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分别介绍过经筋病的燔针劫刺以痛为输和十二经筋痛输的常见区间范围。由于经筋中的某些大结处于针刺,尤其是粗针针刺的慎用区段,如阴器、缺盆等,所以,我们在前文中就很少提及。
《内经》对于经筋病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的理解,为经筋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灵枢-刺节真邪》说:“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明确提出了“横络”和“解结”的概念,“横络”,即是痹证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诱发疼痛的重要病因;多为发生在肌腱末端及其附近的组织异常或功能改变,如肌肉筋膜、腱鞘、滑囊、韧带痛性结节或条索状包块,以及经筋上存在的异常感觉的部位,解结,即采用适宜的方法,解除产生疼痛的相应横络,促使大经通畅。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经筋病的针灸治法和针具的选择。
前文经筋病的燔针劫刺以痛为输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内经》时代治疗经筋病重点叙述的是燔针劫刺,即以火攻为主的疗法,包括火针的快速针刺与耗时的温针灸,请注意,火针的应用同样要考虑到八纲辨证,即如《灵枢-经筋》所言:“刺者,刺寒急也,热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除了《灵枢-经筋》之外,《内经》中还有如下的记述。《灵枢-官针》九刺、十二刺,五刺中分别提到:“n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短刺者,治骨痹,稍摇而深之,至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我们注意到,刺燔针则取痹;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治骨痹,稍摇而深之,至针骨所,以上下摩骨;直刺左右,尽筋上等刺法都类似于目前小针刀的松解、剥离、铲除等手术动作。显然,这些做法是毫针较难完成的,我们再看看《内经》治疗经筋病所重点涉及到的针具。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九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当前,九针中的毫针被广泛的应用,而粗大的火针、长针、大针、圆利针却少人问津。而火针、长针、大针、圆利针正是临床治疗软组织疾患,即《内经》“解结”的最重要的工具。且看《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深邪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灵枢-九针论》:“圆利针,……主取痈痹者也”。火针、长针、大针、圆利针,无一不是粗大的针具。
结合到目前的实际,我们再看看针灸临床上所应用的针刀、圆利针、火针、毫针在治疗软组织疾患的效果比较,就能基本明了各自的效能。以几种常见的病种为例:大部分肩周炎患者,针刀治疗只需3-5次就能解决问题,圆利针十次之内应该差不多,毫针3个月以上还不知有没有好转;网球肘,针刀大部分一次而愈,很少做三次,圆利针也不需要多少次,毫针则奏效困难,即使加温针效果也不明显,除非肱骨外上髁遭烫伤会迅速好转。足跟痛,针刀基本上1-2次,而毫针难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软组织损伤这样的经筋病,针刀疗效最好,火针、圆利针为其次,毫针差之。由于火针不好掌握,故在此不予推荐。在暂无针刀、圆利针的条件下,若要提高毫针治疗经筋病的疗效,就不要用30号针,改28号、甚至26号针使用,并且在进针时在病灶处提插,配合摇摆针体,以起舒缓松解之作用。能置艾的,最好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烧针尾。试想一想,30号纤细柔软的毫针,对于横络的粘连、结节、条索、包块等,能起到多大的解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