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0 02:26

神经外科。巨大动脉瘤联合栓塞介入手术成功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在全科的配合下成功完成了巨大动脉瘤的联合栓塞介入手术。日前,患者已顺利通过术后观察期。
10月的一天,一位72岁的老太太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多年来一直治疗未果而来到神经外科门诊。在一次偶然的头颅MR检查中,患者被发现右侧海绵窦旁有一个2.8厘米的占位,于是来到我院治疗。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万杰青凭借多年的职业敏感,立即怀疑这是一个巨大的动脉瘤,在完善各种检查后,他的判断得到了证实。通常情况下,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在4-7mm之间,大于1cm的为大动脉瘤,大于2.5cm的称为巨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很难用手术或传统的介入栓塞方法来封闭,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目前,国外最先进的介入治疗方法是通过密集网状支架和弹簧圈的联合使用来弥补这两个缺陷,而国内对密集网状支架的使用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万医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治疗方案:先将弹簧圈填充到肿瘤内,然后用栓塞剂将肿瘤内的剩余空间完全填充。这种治疗方法就像建筑中的 "钢筋+水泥",既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能完全栓塞肿瘤,还能节省一半的费用。
经过科室的认真讨论,科主任姜教授最终支持实施这个新方案,并由王主任医师在介入手术过程中 "保驾护航",以防出现意外。
10月17日,介入手术在9号楼一楼的DSA室如期进行。导管到位后,万医生准确地将第一个弹簧圈放入动脉瘤,并将其编织成一个均匀的 "茧"。紧接着,第二个和第三个线圈被逐一放入,逐渐将 "茧 "织得越来越密。根据以往的经验,至少需要10-15个线圈才能完全填满动脉瘤,但随着线圈数量的增加,动脉瘤内形成了无数的小腔,使线圈难以进入这些剩余的小腔,这就是动脉瘤复发的罪魁祸首。这时,万洁清医生迅速给阻断球囊充气,并开始向动脉瘤内注射特殊栓塞剂。这一步骤是整个手术中最危险的部分。如果栓塞剂从动脉瘤中溢出,要么动脉瘤破裂出血,要么远端血管被栓塞。此外,每次阻断颈内动脉,时间必须在安全时间窗内,否则很可能发生意外。看过香港电视剧《仁心仁术》的观众都还记得,在脑血管手术中,女主角被堵住颈内动脉超过30分钟后变成植物人的场景吧?现实中,如果病人的脑血管交通比较发达,再加上麻醉或低温,阻断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也是可以的。但是病人已经72岁了,她脆弱的脑血管经不起这样的折腾。随着5种ONYX栓塞剂的慢慢注入,动脉瘤内的蚕茧逐渐变厚变重,最后一种栓塞剂沿着阻断球囊的边界将动脉瘤的入口完全封闭。动脉瘤本应被密密麻麻地填满,但栓塞剂却能在汹涌的血流下 "乖乖 "地呆在动脉瘤内,不被血流带向远处的正常血管?在释放球囊的那一刻,大家的情绪都非常紧张。当放射科医生按下成像按钮,大家看到黑色的血管蜿蜒而上,毫无阻挡地呈现出 "生命之树 "时,成像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麻醉复苏后,患者四肢活动正常,语言清晰,顺利通过了术后观察期。5天后,病人和他的家人带着新生命的喜悦踏上了回家的火车。虽然还需要6个月的内皮修复才能称为完全治愈,但大家都在满怀期待和信心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巨大动脉瘤联合栓塞介入手术如何进行相关文章
脑动脉瘤可定义为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图1是脑动脉瘤好发部位的示意图)。脑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定时炸弹”,一般而言,动脉瘤确立诊断后,建议积极处理。图1:脑内动脉瘤示意图脑动脉治疗的目的是将动脉瘤隔绝在正常脑循环之外,其治疗方法目前有两种: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栓塞
发布于 2023-02-19 14:21
0评论
由于介入栓塞手术不需要开颅,创伤小,痛苦少,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那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认识一下介入手术的必备神器――弹簧圈。这是一种铂金材质的金属丝,质地柔软,有不同的直径、长度和形状等多个规格,适用于不同形状、大小的脑动脉瘤。弹簧圈与一根一米多长的金属推杆相连。图6弹簧圈在介入栓塞手术过程中,这个推杆可以将其前端的弹簧圈推到动脉瘤腔内,当弹簧圈在动脉瘤腔内稳定时,用通电、
发布于 2022-10-20 04:44
0评论
病情分级:Hunt和Hess分级法分类        标准0级       未破裂动脉瘤Ⅰ级       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北京协和医院介入治疗科张晓波Ⅱ级       中一重度头痛.脑膜刺激征.颅神经麻痹Ⅲ级       嗜睡,意识混浊,轻度局灶神经体征Ⅳ级       昏迷,中或重度偏瘫,有早期去脑强直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Ⅴ级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适应证①破裂动脉瘤:如患者全
