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20 11:14

  一、概述

  顱咽管瘤是由外胚葉形成的顱咽管殘餘的上皮細胞發展起來的一種常見的胚胎殘餘組織腫瘤,為顱內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注意是良性腫瘤啊。好發於兒童,成年人較少見,好發於鞍上。其主要臨床特點有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視力及視野障礙,尿崩症以及神經和精神症狀,CT檢查可明確診斷。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腫瘤。

  問題1:顱咽管瘤本身為何會導致腦積水、尿崩或者視力下降等症狀?

  顱咽管瘤在垂體柄的部位發生,正是在垂體,視神經,以及腦積水通路的咽喉要道。由於顱咽管瘤是起自垂體內分泌中心的腫瘤,它本身不會導致腦積水,尿崩及視力變化,但是當腫瘤長大壓迫了視神經、視交叉,就會產生視力變化,其次是腫瘤向鞍上生長,壓迫三腦室底部,造成腦脊液迴流障礙,就是產生梗阻性腦積水。一部分病人當腫瘤壓迫垂體的視上核室旁核時會產生水電解質紊亂,而導致尿崩症狀。因此當患者出現上述症狀的時候應高度警惕腫瘤有增大的傾向。

  問題2:顱咽管瘤切除手術後,也會引起腦積水、尿崩或者視力下降等併發症嗎?如果術前就存在這些症狀,手術會加重這些症狀嗎?

  顱咽管瘤切除術術後當手術損傷到相應的結構,通常會引起腦積水、尿崩或者視力下降的變化。病人如果術前有 相應的症狀,手術後會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尤其是遠期的預後。

  問題3:顱咽管瘤手術後,患者的腦積水等神經壓迫症狀多久才會緩解直至消失?

  腦積水會在手術後症狀明顯緩解,但是影像學好轉需要一段時間通常是半年至1年,視力改善通常在術後幾天內,尿崩的改善需要時間會更長。

  問題4:顱咽管瘤術後,視力可以恢復正常嗎?需要多長時間才會好轉?

  如果視力的下降在術前很短時間裡,手術後視力會很快恢復。通常神經功能的恢復需要半年或者更長時間。

  問題5:由手術引起的併發症會隨著時間自行緩解或消失嗎?是否需要治療?

  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包括水電解質紊亂,激素代謝異常以及其他神經功能障礙,一般在術後1周-2周內會逐漸通過治療好轉,有時候需要定期複查。對於激素的異常,有些病歷需要終身服用激素藥物代償。

  問題6:顱咽管瘤術後的內分泌功能的恢復需要激素治療嗎?是否需要找內分泌科大夫進行激素調整?

  這方面當然是內分泌科的醫生更加專業了,引起激素調節功能的異常通常是需要激素補償的。

  問題7:術後該如何進行復查?需要複查哪些項目?顱腦影像學檢查和血液生化檢查都需要複查嗎?

  一般顱咽管瘤術後需要定期查血生化鈉離子鉀離子,以及激素水平,術後1~2周內每日查血生化,術後半個月-1個月內查激素水平,有異常變化需要及時補充。術後3個月、半年、1年時候要查頭部的核磁共振,一定要增強掃描的檢查,以觀察術後腫瘤的變化,又復發的需再次治療。

  顱咽管瘤手術後孩子以及成人的預後

  首先說明的一點是顱咽管瘤是良性腫瘤,按照腫瘤學分析,不會影響迅速危及生命的,而且只要腫瘤沒有生長,病人的生活質量不會有甚麼影響。

  過去該瘤的手術全切除率低,致死致殘率及複發率高。近30餘年來開展顯微手術,對保護正常腦組織、爭取腫瘤全切除、減少下丘腦及垂體損傷,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製造了有利條件,大改善了病人的預後。顱咽管瘤的手術死亡率已降至2%,10年生存率達58%~66%,複發率為7%~26.5%。近幾年還在向更好的方面發展。

