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松弛是我们大众一般的称呼,临床上这类疾病称为盆底功能障碍,又称盆底缺陷,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包括盆底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和下尿路功能障碍(压力尿失禁、急迫尿失禁、混合尿失禁和尿频尿急综合征)。
3大原因引发盆底松弛
总结起来,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妊娠: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子宫会对周围的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产生牵拉而削弱其支撑力量;分娩过程中,特别是产钳或胎吸下困难的阴道分娩,又可能会对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产生过度牵拉而加重损伤。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导致未复旧的子宫有不同程度下移。
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腹水、频繁举重等,都会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也可致腹压增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出现的盆腔支持结构的萎缩,在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对因预防,重于治疗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更重于治疗,从产后就应开始,如:避免产后重体力劳动,加强产后体操锻炼,积极预防和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等。
产后避免重体力劳动。分娩过程中,应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过早、过度用力。分娩后,应充分休息,经常改变卧姿,注意营养,体质虚弱的更要注意调理,要避免过早、过度操持家务及体力劳动。
产后积极进行体操运动,以锻炼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为:做收紧肛门及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5~10秒,间隔5~10 秒重复上述动作,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2~3次,4~6周为1个疗程。这项锻炼不仅适宜在产后进行,而且在其后的一生中都可以经常做。
TIPS:如果自己难以进行以上锻炼,可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法治疗,学会正确地锻炼盆底肌肉。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将探头置入阴道或直肠内,以检测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并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产妇,使产妇根据这些信号训练,学会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治疗一般在产后42天开始。
积极预防和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果存在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肥胖等增加腹压的疾病,应积极治疗、积极减肥,去除这些可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因素。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举重等增加腹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