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01 03:46

  第13届国际食管疾病大会于10月15~1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作为食管疾病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大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逾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学者参加,收录了700多篇会议摘要。会议内容涵盖食管良性疾病和食管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科研各个方面,其中,食管良性疾病领域包括:巴雷特食管、食管运动功能障碍、食管黏膜敏感性及超敏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食管裂孔疝、医源性食管疾病、小儿食管疾病、食管外科新技术、食管功能监测等。食管癌研究及讨论在大会上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来自东西方不同国家的学者报告了食管癌领域中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并通过热烈讨论对部分问题达成了共识。
  本次会议上进行了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换届改选,比利时鲁汶(Leuven)大学胃肠内科专家简?塔克(Jan Tack)教授顺利完成了ISDE主席任期,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胸外科彼得斯?杰弗里(Peters Jeffrey)教授出任新一届ISDE主席,第14届国际食管疾病大会将于2014年9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学者的积极争取下,ISDE有意愿于2016年在中国举行第15届国际食管疾病大会,信心不足之处在于中国在食管疾病,尤其是食管癌领域虽有众多的研究人员和资源投入,但对此国际交流盛会缺少关注与参与(本届大会中国学者包括港台地区共有5人参会发言,而日本有超过100名代表)。大会希望能与更多的中国学者,不仅是食管外科专家,还有胃肠内科、肿瘤内科、放射学科、内镜学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充分交流。作为食管癌发病率较高国家,我们有庞大的科研资源与从业人员,确实应付出足够努力,以出色的临床、科研成果及更积极的态度来迎接这一次盛会,改变在食管疾病国际会议上亚洲国家日本一家独大的现象。
  食管癌TNM分期的应用与改进
  第7版食管癌国际TNM分期已于2010年开始实施,目前全球已有多篇文献报告了新版TNM分期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在此次大会上,食管癌国际TNM分期项目负责人、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赖斯(Rice)教授分析了下一版(第8版)TNM分期可能出现的改进。他认为,当前食管癌TNM分期的最大缺陷在于所有资料仅来源于食管切除病例,而制定术前临床分期(cStage)、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分期、非手术患者放化疗后临床分期(ycStage),以及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分期(ypStage)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改进依赖于收集到更多的病例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其次,第7版TNM分期引入肿瘤病理类型(腺/鳞癌)、分化程度等“非解剖”指标,这也是TNM分期改进的趋势,将会纳入更多可影响预后的“非解剖”指标。
  未来食管癌分期将针对个体分析,形成判断模型和预后模型,前者基于肿瘤临床分期和其他个体指标,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后者基于病理分期与患者指标,实现对个体预后的精确预测。
  食管癌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
  食管癌内镜下切除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判断早期食管癌侵犯深度,对是否选择内镜下切除至关重要(图)。
  日本东京大学武土(Muto)等认为ESD联合放化疗治疗Ⅰ期食管癌的前景值得关注。
  日本佐久(Saku)中心医院高桥(Takahashi)报告了早期食管鳞癌ESD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结果,R0切除率可达95%,最常见并发症是纵隔气肿(3%),无食管穿孔及大出血情况;若切除范围超过食管3/4环周,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极高。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范德?斯勒伊斯(Van der Sluis)介绍了108例机器人辅助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经验,平均手术时间为399 分钟(360~550分钟),平均失血量为590 ml;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5.5%,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术后院内死亡率为4.5%,研究提示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安全、有效。香港中文大学赵伟仁(Philip W. Y. Chiu)也报告了相似结果。
  食管癌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
  食管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始终让人沮丧,尽管已有一系列外科技术和肿瘤诊治方案得以进步,但目前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难以超过35%。笔者认为,在以外科手术为主导的前提下,食管癌治疗最终要走多学科联合治疗道路。
  荷兰一项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差异,新辅助治疗组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92%对69%),两组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47%对34%);研究者同时认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切除是治疗可切除中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琉球大学学者今城(Kinjo)建议,对新辅助放化疗有反应的患者,仍要在术中积极清扫淋巴结。数据显示,在对新辅助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仍有淋巴结微转移现象;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对新辅助治疗的反应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食管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前面提到,未来食管癌TNM分期可能会加入更多“非解剖”指标,基于分子生物学的一些生物标记物也可能被纳入到新的TNM分期系统中。
  荷兰学者普林斯(Prins)等报告,14.2%的食管腺癌患者存在基因Her2/neu过度表达,同时19.1%的患者存在Her2/neu基因扩增。他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进行Her2/neu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因为这一部分患者可以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郑州大学王立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中国人群中的食管癌易感基因C20orf54和PLCE1,这一结果发表在2010年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纪爱芳副教授关于C20orf54进一步研究进展的大会发言,显示遗传易感性对食管癌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20orf54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鳞癌风险相关。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学者检测巴雷特食管、食管腺癌、食管鳞癌和对照正常人群食管/食管癌组织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表达后发现,这一抗原在食管癌中表达最高,巴雷特食管其次,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经胃镜活检监测食管反流病患者的SCCA表达水平,有助于筛选出“高危”病例并加强监测。
