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08 02:03

  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00多万房颤患者,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者约40万例。我国房颤的流行病学情况尚不是很清楚,估计全国房颤患者在1000万以上。一项国内近3万人的调查研究标明,中国房颤患病率大约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患病率有随年龄显著增加的趋势,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7.5%。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因此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生存率的提高,都为房颤的流行奠定了基础。在未来50年,房颤被认为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本章节概述部分已经提到正常心脏的结构以及正常心脏跳动电脉冲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房颤时不同部分的心房肌“各自为政”,不再接受窦房结产生的电脉冲的主导作用,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异常的电脉冲,这些电脉冲的整体效果体现为极度快速和极度紊乱。快速紊乱的心房电脉冲经过房室结传递到心室,因此导致心跳也往往很不规律并且很快。由于房室结具有天生的保护作用,虽然心房电脉冲发放极度快速,但只有少部分电脉冲能够通过房室结传递到心室,所以心室跳动虽然很快但不是“极度快速”,否则将有可能是致命的。如果房室结发生了病变,传导功能减低,那么只有极少的电脉冲能够通过它传至心室,心室跳动则会很慢。因此,房颤的患者心跳往往是很快且很不规律的,但也有可能是缓慢的甚至非常缓慢的,这依赖于房室结的功能。
  某些患者房颤发生后可以不经治疗自行终止,恢复正常有节律的心跳,从而形成一段时间是房颤心律,一段时间是正常心律的情况;此种情形下的房颤称作“阵发性房颤”。某些患者房颤需要经过治疗才能转变为正常节律的心跳,此类房颤称作“持续性”房颤。还有部分患者总是处于房颤状态,即使经过相应治疗后仍然无效,此类房颤称作“永久性房颤”。
  心房肌“各自为政”,电脉冲极度快速,因此心房不能如正常窦房结发放脉冲控制心跳那样规律收缩。丧失了收缩功能的心房,血液在里面容易发生淤滞出现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会堵塞小血管(栓塞)。最常见的栓塞部位是脑部(脑卒中)。由于房颤时心跳多数情况下很快且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长期以往患者可能出现心房增大及心力衰竭的表现。房颤前本身已经有心力衰竭者,房颤可能会恶化心力衰竭。房颤的诊断相对容易,经验丰富的医生仅通过心脏听诊有时即可以明确诊断房颤。对于持续性房颤或者永久性房颤,常规心电图可以确定诊断。对于阵发性房颤,如果不是在发作时及时就医或行心电图检查,诊断相对困难;为了增加诊断的可能性,可以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Holter),但如果在做检查的24小时之内没有发作房颤,也无法明确诊断。
  房颤病人的治疗总体包括三方面内容,包括控制心跳的次数,减少过快心率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抗血栓(抗凝)治疗,减少房颤导致血栓栓塞的风险;转复,使房颤转变为正常的窦性心律。在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广泛开展之前,有研究表明,转复房颤使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和不转复房颤只是控制心跳次数及抗凝治疗来减轻房颤的后果这两种治疗策略对病人最终的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的部分原因是为维持窦性心律而长期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抵消了维持窦性心律本身给病人带来的好处。如果通过消融的方法维持房颤病人的窦性心律,将可能避免使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负面影响。目前认为,在自身条件和医疗条件(通过消融方法维持窦性心律)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维持房颤病人的窦性心律。
  房颤的现代消融治疗方法是基于对房颤发作机理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报道见于1998年,它是近年来房颤治疗领域中的重大进展。绝大多数患者房颤的发生与肺静脉有关。肺静脉收集双肺的血液回流到左心房,继续全身的血液循环。人的肺静脉共有4条,开口于左心房的后壁。肺静脉可能会产生次数非常快的杂乱无章的电脉冲,一旦这些电脉冲传导至心房,则在心房部位发生房颤。就像汽车的点火器能够启动发动机一样,病理情况下肺静脉能够发放电脉冲启动(触发)心房发生房颤。少部分房颤病人其它与心脏相连的大静脉,如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也可以起到点火器的作用。
  房颤的消融治疗就是破坏损伤肺静脉与心房连接部位的组织,使肺静脉的异常电脉冲不再能够传导到心房而启动房颤。这里的“破坏损伤”并不会影响肺静脉的作为正常血液通道的功能,仅仅是阻断了电传导。最初房颤的消融策略是在4条肺静脉中,找到“始作俑者”进行消融隔离,甚至在某一条肺静脉中进一步寻找“敌人”(发放电脉冲的异常兴奋灶)的位置进行消融。上述方法称为“单一肺静脉消融”和“肺静脉局灶消融”。该方法治疗房颤复发率仍然很高,后来的研究发现多个病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肺静脉中,一条肺静脉也可能存在多个病灶,而这些不同的病灶发挥功能,即发放异常电脉冲启动房颤的时间也可能不尽相同。因此现在房颤的消融治疗更为普遍的方法是“环肺静脉消融治疗”,也就是不再以寻找肺静脉内的电位(电脉冲)为手段,而是直接以解剖结构为指导,将所有的肺静脉消融隔离。通常的做法是,左侧两条肺静脉和右侧两条肺静脉各为一组,在两条肺静脉周围消融形成环状消融线。这样左右共有两条环状消融线。对于阵发性房颤,消融形成两条环状消融线即可,而对于持续性房颤,为了降低相对较高的复发率,还需要在心房后壁等部位进行消融。
