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4 09:07

  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可升高妊娠及新生儿预后的相关风险,包括早产、新生儿低体重或高体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戒断反应、异常肌肉运动等。妊娠前建议停用所有抗精神病药物,若不可避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应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妊娠风险。

  一、美国食品约品管理局(FDA)对抗精神病药物与妊娠安全的分级说明:

  A、对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目前尚未发现一个抗精神病药物对妊娠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B、尚无证据表明对人类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包括:氯氮平,丁螺环酮,安非他酮,马普替林,唑吡坦。

  C、不能排除存在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包括: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多塞平,曲唑酮,多奈哌齐,加巴喷丁。

  D、已经有证据表明存在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包括:丙戊酸钠,锂盐,卡马西平,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氯硝西泮,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米帕明,丙咪嗪。

  X、妊娠期禁用。此类药物包括:艾司唑仑,三唑仑。

  另外,舒必利,氨磺必利与妊娠风险不详。

  二、妊娠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1、若确实需要怀孕,孕前即应尽可能考虑给予最适宜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形式。

  2、尽可能使用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3、尽可能发挥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等的作用。

  4、患者应密切关注精神科、心理科和妇产科医师提供的建议,定期到这些科室随访。妊娠过程中应充分监测胎儿发育及母亲的精神状态。

  5、在基线时获取那些可能受到病情及药物影响的生物学指标。

  6、确定精神疾病复发的早期警示标志及复发后的医疗路径。

  7、是否母乳喂养应与精神科医师进行充分讨论,尽量避免抗精神病药物对哺乳的不良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与怀孕安全相关文章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缺损,病程多迁延。精神分裂症具有高复发性,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以防病情复发。但许多人担心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成瘾、担心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降低等情况发生。所以常常自行停药,导致疾病的复发。所以说这种想法是相当错误的。通常
发布于 2022-12-24 01:45
0评论
概述 不建议的。尽量避免两种药物同时服用,虽然都是好药,但是精神药品的副作用都很大,如果一种能解决问题最好还是服用一种为好,不主张联合用药。一般主张低效价与高效价抗精神病药联合,不主张高效价与高效价抗精神病药联合,也不赞成低效价与低效价抗精神病药联合。当低效价与高效价药物联合时,抗精神病疗效相加,不良反应分担,患者容易耐受。 步骤/方法: 1、 何时3种药物联合当2种抗精神病药联合时,第2种
发布于 2023-07-14 23:40
0评论
抗精神病药现在分类: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称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神经递质,如DA、5-HT、NE、ACH等,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从而影响人的精神活动。适应症状:各种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行为障碍。服用方法:剂型有片剂、针剂、长效针剂,临床最常用的是片剂;无论选用哪种药物,我们都要了解此药的治疗范围,也就是有效剂量范
发布于 2022-12-23 23:55
0评论
抗精神病药物虽然不会成瘾,但如果长期应用后骤停或撤药过快也可发生撤药反应。尤其是氯氮平药理机制复杂,抗胆碱能作用较强,出现撤药反应的机率极高,且撤药反应症状繁多而严重。影响撤药反应的因素较多,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服药时间较长者更易出现,突然停药甚于逐渐停药,但与服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撤药反应的临床表现:①躯体症状: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根据出现频率的高低依次为:失眠
发布于 2022-12-23 22:35
0评论
妊娠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风险已成为重要的临床课题。证据显示,抗精神病药可升高妊娠及新生儿预后的相关风险,包括早产、新生儿低体重或高体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戒断反应、异常肌肉运动等。至于暴露于抗精神病药的新生儿的长期神经发育预后,目前尚不清楚,仅有4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其中两项针对的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另两项则为第二代药物。在考虑药物相关风险时,母亲的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等)对
发布于 2023-02-04 11:32
0评论
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一般都会同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并且与患者个人体质有关。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不良反应也不相同,抗精神病药一般作用于脑内受体或递质,常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也是所有抗精神药物的共同不良反应。由于抗精神病药物阻滞了多巴胺受体,同时影响了锥体外系统的递质传递,而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运动不能、意
发布于 2022-12-18 07:30
0评论
前几天咨询时看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老年脑萎缩患者出现兴奋,行为紊乱吵闹不眠,应用安眠药物无效,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因不良反应多次换药。由此想到老年精神障碍的用药问题。老年期首发的精神障碍多是器质性的原因。常见的有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等),啊尔采默氏病,巴金森氏病等。除了躯体症状也常伴有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精神混乱状态(兴奋,吵闹,行为紊乱及睡眠障碍)。除焦虑抑郁外后面陈述的这些精
发布于 2022-10-05 10:50
0评论
背景:先前我们报道SPD患者尾状核体积减小,此次我们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新方法测量尾状核头部的形状。我们认为MRI形状分析对于传统的MRI体积测量进行了补充。方法:使用MRI扫描测量15例右利手男性SPD患者尾状核的形状,这些患者先前未曾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另外测量了14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个体。根据MRI处理工具,我们使用形状指数(shape
发布于 2022-10-05 05:45
0评论
研究要点:与非连续治疗相比,抗精神病药连续治疗更有助于预防复发,患者维持不复发的时间也更长;非连续治疗研究倾向于选择那些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进而制造了较日常临床实践真实转归有所夸大的治疗成功率。尽管目前对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药连续治疗仍被奉为圭皋,然而,连续暴露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等话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针对那些通过抗精神病药治疗已实现病情稳定的患者,连续治疗模式是否真的必需,甚
发布于 2023-02-04 05:07
0评论
概述 日常生活中,有些病症要考虑服用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一般抗抑郁药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肼为代表)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以丙咪嗪为代表)。我们说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也是一种心境障碍!可以用物理疗法来减轻抑郁症状,坚持服用药,配合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当然必须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咨询。 步骤/方法: 1、 随着科技的发达,治疗精神病
发布于 2023-07-14 20:1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