发布于 2022-10-19 06:29
0评论
很多动脉瘤行介入手术的患者与家属术后往往会问,患者在术后需注意哪些问题?因为每个病人的介入手术的部位、手术方式都不同,在这里大致讲述一下,以便术后病人参考。动脉瘤介入手术的病人术后需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因为高血压是动脉瘤的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虽然介入手术已经做了,但术后还是要严格控制的。其次,术后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因为便秘时,患者会用力排便,会造成颅内压升高,对动脉瘤会有影响,所以,可以服用通
发布于 2023-01-10 00:41
0评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但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一项经动脉脑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2.5%~3.0%。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
发布于 2023-01-10 01:16
0评论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自九十年代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已进入微侵袭时代,取得很大进步。由于神经影像学的进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也相应增高,但在治疗上仍有不同意见。我科自199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332例,其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58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和分类本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共5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19-71岁,平均46.
发布于 2023-02-09 07:02
0评论
支架辅助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有了支架辅助,可以将以前无法获得致密栓塞甚至无法栓塞的颅内宽颈、微小、梭形动脉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增加栓塞比例,防止动脉瘤复发,促进愈合。支架在其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保护载瘤动脉,使弹簧圈能很好地在动脉瘤内填塞,防止因载瘤动脉狭窄、闭塞造成术后脑梗塞;2、增加瘤颈栓塞密度,由于有支架的阻挡,弹簧圈在瘤颈部可以依载瘤动脉形态塑性,完
发布于 2023-03-06 07:16
0评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Serbinnenko开创了可脱球囊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球囊技术不足:⑴球囊泄漏;⑵与动脉瘤不能完全匹配,瘤颈残留;⑶水锤效应;⑷出血急性期,再出血。1991年Guglielmi研制使用电解式铂金微弹簧圈(GDC),到目前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2002年10月26日Lancent发表了国际蛛网膜出血动脉瘤试验写作组(ISAT)历时8年的关于
发布于 2023-01-10 03:06
0评论
目的总结探讨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介入治疗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例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手术治疗经过。结果20例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多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合并脑积水)为主要临床表现,13例(61.9%)DSA造影表现为串珠征;20例中有18例对侧椎动脉发育良好的病例采用夹层动脉瘤栓塞联合载瘤动脉闭塞的手术方式,生存率达94.4%(17/18),随访未
发布于 2023-03-24 11:51
0评论
对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保守的内科治疗与积极的介入栓塞或外科治疗孰优孰劣,目前尚存在分歧。日前公布的国际上最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影响出血的危险因素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多中心研究――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报道了其研究结果。I期回顾性对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史的无症状性动脉瘤患者,直径小于10毫米的动脉瘤年破裂率为0.05%,而直径10~25毫米和大于25毫米者分别为1%和6%以上。
发布于 2022-10-20 15:2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