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3 19:37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的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肝转移灶无法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生存率接近0%;而肝转移灶能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0%[10-14]。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变为可切除病灶[8]。因此,通过多学科合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开展积极的综合治疗,有望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

  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

  (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

  按照国际通用分类方法: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是指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或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6个月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

  由于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与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的肝转移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指南按照“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两方面阐述。

  (二)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

  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除血清CEA、CA19-9检查、病理分期评估外,应常规进行肝脏超声和/或增强CT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有无肝转移的发生,对于怀疑肝转移的患者可加行血清AFP和肝脏MRI检查[17-18](1a类证据,A级推荐)。PET-CT检查不作为常规推荐,可在病情需要时酌情应用[19-20](2a类证据,B级推荐)。肝转移灶的经皮针刺活检仅限于病情需要时应用(4类证据,C级推荐)[21]。

  结直肠癌手术中必须常规探查肝脏以进一步排除肝转移的可能[22]。对可疑的肝脏结节可考虑术中活检(3a类证据,B级推荐)。

  (三)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的随访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对患者密切随访,了解有无肝转移的发生。

  1、每3~6个月进行1次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持续2年,以后每6个月1次直至满5年。

  2、根据术前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情况,每3~6个月检测1次CEA等适当的肿瘤标记物,持续2年,以后每6个月1次直至满5年[23] (1a类证据,A级推荐)。

  3、II期和III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胸/腹/盆腔增强CT扫描,共3~5年[24](1b类证据,A级推荐)。怀疑肝转移的患者应加行MRI检查,PET-CT扫描不作常规推荐。

  4、术后1年内应进行电子结肠镜的检查,若发现异常,需在1年内复查;否则3年内复查,以后每5年1次。如果患者发病年龄小于50岁则应适当增加电子结肠镜的检查频度。对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因梗阻等原因无法行全结肠镜结肠的患者,应在术后3~6个月内完成首次电子结肠镜检查[25](1a类证据,A级推荐)。

  (四)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术后的随访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R0)术后,对患者也应进行密切的随访,了解有无肝转移复发。

  1、根据术前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情况,建议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血清CEA等适当的肿瘤标记物,以后的3~5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

  2、术后2年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胸/腹/盆腔增强CT扫描,以后每6~12个月进行1次,共5~7年[24](1a类证据,A级推荐)。

  3、其他随访内容和频次参照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的随访进行。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一)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

  根治性手术是迄今为止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愈方法[26]。也是预防肝转移发生的重要环节。

  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全部及其两端足够肠段和周围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和器官以及相关系膜、主要供应血管和淋巴引流区,具体手术方式依照肿瘤部位不同而异。

  2、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范围应包括肿瘤全部及其两端足够肠段、周围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和器官以及相关的肠系膜和淋巴结。直肠中下段的肿瘤应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原则。

  3、术中发现存在切除范围外的可疑淋巴结,应进行术中活检或切除。

  (二)结直肠癌确诊时无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

  术前通过新辅助治疗杀灭无法被影像学检测到的微小转移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根治性手术后的远处转移[27-28]。

  1、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注:高位直肠癌,即肿瘤下缘距肛缘12 cm以上者,其治疗参照结肠癌。)

  (1)联合放化疗或放疗:直肠为腹膜间位器官,位置相对固定、周围空间狭小,故放疗可作用于肿瘤组织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建议术前诊断为T3期及以上或任何T、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如不伴有出血、梗阻或穿孔等情况时应用[29-32]。

  联合放化疗:总剂量45~54 Gy的放疗,采用常规分割剂量(通常每周5 d,共5周),并应用以5-FU或卡培他滨为主的化疗。放化疗治疗结束后4~8周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31,33](1c类证据,B级推荐)。术前放疗与化疗联合,能利用各自的优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放疗作用于局部使肿瘤降期甚至缓解,化疗可在术前杀灭“微转移灶”预防肿瘤远处转移。术前放化疗可使TME手术更易实施,减少远处转移的机率,取得更佳的预后:对于II期有局部浸润的直肠癌患者,可降低T分期, 对于III期患者则不仅可以降低T分期,更可作用于局部淋巴结,降低N分期[32,34-36]。

  放疗:也可考虑直肠癌肿瘤部位及淋巴引流区短程(5 d)总剂量25 Gy的放疗[32,37-39],并于放疗后1~7 d行根治性手术。但短程放疗不能降期,同时还将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和吻合口漏的机会,应予以重视[40](2b类证据,B级推荐)。

  (2)肝动脉和肿瘤区域动脉联合灌注化疗:术前分期III期以上,且不伴有出血、梗阻或穿孔等,在有条件的单位可考虑应用。5-FU或5-FU前体药物或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肿瘤区域动脉分别灌注,化疗后7~10 d施行根治性切除术。目前的临床试验已取得初步结果,该方案虽不能明显降期,但对预防肝转移有一定的帮助[41]。可在临床研究中予以关注,不作为常规推荐。

