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08 05:21

  1、吸烟:研究证实吸烟者的危险性与其吸烟程度成正比。

  2、饮食结构:高蛋白饮食如肉类、高热卡饮食如高碳水化合物都是与胰腺癌发病有关因素。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的发展有关。饮食结构中高纤维、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较少。

  3、环境因素: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如β-萘胺和苯。

  4、遗传因素:近亲中有恶性胰腺肿瘤者的患病危险性较高。

  5、糖尿病:糖尿病人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其他人高4倍,但也有许多研究不支持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发现在胰腺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提醒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

  6、慢性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炎发作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我国近十年的发病率也显着上升。美国2001年有胰腺癌新发病例29200例,约有28900人因胰腺癌而死亡,其发病率已超出胃癌。上海市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上海市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肿瘤顺位第10位上升至第8位和第6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了50%左右。胰腺癌不易早期诊断,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既往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同时其恶性程度高,肝脏、淋巴结转移率高,对放化疗又不敏感,术后5年生存率不到5%,治疗效果明显差于胃癌、结肠癌,成为普外科尚未攻克的最后堡垒。故被称为“癌中之王”和“二十一世纪的癌”。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邵成浩

  胰腺癌早期无特征性的症状。首现的症状,如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也很容易和消化道常见疾病如胃肠、肝胆疾病相混淆,不易引起患者和临床医师的重视,往往忽视针对胰腺肿瘤的相关检查是延误诊断的重要原因。等到出现黄疸、严重腰背部疼痛、消瘦、乏力等中晚期临床表现时常常难获得长期生存。

  因此,要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首先要加强对胰腺癌的警惕性。以下情况被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1、40岁以上有上腹部疼痛、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者,胃镜、B超也没有发现有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如胃病、胆囊炎等,应警惕有无胰腺疾病的可能;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胰腺癌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有胰腺癌病史,也应提高警惕;

  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症等糖尿病易发因素,发病后很快出现胰岛素抵抗者(血糖高,采用胰岛素也不易控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不明原因的急性胰腺炎发作。表现为突发上腹痛,到医院就诊发现血尿淀粉酶增高,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如果没有胆道疾病、饮酒、高脂血症等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应作针对胰腺癌的全面检查。我们临床中发现,约15%的胰腺癌病人首发症状是急性胰腺炎发作。

  有胰腺外科中心的大型医院是胰腺癌患者诊治的首选。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专科医师,对胰腺癌诊断的正确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非专科医师。长海医院普三科(胰脾肝胆)外科于1989年成立胰腺外科专业组,20年中,现在年均开展各类胰腺手术500余例,在胰腺癌的外外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能力为可疑胰腺癌患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诊治。

  现代影像学的进步足可以发现直径在1cm~2cm以下的小胰癌,但前提是怀疑到胰腺癌的可能以针对检查。B超简便、经济,无创伤,可重复检查,是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病人进行筛查的首选手段。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90%左右,是目前诊断胰腺癌的常用方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内镜超声(EUS)也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可发现CT、EUS所不能发现的淋巴结和小的肝转移灶,并与慢性胰腺炎相鉴别。

  CA19-9是胰腺癌相关的肿瘤学指标,约75%以上的胰腺癌血CA19-9升高。CA19-9正常值为小于37U/L。可疑胰腺癌患者均应检查血CA19-9。值得注意的是:

  1、CA19-9不升高不代表没有胰腺癌,因为25%左右的胰腺癌患者CA19-9不高;