  由于肺静脉和心房局部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涉及的部位广泛,因此往往需要利用三维标测系统建立左心房和肺静脉的立体解剖模型来指导治疗。建立立体解剖模型有利于消融的部位更加精确,同时也可以减少术中必须使用的放射线(X线)的剂量,保护患者和手术医生、护士。利用三维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术中所用消融导管一般为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一个点接着一个点地消融,最后以点形成线。这种“点接着点”的消融方式耗时往往较长,针对这一点技术人员发明了冷球囊消融导管和专门用于肺静脉的“肺静脉消融导管”(环状消融导管)等。这些新型导管都属于线性消融导管,可以减少手术时间,理论上也可以更有效的消融隔离肺静脉并减少某些并发症,但这些新型导管目前多数还仅仅用于肺静脉的消融,不能消融左心房后壁,因此多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消融治疗。
  为了减少消融手术前后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消融前及消融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抗凝治疗。房颤治疗的成功率目前各地报道不一,差别很大。这与各个心脏中心使用的消融技术及技术熟练程度、术后研究随访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的定义有关。一般认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房颤消融中心治疗成功率60%~70%,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更高一些,可能能够达到70%~80%。对于术后房颤复发的病人,可以考虑二次消融治疗。二次消融治疗以后,总的房颤消融成功率会有所提高,可能能够达到70%以上,阵发性房颤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的成功率。房颤消融病人可以进行重复消融的次数,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手术医生对术后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性的预期、患者的自身条件等,国内患者可能还涉及到经济因素。国外有房颤消融前后次数达到4~5次的报道。成功的房颤消融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而且能够逆转已经增大的左心房,很多研究都显示房颤消融治疗以后左心房内径可以缩短10%~20%;另外在一项心力衰竭病人房颤消融术后的观察研究显示,70%的病人一年以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对房颤消融治疗的适用人群没有明确的结论,专业的建议也在发展更新中。总体而言,随着该项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房颤消融治疗的适应征在不断扩大。对于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可以作为首选方法;以下情形也可以优先考虑消融治疗:相对年轻的房颤患者,为了避免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症状明显的持续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持续性房颤;心脏结构改变不明显的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小于55毫米)。房颤的消融治疗虽然效果明确,但其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存在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发生率1.2%~6%),肺静脉狭窄(发生率小于10%,需要处理的肺静脉狭窄发生率约为0.6%),心房食道瘘(极其罕见,发生率小于0.25%),膈神经损伤(0~0.48%),血栓栓塞(0~7%)等。在一些大的医院,有经验的房颤消融治疗医生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房颤与消融治疗相关文章
一、房颤的发病机制      半个多世纪以来,基础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心脏电生理专家对房颤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房颤的治疗进步。但目前有关房颤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不详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半个多世纪前,有学者提出了房颤的可能发生机制为多波折返(MultipleWaveReentry),这一学说认为房颤由多个独立传播的折返子波共同激动引发和维持,多个小折返环
发布于 2023-03-17 04:46
0评论
胸科医院心内科刘旭教授率领的团队根据这些年在临床治疗?房颤的经验中整理了一些导管消融回顾:中国房颤导管消融在临床上应用已有15余年了,真是一眨眼的功夫,时间过的真快。这15余年的过程中有10万例左右的房颤患者受益于导管消融治疗。15年的中国房颤导管消融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之前主要是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第二个阶段:2007年以后仅有少数中心开始对持续性房颤进行消融治疗,
发布于 2023-02-06 09:27
