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过去二十年间,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手术技巧都有长足进步。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即使经过完整的手术切除,胰腺癌病人预后的改善仍然进展甚微。我们团队通过分析十余年来资料完整的1312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病人,发现十年来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使用并未显著提高病人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依靠单一根治性手术似乎根本无法改善胰腺癌病人生存。诚如美国肿瘤学权威Blake Cady博士所言 “Biology is King;Selection is Queen;Technical maneuvers are the Prince and Princess”。提示正是因为我们对于肿瘤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诊断治疗又固守在传统的解剖学基础之上,虽有诊治技术的长足进步,但实则难以“有效”地应用于胰腺癌个体化治疗中来。不难看出,新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应用于胰腺癌患者诊疗中将无疑会极大推动精确的个体化诊治的发展。
刘亮教授课题组在过去的近10年里,不断尝试从如肿瘤标记物,传统影像学中找到能实现预后预测的方法,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如:(1)结合术后切除胰腺癌样本内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及微血管完整性(microvascular intensity)预测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疗效。发现除了肿瘤内微血管的密集程度提供癌细胞更加丰富的血性转移渠道外,微血管结构的破坏也是增加胰腺癌转移的重要机制。(2)通过与复旦大学数学系和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统计系合作,历时两年时间,系统分析近5年274例根治性胰腺癌病人血清学资料及生物样本,同时与局部进展期(257例)和转移性(384例)的胰腺癌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一组颇具意义的“三阳性”指标:“CEA+/CA125+/CA19-9 ≥1000U/ml”预示胰腺癌手术病人难以从手术获益(Liu et al., Int J Cancer, 2015),首次在术前客观地鉴定出一组“手术不获益”的胰腺癌病人亚群。(2)开展关于胰腺癌微环境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成分及分布能明显预测胰腺癌手术疗效(Wang et al., Ann Surg, 2015)。然而,通过不断探索,并同时结合国外最新的研究报道,我们团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而胰腺癌作为一种异质性极高的肿瘤,相关的预后评价需要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外拓展出新的领域。基于这个认识,刘亮教授课题组还寻找到一种联合肿瘤代谢检测技术PET/CT和血清CA19-9实现的术前预后预测的新方法,此研究也已被国际主流的杂志(Xu et al.,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14)全文收录。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肯定了我们以往对于“肿瘤代谢负荷”在胰腺癌术前评价中价值的推测。
“肿瘤代谢”这一概念最早由发现“Warburg效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Otto Warburg博士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研究逐渐由肿瘤糖代谢扩展到脂质代谢,蛋白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领域,且不同种类代谢间存在相互转化,完成对于三羧酸循环(TCA)环路的回补过程,为肿瘤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支持。刘亮教授团队通过对最近十余年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肿瘤代谢”的相关指标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都有预测甚至治疗价值。而“肿瘤代谢负荷”很可能成为胰腺肿瘤诊治过程中除TNM分期以外描述,评价的新方法,也被认为是决定肿瘤发生及进展的第4大核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