  2、CA19-9升高也未必一定是胰腺癌,胆道疾病、胃肠疾病也可以出现CA19-9升高。CA19-9的诊断价值应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综合考虑。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相关文章
胰腺癌的治病因素很复杂,有内源性的(遗传因素)和外源性(环境、饮食等因素)。2010年发表在世界顶尖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文献指出:从正常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是逐步演变成癌的。从基因突变到形成一个真正的肿瘤细胞要9年,从一个肿瘤细胞发展成为具有转移能力的细胞团肿块需要8年,而从发现肿瘤到肿瘤引起的死亡少则近2年。因此,应尽可能的避免引起细胞恶变的不良因素,预防胰腺癌的发生。吸烟:是目前唯一被
发布于 2023-02-02 11:12
0评论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苹果总裁乔布斯的去世更引起了人们对胰腺癌的重视,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胰腺癌呢?首先,研究表明直接吸烟与胰腺癌发病率升高明确相关。已戒烟的人通常比仍在吸烟的人患病率低,而且,吸烟者在戒烟10-15年后患病率会降到终生不吸烟者患病率的水平。吸烟导致胰腺癌的致癌作用虽然已被证实,但导致胰腺癌的特殊的致癌物质还没有完全确定,亚硝基复合物已被假定为与之有关的物质。根据众多研究,国际癌
发布于 2022-10-05 01:00
0评论
胰腺癌现在是治疗效果很不好的恶性肿瘤,早期胰腺癌治疗效果尚好,而中晚期病人经常一年不到就死亡,死因的原因当然也都是胰腺癌导致的,今天我们来说说胰腺癌发病原因有哪些。 胰腺癌发病原因:恐惧致死 当胰腺癌病人被确诊,绝大多数病人表示难以接受,感觉到离死不远,还有些病人甚至放弃积极治疗。这种的消极心态甚至很多医生都有。 胰腺癌发病原因:多器官衰竭 很多中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给人第一眼就是觉得很消瘦,癌症细
发布于 2024-04-27 10:18
0评论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已跃居所有肿瘤的前五位。据报道,美国年发病达42470例,年死亡35240例,居死亡相关病因第五位。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半数病人死于诊断后5个月内,手术切除后除少数专业性医院和专业医生外,多数报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间,总体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取代肝癌成
发布于 2023-02-02 11:17
0评论
胰腺癌的发病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美英近30年患病率增加了3倍,是一种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每年全球约22万人死于该病,现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医学界被称为“癌症之王”。胰腺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早期表现是上腹部不舒服,之后发展非常迅速,绝大多数一经确诊已属晚期――往往从诊断到死亡仅为3至6个月时间。”不仅在美国,近年来,胰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
发布于 2023-03-08 05:56
0评论
突发糖尿病可作为早期胰腺癌的预警 近年来,因为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大幅升高,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已成为胰腺癌高发区,发病率从以往的4-5/10万上升至11-12/10万,与西方国家持平。胰腺癌的危险之处在于恶性度高、治疗效果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专科主任陈汝福介绍,胰腺位于中上腹,毗邻肝脏、胆囊、胃十二指肠和脾脏等器官,早期临床症状易
发布于 2023-01-07 00:43
0评论
胰腺癌也称为是癌症之王。胰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目前胰腺癌发病原因仍不清楚,其危险因素涉及吸烟、糖尿病、胆结石、饮酒、进食高脂肪饮食以及慢性胰腺炎等多方面。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症状与胰腺癌肿块的部位及侵犯范围有关。发生于胰头者,病人主要出现黄疸,多数情况下不伴腹痛;发生于胰体、尾者,常因放射至腰背部的腹痛和腹部肿块而就诊。其他胰腺癌的晚期症状还包括消瘦、纳差、恶心、呕
发布于 2022-10-02 15:30
0评论
概述 胰腺癌是一种高发的疾病,这种癌症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命安全。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压力。患有胰腺癌以后一定要尽早的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引起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护理胰腺炎患者呢?护理的措施有哪些? 步骤/方法: 1、 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对于治疗胰腺癌的疾病有很好的帮助。是恢复治疗的关键。因为癌症的治疗最在意的就是精神的因素,如果患者保持一
发布于 2023-07-16 20:45
0评论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我国近十年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美国2001年有胰腺癌新发病例29200例,约有28900人因胰腺癌而死亡,其发病率已超出胃癌。上海市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上海市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肿瘤顺位第10位上升至第8位和第6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了50%左右。胰腺癌不易早期诊断,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既往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同时其恶性程度高,
发布于 2023-02-19 18:51
0评论
概述 现在的女性朋友们的疾病越来越多,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和男性不一般,一生要经历怀孕和生育,所以这些也是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所以子宫癌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子宫癌的发展一般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其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所以女性朋友还是要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细节,要学习一下些预防子宫癌的知识。那么,请问子宫癌中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步骤/方法: 1、 肥胖是一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脂肪太多将
发布于 2023-12-09 13:5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