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凭借一软骨管腔即咽鼓管与鼻咽腔相通,咽鼓管功能异常、咽鼓管阻塞就会是中耳产生负压,中耳粘膜肿胀,渗出增多,形成积液,发生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听声音遥远,耳闷胀感,隐约的耳痛,耳鸣,急性期的耳部间歇性的跳痛,不会诉说的孩子会表现为反应迟钝、误听、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开大声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据报道5%~60%不等,多见于10岁一下的孩子。
咽鼓管的阻塞、细菌、病毒的感染、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不彻底都可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孩子,长期鼻塞,肥大的下鼻甲会阻塞咽鼓管;反复睡眠打鼾的孩子,肥大的腺样体也会阻塞咽鼓管;过敏性体质患儿因为变态反应,咽鼓管粘膜水肿,阻塞咽鼓管;反复的“感冒”,上呼吸道的细菌、病毒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发生感染;常常有感冒快好的孩子夜里突然耳疼得不能入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中耳炎,用几天药后耳痛缓解了,家长也就不管了,等发现孩子听力下降才引起重视,所以急性中耳炎的治疗疗程不够而导致炎症迁延性存在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小儿咽鼓管呈水平位,鼻咽部炎症易经其倾入中耳,小儿咽鼓管软骨弹性差,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而狭窄,影响通气引流,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