  (3)全身化疗:术前判断为III期的患者,如无出血、梗阻或穿孔等情况时也可应用术前化疗[28]。可用的方案有FOLFOX、卡培他滨单药或5-FU/LV,但目前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不作为常规推荐。

  2、结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不作常规推荐。对于术前全身化疗、肝动脉和肿瘤区域动脉联合灌注化疗等方法应进一步临床研究。

  (三)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化疗和腹腔化疗

  该治疗方案疗效尚缺乏循证医学数据,不作为常规手段推荐,临床研究可关注。

  (四)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1、术后辅助化疗对于III期以上结肠癌,T3以上或任何T、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患者能延长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42-43]。因此上述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进行6个月的辅助化疗,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FOLFOX、CapeOX、5-FU/LV或卡培他滨单药[43-46](1a类证据,A级推荐)。

  II期无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在许多临床研究中未见到明显的效果,故建议接受临床观察和随访[47](1b类证据,A级推荐)。但对于高危 II期患者(T4、组织分化差、肿瘤周围淋巴管神经侵犯、肠梗阻、或T3伴有局部穿孔、切缘不确定或阳性、淋巴结活检数量少于12个)应予以辅助化疗,方案同III期患者[43,48](2a类证据,B级推荐)。

  2、T3及以上和任何T,淋巴结阳性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如术前没有进行放化疗,术后辅助放疗能提高3年无病生存率及降低局部复发率[49-50],但对于能否减少结直肠肝转移方面研究有限,和辅助化疗的结合方式也需更多临床试验验证。术前接受过放疗或联合放化疗的患者,术后也应接受辅助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相关文章
1、问:大家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延长,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乃至世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大肠癌肝转移也越来越多。首先先介绍一下大肠癌的现状?答: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延长,老龄患者愈来愈多,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乃至世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恶性肿瘤中排名逐渐向前。2007年全球新发病例达120万,近63万人死于结直肠癌,
发布于 2023-02-19 23:16
0评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结直肠癌确诊病例中,20%一25%已发生肝转移,而在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病例中,有20%~25%患者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年内发生肝转移,另有40%一50%最终会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改善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已成为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CLM)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发布于 2022-10-22 09:04
0评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医院都可以开展结直肠癌手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结直肠癌的治疗,特别是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没有达到规范化要求,一些基层医院的外科医生并未掌握结直肠癌的基本治疗原则。2010年,卫生部出台《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版)》[1],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编纂的针对单个疾病的临床指导规范,它对规范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
发布于 2022-10-09 02:13
0评论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经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0%。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目前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多种治疗辅助的综合治疗方式。肝转移灶的切除仍是目前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推荐在适当的时机施行手术治疗;
发布于 2022-11-24 22:11
0评论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为第三位常见癌症,在上海市,结直肠癌在男性市民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女性仅次于乳腺癌,列第二位。据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统计资料,在过去的20年间,上海市区结直肠癌发病人数翻了一番:1986年上海市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546例,2006年新发病例为3290例。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约25%的患者在诊断为结直肠癌时就已经发现肝脏内
发布于 2023-03-11 04:21
0评论
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结直肠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最终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至少在50%以上。在确诊为结直肠原发癌的同时或者六个月内,约有25%~30%的患者发生肝转移。而每年全世界范围内,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一百万例,半数以上最终发生肝转移。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
发布于 2023-01-16 20:28
0评论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北京市为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男性24.2/10万,女性23.5/10万。在诊断结直肠癌同时或6个月内,约25%~30%患者发生肝转移,近50%~75%患者在疾病晚期最终会发生肝转移。肝转移为结直肠患者的终末期表现,很多发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或家属会丧失治疗的信心和希望。的确,未经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往往不超过1年。化疗新药的研制和应用使肝转移癌患者
发布于 2022-12-20 00:55
0评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过去的一些我们曾经认为晚期的、没有治疗希望的疾病也逐步获得了更好的疗效,比如结直肠癌肝肺转移。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外科手术指征同时性发现的肝肺转移灶,与原发灶同时存在。结直肠癌的肝转移的处理已经非常成熟,大家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我们中山医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就出版过我们的肝转移的诊治指南;同期存在的转移灶,只要数目有限,局部切除,都可以和原发灶一起切除,只要患者的身体情况
发布于 2023-01-26 16:57
0评论
大肠癌(结直肠癌)是我国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约10%~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肝转移,20%~25%的患者在术后发生肝转移。以往认为大肠癌肝转移已属于晚期,治疗效果差,患者生存期仅8~12个月,几乎很少有病人存活超过5年。随着各种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肠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切除是大肠癌肝转移治疗的金标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
发布于 2022-12-07 00:19
0评论
肝脏是结直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在新发的结直肠癌病例中,20%~25%存在肝转移,而在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病例中,40%~50%最终会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改善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已成为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会发生肝转移,术后复发的患者中肝转移比例则高达70%,在对死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尸体解剖中发现约70%存在肝转移。一般认为
发布于 2022-10-09 03:0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