  东西方食管癌研究对比
  此次大会专门设立一场关于“食管鳞癌诊治:东西方对比”的主题讨论,邀请德国、中国香港、日本专家进行报告。德国学者介绍了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两个食管癌治疗指南,即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欧洲内科肿瘤学会年会(ESMO)指南。最新版NCCN指南建议,手术仍是早期(Ⅰ~Ⅱ期)非颈部食管癌患者的首选;颈部食管癌的首选治疗则是根治性的放化疗方案(放疗剂量:50.4 Gy);对局部晚期的食管癌患者应考虑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剂量:45~50.4 Gy)。ESMO方案与NCCN方案大部分相似。
  日本学者介绍了食管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情况。食管的淋巴转运分布从颈部到上腹部,范围广泛,这决定了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复杂性、多样性。经术前放射性显像技术形成的淋巴系统成像,进行前哨淋巴定位,有助于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食管癌诊治新进展是什么?相关文章
概述 食管癌晚期的话是比较不好治疗的,而且中晚期的病人的预后还是不糟糕的。早期食管癌病人的症状一般是不明显的,然而病人在吞咽一些比较粗的食物和比较坚硬的食物的时候会不舒服的,会有卡卡的症状的了。而且病人还有比较可怕的胸骨后会出现针刺样的症状,而且还有烧灼样的不舒服的症状。而且食管里面经常感觉到有摩擦样疼痛。而且还有明显的有异物感。 步骤/方法: 1、 中段食管癌[进展期]的时候是比较痛苦的,
发布于 2023-03-27 07:35
0评论
AJCC/UICC2009年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中,重新制定了食管癌新分段标准。以肿瘤上缘所在的食管位置决定,以上切牙到肿瘤上缘的距离来表示具体位置:(1)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前邻气管、两侧与颈血管鞘毗邻,后面是颈椎,内镜检查距门齿15厘米至<20厘米。(2)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其前方由气管、主动脉弓及分支和大静脉包绕,后面为
发布于 2023-01-15 21:56
0评论
食管癌起病隐匿,部分患者有食管内异物感,或自食物通过时缓慢或有梗噎感。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进展期食管癌则常因咽下困难就诊,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发展,甚至完全不能进食。常伴有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病变晚期因长期摄食不足可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消瘦、恶病质,并可出现癌转移、压迫等并发症。如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肝转移引起的黄疸等症状。食管癌的症状就
发布于 2023-02-20 11:31
0评论
胰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过去二十年间,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手术技巧都有长足进步。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即使经过完整的手术切除,胰腺癌病人预后的改善仍然进展甚微。我们团队通过分析十余年来资料完整的1312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病人,发现十年来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使用并未显著提高病人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依靠单一根治性手术似乎根本无法
发布于 2023-02-02 08:27
0评论
由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III期E3805研究结果显示,标准雄激素消融治疗(如,睾酮抑制)加多西他赛可使新诊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超过1年时间。ASCO年会报道称,主要在广泛性转移疾病患者人群中观察到上述生存获益。ASCO前会长CliffordA.Hudis博士这样评价说:一款旧药达到了“空前的”和“革命性”的治疗效果。新的护理标准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心的医
发布于 2022-12-25 20:35
0评论
一、食管癌及贲门癌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贲门癌是位于食管与胃连接处的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贲门癌都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二、主要症状早期食管癌表现为进食时胸骨后刺痛感、烧灼感、异物感或梗噎感,症状时隐时现,持续数月至2~3年,进展期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贲门癌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烧灼感,上消化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法目前对于
发布于 2023-03-02 00:06
0评论
概述 食管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他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淋巴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较晚。食管癌的病因如今尚不完全清楚,正常人的饮食中缺乏动物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A或者是维生素B,与食管癌变有关。长期的进食过快,饮用烈酒,吸烟,吃粗食可造成食管的慢性刺激和损伤,也与口腔不洁,食管的慢性炎症等慢性刺激,与食管癌的发生也有关系。 步骤/方法: 1、 早期
发布于 2023-10-04 13:33
0评论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食管癌大部分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也有为癌肉瘤和黑色素瘤。食管癌发生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如患者至进食困难时就诊,病情一般较晚,即使手术完全切除食管癌,很多患者远期存活率也较低。所以,食管癌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些早期发现的食管癌可完全治愈。但是,食管癌起病隐匿,如何能做到早期发现食管癌呢?
发布于 2023-03-01 05:21
0评论
癌症是一种细胞疾病,细胞则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通过接受已编码的指令来产生新的细胞并控制细胞的状态。这些指令就被称为基因。基因发生变化,正常的食管细胞就变为癌细胞,这就是就所谓的基因突变。但这远不能完全解释基因突变和癌细胞是如何以及为何发生的。还有待进一步探查。食管癌最常发生于鳞状细胞和腺细胞。食管壁上皮层富含鳞状细胞。这些细胞突变导致的癌症称为鳞状细胞癌。发生于腺细胞的癌症就是所谓的腺癌。
发布于 2023-02-06 03:37
0评论
概述食管癌是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上,以60~6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食管癌发病率有明显地区性差异,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尤其集中在华北太行山地区、湖北和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苏北地区、秦岭地区、福建和广东交界处以及四川北部等。病因食管癌的病因目前了解得还不够确切,以下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有高度致癌性,食管癌
发布于 2023-01-26 17:5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