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7-05 18:08

  症狀輕重與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濃度,日齡等因素有關。一般分四期: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圖冊警告期 日齡較小,血清膽紅素在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嗜睡、拒食、肌張力減退、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狀,也有表現為呼吸暫停、心動過緩、約半到一天進入痙攣期。

  痙攣期 表現為痙攣、發熱、肌張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顫、呼吸困難、驚厥或角弓反張等興奮症狀,早產兒的痙攣等症狀可以不明顯,倖存者1~2天后進入恢復期。

  恢復期 先是吸吮和反應逐漸恢復,繼而呼吸好轉,痙攣減輕或消失,此期約持續2周。

  後遺症期 一般在生後2個月~3歲出現,手足徐動,眼球上轉困難或斜視、聽覺障礙,牙釉質發育不全有綠牙或棕褐色牙,以椎體外系統受損為主的所謂四聯症。上海835例溶血病隨訪所見的48例膽紅素腦病中還有智力落後,抽痙或陣攣、抬頭乏力及流涎等症狀。

  在症狀出現時血清膽紅素有時反而降低,這或許是膽紅素中樞神經系統等組織攝取所致,故不能為此而放鬆警惕。近年應用腦幹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發現部分血清膽紅素171~342μmol/L(10~20mg/dl)的患兒雖無神經症狀,但電位曲線的Ⅳ、Ⅴ波形消失、腦幹神經傳遞時間延長,說明聽覺神經有功能障礙,這類變化在膽紅素下降後又消失。Perlman(1988)稱之為暫時性亞臨床型膽紅素神經中毒症(transient subclinical lilirubin neurotoxicity),認為這種膽紅素中毒影響是可以逆轉,逐漸恢復。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症狀相關文章
膽紅素腦病是遊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細胞中毒變性,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的臨床和亞臨床表現,也稱之為膽紅素中毒性腦病。 幾十年來,核黃疸一直是膽紅素神經毒性表現的代名詞。嚴格地說,核黃疸是解剖學名詞,從病理解剖的角度,把肉眼看見腦組織染成黃色作為核黃疸的標準,從而反映膽紅素侵犯腦組織(主要是神經核)。 近來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膽紅素所致的神經毒性的表現有輕有重,嚴重者可表現為核
發布於 2023-07-05 18:01
0評論
目的是阻止血清未結合膽紅素上升到危險程度。方法見黃疸概述。為安全光療,有膽紅素腦病警告期症狀或手足常黃者,必須緊急措施,不能過夜。及早處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寒冷、飢餓、低血糖,禁用或慎用奪位性藥物和不作快速靜脈注射高滲性藥物;及時治療黃疸和光療、換血,近年來因本病導致的後遺症和死亡已顯著減少。以下幾點是藥物治療: 1.一般治療:如存在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應給予對症治療。 2.酶誘導劑
發布於 2023-07-05 18:14
0評論
黃疸的病因 新生兒黃疸的病因,如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圍產期疾病等,既可造成高膽紅素血癥和膽紅素腦病,又可造成貧血、缺氧和缺氧缺血性腦病。這些疾病及病理改變均可導致胎兒和新生兒腦損傷。繼而導致腦癱。 膽紅素腦病 膽紅素腦病是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多種新生兒疾病如早產、感染、缺氧、酸中毒等綜合造成。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可造成嚴重腦損傷,是導致兒童腦性癱瘓的重要原因;早產、感染、缺
發布於 2023-03-21 22:28
0評論
概述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出生之後比較常見的症狀之一,特別是對於出生在一個星期的新生兒來說症狀表現非常明顯,那麼新生兒黃疸膽紅素安全指標是多少呢? 步驟/方法: 1、 首先如果小孩子是足月生出來的話,膽紅素的安全指標為不超過204μmol/L(12mg/dl),如果小孩子是早產的話,那麼就要不超過255μmol/L(15mg/dl),如果超出了說明是病理性的黃疸問題了。 2、 小孩子出現了病
發布於 2023-11-08 13:11
0評論
(一)膽紅素產生相對過多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中生活,紅細胞數相對地較多,若出生時延遲結紮臍帶或助產人員有意從臍帶向新生兒擠血,則紅細胞數量更多。胎兒紅細胞壽命較短(70~100天),故產生膽紅素的量亦多。出生後開始用肺呼吸,血氧分壓升高,過多的紅細胞迅速破壞,使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更多。成人每日生成膽紅素約65.0μmol/L(3.8mg/kg),新生兒每日生成膽紅素約為145.4μmol/L(8
發布於 2023-07-05 18:21
0評論
1.黃疸 新生兒溶血病的患兒黃疸出現早,Rh血型不合的溶血大多數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皮膚明顯黃染,並且迅速加重。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有40%黃疸發生在生後24小時內,有50%發生在24-48小時,還有10%可能發生在生後48小時後。新生兒溶血病除了新生兒黃疸出現早以外,血清膽紅素水平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也是其特點。 2.貧血 在新生兒黃疸出現時和黃疸消退之後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主要是由於
發布於 2024-04-11 08:02
0評論
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產生過多、肝臟功能不成熟、腸肝循環而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出現的黃疸,臨床上稱為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出現,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小便稍黃,一般情況好,第4~5天到達高峰,在第1~2星期消失,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但多於生後四周消退。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症感染
發布於 2023-06-26 03:20
0評論
新生兒黃疸是臨床常見的症狀,大約50%-60%的足月新生兒會出現黃疸,而早產兒可高達80%。這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生成較多、肝功能發育不完善、轉運膽紅素的能力不足以及腸肝循環的特性所致的,表現為新生兒時期肉眼可見的鞏膜、皮膚,黏膜、體液和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的現象,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現在出生後2-3天,4-5天達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消退。血清膽紅
發布於 2023-01-23 02:27
0評論
因為溶血這病很少見,所以人們都會不知道它,但是這不代表沒有的。現在很多溶血病的發生時,很多患者都不知情或者害怕它,其實如果你們一早去做好預防就不用害怕了吧。那麼你們知道如何預防嗎?下面請有關權威專家詳細為我們解答一下。 新生兒溶血的預防: ⒈有可能懷母兒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媽媽,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體效價高者可在孕前先進行中藥治療來降低抗體,預防懷孕後寶寶患ABO溶血病。 ⒉孕後定期查抗體效價,第一
發布於 2024-09-05 17:37
0評論
1、乙肝患者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導致間接總膽紅素高,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 2、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洩膽汁受阻,使血中的總膽紅素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這種病症表明乙肝病毒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體的身體健康,一定要及時的治療。 3、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洩
發布於 2024-06-07 17: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