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源不同,治理措施也有所差別,幾位專家給出瞭如下建議:
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重在落實。中科院專家王躍思說,以機動車燃油排放為例,可以抽查目前汽車尾氣排放的合格程度,抽查油品質量的合格程度,如果這些日常監管能做到位,要比應急性的限行車輛更有用。
完善公交系統。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今年1月啟動的重汙染日應急預案是個好開端,但是限制機動車出行、限制企業排汙都是權宜之計。從日常生活來講,應完善公交系統,調整交通方式、增加公交車次,還可以完善自行車租賃制度,鼓勵人們短途出行時多騎自行車、多步行。
合理使用脫硫除塵等設備。專項組認為,應主要控制工業和燃煤過程,重點在於燃燒後的脫硫、脫硝和除塵處理。有些企業還沒有這類設施,有的設備齊全,但為了節省成本,有選擇地開啟或不開設備,相關部門應加強管理。
將“按日計罰”納入條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和自然大學共同建議,對於破壞大氣環境的行為,應加重處罰力度。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說:“建議將‘按日計罰’納入大氣汙染防治條例。” 即從發現汙染到汙染終止,每天都要處以一定數額的罰款,汙染時日越長,罰款越重。
家庭飲食少煎炸、多清淡。油煙型汙染物對霧霾的“貢獻”也較大,家庭烹飪時,可以儘量選擇清淡飲食,除了減少油煙排放,也有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