0评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类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疾病。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按时间划分,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房颤又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如果房颤发生后可以自行终止,就称为阵发性房颤。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经治疗后终止,就称为持续性房颤,一般房
发布于 2023-01-26 13:17
0评论
得了房颤不要害怕,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恢复正常,房颤导管消融是根治房颤的唯一办法,这已经是经循证学依据所证实的。可能有些患者对消融过程有些担心,一怕危险,二怕痛苦。其实这些担心是正常的,但也是多余的。房颤消融在我中心已完成了1.5万例,技术和方法已经很成熟。对一个阵发性房颤而言,手术过程仅需不到1个小时,包括手术准备时间;对一个持续性房颤患者,手术时间也只需要1.5小时。风险极小;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在
发布于 2023-02-06 09:32
0评论
房颤是目前心律失常诊治中的一个常见病和疑难病,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能有效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并能防止部分患者因房颤快心室率所致的心律失常心肌病,改善心功能。射频消融是目前有效治疗房颤的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总体有效率达到70-80%,部分患者能达到根治的效果。对于慢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有效率报道不一,如何提高慢性房颤的消融疗效,目前仍有待突破。根据2012年HRS/EHRA/ECAS导管
发布于 2023-01-08 01:16
0评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可彻底根治房颤,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一些患者会出现胸部不适等症状,手术后2-3天后可逐渐恢复。除了这种情况以外,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的疼痛,需要辨明原因,合理干预。那么,房颤射频消融后为何出现疼痛呢? 房颤射频消融后疼痛,如果经检查排除了穿刺局部的血栓、动脉瘤、动静脉瘘和血肿等常见术后并发症,考虑可能有术中局部神经损伤。最好就诊相关医生,尤其是房
发布于 2024-02-27 05:10
0评论
 老年人体质较弱,合并慢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房颤导管消融风险较高,其实这是对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方式不了解造成的。所谓导管消融其实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操作。只需在局麻下,穿刺静脉,提供血管入径即可,只留有针眼大小的皮肤切口。导管送入心脏对引起房颤的病灶进行消融,手术需要2小时左右,手术后穿刺部位仅需要沙袋压迫6小时即可,老年人能很好的耐受。房颤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发生在60岁
发布于 2023-01-08 03:11
0评论
为什么说持续性房颤首次导管消融成功率比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低?房颤患者都很关心得了房颤怎么办?前面我们已多次探讨了这个问题,要想根治房颤导管消融是唯一的办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房颤都能取得理想的消融效果。比如:阵发性房颤的首次消融效果就比持续性房颤的效果要高,这是因为持续性房颤的发病机制更复杂,也就是讲,当阵发性房颤转变为持续性房颤时,其参与房颤的心房病灶更多、更广,复杂。所以,阵发性房颤
发布于 2023-02-06 09:47
0评论
在过去,认为房颤治不好,吃药维持,希望它尽量延缓,不要变得更重。但是以往的药物治疗根治不了房颤,而且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怎么治疗的?手术方式就像输液一样,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内,经导管将射频电流导人心脏组织,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产生局部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阻断异常传导束,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即为导管射频消融术。经心导管向心
发布于 2023-01-08 02:21
0评论
一、特殊状态 健康人在大量饮酒、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或过于疲劳时可以出现房颤。在各项关于饮食与房颤关系的研究中,酒精对房颤的促发作用是比较明确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但过量饮酒不仅会使房颤易发,还可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胃黏膜损伤、Wernicke脑病等,对健康危害极大。过度疲劳也可能促发房颤,我身边的同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但这种房颤往往是一过性的。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同样也有助
发布于 2023-01-22 16:5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