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7 07:26

  房颤的诊断、判断

  心房颤动,也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发作时,心电图上面可以看到规律整齐的窦性心律消失,代之以快速而紊乱的心房电活动(也就是心房颤动波),同时因为不同传导比例而使得代表心室的QRS波快慢不等,出现心室率的不整齐。临床上房颤的诊断依靠发作时候的心电图就能够诊断明确。

  而如果有些患者发颤发作持续比较短的话,可以依靠自我测量脉搏与心跳来大致判断,其表现为脉搏快慢不等,并且脉搏数少于心跳数。当然,也可以通过24小时心电图或者更长时间的心电遥测来判断到底有无房颤,其诊断标准同普通心电图。一般房颤的诊断需要快速紊乱的房性心律失常持续超过30秒以上才能够诊断。

  房颤的症状表现

  房颤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主要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病、心功能情况、心室率快慢及发作形式、个体敏感性等。

  心室率(也就是最终的心跳)不快时可无症状,尤其在慢性或者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可没有明显的症状。反之,如果心室率增快了,就有可能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合并有大汗、小便增多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由于心脏分泌了一种激素增多)。

  心跳特别快的患者可以出现血压下降、心功能不全等,而表现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心源性休克等。

  此外,部分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房颤终止自动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过程中,会出现心跳减慢甚至心脏暂时停跳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2-3秒钟没有心跳出现,部分敏感患者会发生眼前发黑,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致晕倒在地。当然,也有部分患者特别能够耐受这种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时候在出现长达20秒没有心跳的情况下也仅仅表现为头晕不适,而不出现晕厥。

  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是慢性或者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然而房颤的危害依然存在,这样的患者很多是在体检时甚至是出现脑中风时偶然发现的。

  房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房颤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血栓形成与栓塞。由于房颤时心脏跳动非常紊乱,血液的正常流动会受到影响,最终在心脏内(尤其是左心房内的左心耳)形成小的血块(即血栓),一旦这种血栓脱落就会阻塞血管,阻塞到什么血管就造成相应脏器的损害;比如堵塞了脑血管后就发生了脑栓塞(也就是俗话说的脑中风),阻塞了肢体动脉造成肢体坏死(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阻塞了肾血管造成肾脏坏死等。

  2、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房颤发作时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学改变,造成心脏出现相应的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如果不能及时终止的话,将会导致心脏犹如“吹气球”般逐步扩大,最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而心脏扩大、心衰等将再次导致房颤的进一步持续,两者互相作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3、死亡率增加。许多研究表明:房颤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在没有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房颤可使死亡率增加1倍。合并心衰时,房颤者比没有房颤者死亡率男性增加2.2倍,女性增加1.8倍。

  4、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一般房颤患者(尤其是阵发性的快速心室率的患者)会有心悸、头晕、气短等,因而感觉不舒服,生活、工作质量均会受影响。特别是心功能比较差的,日常生活不能胜任。部分房颤患者症状严重,如乏力、呼吸困难、晕厥等,有潜在心功能不全者则可引起急性肺水肿。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低于没有房颤的健康人。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多种因素,包括发病原因、诱因、发病频率、症状、经济条件等。

  对于那些可以根治的病因或者诱因,首先肯定是需要纠正那些病因或诱因。可以纠正或者根治的病因或诱因包括:甲亢、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急性心梗、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室上速、室速患者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会出现房颤。而将这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心律失常通过射频消融根治之后,这些患者就再没有房颤的发生。

房颤那些事儿相关文章
一、特殊状态 健康人在大量饮酒、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或过于疲劳时可以出现房颤。在各项关于饮食与房颤关系的研究中,酒精对房颤的促发作用是比较明确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但过量饮酒不仅会使房颤易发,还可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胃黏膜损伤、Wernicke脑病等,对健康危害极大。过度疲劳也可能促发房颤,我身边的同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但这种房颤往往是一过性的。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同样也有助
发布于 2023-01-22 16:55
0评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的电产生和传递异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快而且不规整,可高达300-600次/分,由于房室结的滤过性保护作用使这些激动部分达到心室,引起快且绝对不整齐的心率(心跳)心室率可高达100-160次/分。发生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慢性肺部疾病、甲亢、心脏外科手术等。房颤的三大主要危害:脑梗塞(中风
发布于 2023-01-13 07:06
0评论
(1)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发布于 2024-02-01 13:00
0评论
      8月27日,我院心脏中心内、外科通力合作,采用目前房颤治疗领域最高水平的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成功治疗一例多次导管消融术后仍反复发作的房颤患者,标志着我院心脏中心在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治方面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来自重庆的喻女士今年59岁,已经被反复出现的“胸闷、心慌”折磨了15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头晕、眼前发黑”症状。10年前喻女士至重庆当地医院就诊后,得知自己得了房颤。医生告诉她:
发布于 2023-01-30 01:12
0评论
为什么房颤患者最怕血栓?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房颤发病率为0.5%-1.3%,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80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达10%以上。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脏内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脑中风、脏器栓塞及外周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其中,脑中风为房颤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房颤患者随访研究显示,5年中风的发生率高达20%。中风后一年死亡率达30%。且房颤导致脑中
发布于 2023-01-25 18:02
0评论
1、心悸、房颤发生时常会伴有不规则的快速心跳,患者多有明显心慌、气急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房颤患者极易发生脑中风,不仅发生比例增加5倍以上,而且中风后遗症的疗难度更大。此外,房颤患者的痴呆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明显增高。3、脑梗塞,由于房颤持久使心房内有血液淤滞,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的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最为常见。所以,房颤患者患脑梗塞大约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
发布于 2022-10-21 21:54
0评论
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00多万房颤患者,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者约40万例。我国房颤的流行病学情况尚不是很清楚,估计全国房颤患者在1000万以上。一项国内近3万人的调查研究标明,中国房颤患病率大约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患病率有随年龄显著增加的趋势,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7.5%。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发布于 2022-10-08 02:03
0评论
1.房颤时胸闷、心悸等症状可引起焦虑心理。 2.患者对于房颤认识的缺乏,可能把房颤等同于心脏猝死,从而引起恐慌。 3.对房颤并发症(栓塞,心衰等)的忧虑。 4.房颤可以导致自主神经重构,自主神经对情绪有调节作用。 5.动物模型房颤犬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高,心房肌中迷走神经失支配。 6.房颤患者和动物模型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心房肌中交感神经增多。 焦虑情绪对房颤的影响: 1.焦虑和抑郁可通过影响自
发布于 2023-01-30 15:15
0评论
本报讯对于伍先生来说,新华医院是个梦想成真的地方。2004年的春天,52岁的伍先生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了“三管齐下”消融治疗房颤,从此房颤得到彻底根治。十二年来,房颤再也未曾发作,心跳完全恢复正常。更加神奇的是扩大的心脏也已经缩小,恢复正常。已经退休的伍先生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他充满喜悦之情,将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众多房颤患者进行了分享,大家听后都深受鼓舞。能够恢复健康人生,曾经是个梦想。如今,这变成了
发布于 2023-02-28 12:01
0评论
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孤立性房颤和高血压或左室肥厚的非冠心病房颤,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无效,则选索他洛尔,后选胺碘酮。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房颤,不用IC类药物。如病人年轻、心功能好,可选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用胺碘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
发布于 2023-02-06 09:5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