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二级预防?
和其他疾病一样,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的措施是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有过一次急性卒中事件(包括TIA、脑梗死等),防止再次发生卒中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重视二级预防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减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再发卒中的唯一有效方法。
2、二级预防有何必要?
我国是卒中大国,卒中患病率居全球第二,卒中患者的复发率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50/10万,病死率为120/10万。以此计算,我国每年有195万新发生的卒中病例,每年有156万人死于卒中,生存的卒中病人达500万~700万。每年新发生卒中病人的住院药费为97.5亿元人民币。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为卒中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安全的治疗,改变重治轻防的传统观念,控制我国卒中发病蔓延势头,日前,中国医师协会启动了中国卒中中心建设项目,开始了防治卒中的系统工程。
3、如何进行二级预防?
⑴控制疾病所致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律紊乱、血液的高凝状态、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小板聚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目前均被视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本身就是预防性治疗卒中。
⑵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卒中二级预防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如: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戒烟、酒等。
⑶对于血管源性病变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对于心源性病变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令等)。
⑷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化验检查。
⑸根据自身情况加强锻炼,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4、为什么抗血小板药物在二级预防中意义重大?
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对既往有闭塞性血管事件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25%。在阿司匹林取得如此大有益作用的同时,仅轻度增加出血性卒中的绝对危险(0.3‰)。因此,高危患者从阿司匹林预防中的获益远远大于可能的微小风险。
在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报告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卒中复发的研究中,共包括了142个临床试验,73000例病人,每项研究都证实了抗血小板药物的二级预防作用。
5、卒中二级预防的认识上常见误区有哪些?
担心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以及缺乏对阿司匹林长期治疗有益的信心,是患者未坚持阿司匹林长期治疗的主要原因,但药物治疗的不充分将导致这些心血管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增高。比如老年患者因更多地担心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而放弃阿司匹林治疗,甚至许多患者及其家人认为每半年输一次液就能预防脑梗死复发,这种认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上,这种做法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造成大量的医药浪费。因此,强化对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教育非常重要。
6、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
⑴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⑵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潘生丁、培达
⑶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噻氯匹定(抵克立得)、氯吡格雷(波立维)
⑷静脉用抗血小板药物:奥扎格雷
7、对于心源性栓塞的卒中患者怎样进行二级预防?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关系密切。有心脏病的人发生卒中危险比没有心脏病的人高2倍以上,特别是有房颤的病人。建议:
⑴成年人(>=40)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⑵确诊的心脏病患者,积极找专科医生治疗;
⑶对于非瓣膜病的房颤患者,有条件可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但需要检测凝血指标,也可以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⑷冠心病人也应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8、如何认识卒中的复发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如果出现突发的肢体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眩晕、行走摇晃、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急救至有CT、MRI等设备并配备神经内外科专科医生的医院,以便得到快速有效规范化的治疗。即便这些症状在短时间内好转或消失,也应到医院诊治,因为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卒中的一种表现),如果忽视,就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永久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