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8 01:45

近日,患者到某附属医院就诊,可能会收获不少 "微笑服务"。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会因为微笑而被患者打分。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会发现,医生和护士的 "微笑服务 "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医患矛盾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医院倡导和谐医患关系的初衷是好的。"礼多人不怪",与冷冰冰的职业脸相比,医护人员的微笑服务无疑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但笔者在网上注意到,网友们对这种 "微笑服务 "并不欣赏,有的网友甚至直言:"微笑服务不是一把温柔的刀"

在笔者看来 虽说 "微笑服务 "是一个很好的服务项目,但它并不代表着 "微笑服务 "就一定是好的。我的观点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因此,网友对医院推出的微笑服务并不领情,不仅是情感问题,也不仅是对医院的成见,而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行业的群体焦虑并没有改变。我认为,医院要想真正得到患者的信任,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应着力研究解决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医务人员应用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如医生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做好救死扶伤的工作;如医院收费能温和、透明一些;如医生能站在患者病情的角度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这些以后,即使看不到医务人员的笑脸,患者也会心存感激。

从根本上说,在医院推行微笑服务是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微笑服务 "是一种 "不务正业 "的行为,是一种 "不务正业 "的表现。笔者认为,在这项改革举措中,如果把 "微笑 "与奖金挂钩,改为对 "乱收费 "进行严厉处罚,或许更能受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和谐的医患关系,微笑的服务相关文章
医患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社会复杂矛盾的“寒暑表”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对抗疾病是医猾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猾方共同配合,积极治疗,才能求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医猾方在抵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处于关键位置,患者康复的愿望要通过医方去实现,医方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加深对医学
发布于 2022-12-26 15:45
0评论
最近湖北省十堰市一法官大闹医院重症病房,暴打女医生的一个帖子。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形成脑疝,原本就是抢救成功率很低等急危重症,医生也想把患者拉过来,但医生是人不是神,面对一些急危重症,也是回天乏术。但患者家属期望值太高,又无法面对失去亲人等现实,加上个人素质问题,恩将仇报,迁怒于医生。面对如今的医患关系,广大医护工作者身心俱疲,如履薄冰,如走刀山,行医时首先想到怎样才不出事,才能保护自己,长久以来
发布于 2022-10-03 15:03
0评论
医生――学会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医疗战线上的外科医生,对近些年来的媒体有关医疗事件的报道也已经习以为常。多数媒体报道有关医疗行业的事件都是基于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的。应当看到,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的确存在。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发展的不平衡,大医院往往人满为患,而小医院却门可罗雀。大医院的医生超负荷工作现象十分普遍。国外医生每天看的病人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这样大的工作量,使得医生
发布于 2022-12-27 08:00
0评论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谁也离不开医生。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医生;人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医生。从理论上说,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生和患者,唇齿相依,难舍难分,堪称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变得日益紧张和冷漠。虽然全球都在变暖,但医患关系却处于“冰期”。一堵信任危机的“高墙”,正横亘在医患之间。患者对医生爱
发布于 2022-12-26 15:35
0评论
一、何为“微笑性抑郁”?“微笑性抑郁”表现为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二、常见人群1、服务行业和行政管理人员:“伸手不打笑脸人”说的是微笑的妙处;“笑脸盈盈”说的是微笑的美丽;“亲切温暖”说的是微笑的魅力
发布于 2022-12-23 07:10
0评论
在我看,很多的医患纠纷,都是医患之间缺乏互信产生的。为什么不互信?因为不了解。为什么不了解?因为互动的不够。互动产生了解,了解产生信任和好感。虽然听起来和相亲的过程差不多,但事实就是这样。隔行如隔山。患者对于医疗行业基本陌生。如果不是由于疾病,才不会到医院来凑热闹。所以,在诊疗环节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医护人员的详细解释和温情服务。而大夫整天面对着一群患者,无数次的重复诊疗过程,又不能有一丝的负面情
发布于 2023-01-06 15:36
0评论
曾几何时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让我们的脚步走的慢些、再慢些”。在如今川流不息、大家紧追慢赶的年代里,“慢些、再慢些”的用意的确值得我们回味、反思。在不断向前奔跑的同时,我们是不是需要停留那短暂的一刻,用来思考我们奔跑的缘由以及目标。而回想起当初出发伊始的那一刹那,品味到的是一种质朴、纯粹以及希望。我想那不是别的,那就叫做我们的梦想。记得高考选择大学时我默默地给了自己两个选择:医者救人、师者育人。医
发布于 2023-02-28 11:11
0评论
也许是因为每天要直面痛苦,医生的面容多是严肃刻板的,于是,在医院里,微笑几乎是稀缺的表情。尽管医生们也知道乐观心态对疾病的重要性,但在一种压抑的氛围里,便也没了发现和利用微笑的灵感。作为一名医生,我当然也没能从这种氛围中超脱。然而,近来发生在几位病人身上的事,却使我不得不认真地审视微笑的魅力。我的工作几乎天天被瘢痕疙瘩包围着。这些不要人命却让人痛苦让人厌恶的奇形怪状的东西,在病人脸上、前胸、肩头
发布于 2022-10-10 23:58
0评论
在我还是一个小大夫的时候,非常敬佩那些医术高明而且有着良好医患沟通能力的老大夫。其中最让我吃惊的是肿瘤组的XXX大夫,她在查房时能说出患者老公的个人嗜好,知道患者正在从事的工作,她总是以聊家常的方式把问题都解决了,让患者和家属格外的信任,非XXX大夫的话不听。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最深的是一次肿瘤晚期的患者病危,其实更多的治疗意味着患者遭受更多的痛苦,但家属迟迟不能决定放弃,甚至决定要做气管切开上呼
发布于 2022-10-16 20:59
0评论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联体近日在京成立,将为区县疑难骨科病患预约就诊打造“绿色通道”。这是北京市组建的首个以学科为载体的“医联体”。“医联体”是一种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能够部分缓解大病小病都挤到三甲医院的困境。此次“骨科医联体”整合了北京地区骨科资源,以积水潭医院骨科七个亚科为龙头,同时吸收首都医科大学潞河医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复兴医院以及我院骨科等十六家医院骨科为成
发布于 2022-12-26 12: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