病治根”,但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加强,抑郁症的认知过程存在偏差,这一点已得到了许多研究证实。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在
发布于 2023-02-04 10:07
0评论
       近期认真学习了西盖蒂(EvaSzigethy)等编著,王建平等译的《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一书,内容简介《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特有的心理问题而著的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其中汇集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抑郁、双相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问题、破坏性行为障碍等问题,而特别开发的高效的治疗技术与策略;同时还强调了家长以及整个家庭如何积极地参与到儿
发布于 2022-12-24 09:35
0评论
概述 人们身体出现抑郁症这种疾病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很多麻烦的,例如人们月经周期变得延迟了,还有的就是人们失眠了,抑郁症这种情况导致的就是人们的情绪低落,人的身体当中的内分泌各种激素都会受到一定量的影响的,所以在人们身体当中的直观表现就是月经紊乱,还有就是失眠了,想要治疗抑郁症这种疾病的话,人们可以使用行为疗法的。 步骤/方法: 1、 一些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这种疾病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存在的,
发布于 2023-09-18 15:43
0评论
简单地说,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想法,它们往往会导致病人的情绪障碍或不适应的行为表现。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或情感与不恰当的认知方式有关。治疗师的工作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不恰当的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的机会去改正它们,或者用
发布于 2022-12-24 03:05
0评论
随着在工作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而非仅仅用药物治疗抑郁、焦虑病人,感触越来越多,发现认知行为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很好,并且可以预防复发。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模型是:引发我们痛苦的,不是事件或境遇本身,而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事件或境遇;并且思维、情绪和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通过改变认知(思维)或行为就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甚至通过改变我们的性
发布于 2022-12-23 20:25
0评论
概述 最近朋友说经常会感觉很痛苦,有几天都是这样了,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提不起精神来,还没有胃口、体重大幅下降。感到脑子不好动,思考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处理事情,难以制定计划或做决定。后来我陪他一起去看医生,知道了朋友得了抑郁症,并进行治疗,现在我将我知道的治疗中度抑郁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步骤/方法: 1、 认知治疗法。中度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希望,一有不好的
发布于 2022-10-07 16:16
0评论
一、抑郁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
发布于 2023-12-15 10:03
0评论
①在发作间歇期有慢性过度换气.而在自发或诱发的惊恐发作时出现急性过度换气的患者,可导致低碳酸血症和碱中毒从而降低脑血流量,引起头晕、意识模糊和人格解体等症状。在采用抗惊恐药物控制惊恐发作的同时,可通过呼吸的行为训练,教患者调节呼吸频率不要过度换气,可使惊恐发作显著减少。 ②暴露疗法,让患者通过想象,暴露于惊恐发作时的躯体感受,以消除患者对各种植物神经反应的恐惧。对有恐怖性回避行为或继发广场恐怖的
发布于 2023-02-01 02:00
0评论
当代精神心理领域,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治疗师应用认知行为治疗(CBT),而非仅仅用药物治疗分裂症病人,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很好,与药物配合治疗,疗效好于单用药物,并且可以预防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福音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治疗一般需要持续治疗20次左右,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开始频率高,可能一周2-3次,维持治疗时多为每周一次,最后阶段可能治疗间期延长,2周、1月、3月、半年等
发布于 2022-12-24 09:4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