  因此在這裡,希望大家能抱著積極的態度對待顱咽管瘤,給每個病患予以最全面的治療。

顱咽管瘤相關問題相關文章
1、顱咽管瘤是哪個部位的腫瘤?發病率高嗎?顱咽管瘤生長於鞍區腺垂體內的顱咽管細胞,在鞍隔下位於垂體後葉,在鞍隔上位於垂體柄。顱咽管瘤的發病率在兒童腦腫瘤中,約佔10%左右。2、兒童和成人都會得顱咽管瘤嗎?兒童和成人都會得顱咽管瘤。但是,顱咽管瘤在兒童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成人。3、顱咽管瘤主要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會不會惡變?顱咽管瘤有兩種病理類型:牙釉質型顱咽管瘤和鱗狀上皮乳頭型顱咽管瘤。牙釉質型顱咽
發布於 2022-12-27 14:05
0評論
Zenker於1857年首先發現位於垂體遠側部和結節部類似鱗狀上皮細胞的佔位病變,後來這一病變被忽視許多年。1909年,芝加哥的Halsteadt醫生採用經碟竇入路對一例病人進行手術,成為開展顱咽管瘤手術的第一人。Frazier和Alpers在1931年首先使用顱咽管瘤這一名稱。Cushing在1932年出版的《顱腦腫瘤》書中,對顱咽管瘤進行描述,認為這一囊性病變部分切除和抽吸囊液將很快復發。2
發布於 2022-10-19 19:49
0評論
顱咽管瘤是胚胎時期顱咽管殘餘上皮組織生長而形成的腫瘤。顱咽管是胚胎髮育形成垂體的前體臘特克囊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管道,發育成熟後會封閉消失。若發育異常,臘特克囊的殘餘上皮增生,形成顱咽管瘤。腫瘤生長緩慢,位於腦垂體蒂部,向上生長達鞍隔以上,壓迫視神經及視交叉,向後突入第三腦室,壓迫丘腦下部,向下侵入蝶鞍內,並可破壞鞍底進入蝶竇。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大部分病例發生在15歲以下,屬於良性腫瘤。一、症狀
發布於 2023-02-03 22:02
0評論
顱咽管瘤是一種症狀比較隱蔽的腫瘤,無劇烈頭痛和嘔吐,主要症狀有視力減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弱視,或學習壓力大、休息不好所造成的視力模糊,甚至延誤治療,導致患兒失明及危及生命。顱咽管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內先天性腫瘤,其中70%發生在15歲以下的兒童。它為胚胎殘餘組織腫瘤,起源於原始顱咽管殘存鱗狀上皮細胞。腫瘤為良性。瘤體生長緩慢。兒童顱咽管瘤首發症狀多表現為視力下降,以視力視野障礙為首發症狀者比較常見
發布於 2022-09-26 14:48
0評論
典型病例:患兒男性,5歲,乏力、噁心嘔吐並逐漸加重1年餘。現病史:患兒自4歲起較同齡兒童生長緩慢,且時常出現乏力、厭食、噁心嘔吐等症狀,嘔吐非噴射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患兒無視力視野改變,無多飲多尿等症狀。當地醫院考慮營養不良,給予營養支持治療,效果欠佳。隨後患兒上述症狀呈持續進行性加重,於2014年12月19日時患兒突然出現無力豎頭,言語不清,遂就診於當地兒童醫院,行腹部B超、心電圖等常規檢查
發布於 2022-10-20 07:44
0評論
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起源於垂體胚胎發生過程中殘存的扁平上皮細胞,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顱內良性腫瘤,大多位於蝶鞍之上,少數在鞍內。顱咽管瘤的異名很多,與起始部位和生長有關,如鞍上囊腫、顱頰囊腫瘤、垂體管腫瘤、造釉細胞瘤、上皮囊腫、釉質瘤等。顱咽管瘤起病多在兒童及青少年。其主要臨床特點有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視力及視野障礙、尿崩症以及神經和精神症狀。CT及MRI掃
發布於 2022-09-25 04:21
0評論
顱咽管瘤是一種先天的良性腫瘤,發病高峰集中在青少年和中年時期,臨床上病人往往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常伴有視力視野的下降,口渴,多飲,尿量增多是顱咽管瘤較為有特徵的臨床表現,在青少年中還可能存在生長髮育遲緩的情況。對於顱咽管瘤的治療目前教一致的看法是手術全切治療,可以獲得一個較為理想的臨床結果,未能全切的患者則需要結合放療,控制腫瘤復發,單純放療預後較差。影響預後的因素:1、腫瘤自身
發布於 2022-10-10 09:58
0評論
顱咽管瘤是先天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5%,多見於兒童及少年,男性多於女性。腫瘤大多位於鞍上區,可向第三腦室,下丘腦,腳間池,鞍旁,兩側顳葉,額葉底部及鞍內等方向發展,壓迫視神經及視交叉,阻塞腦脊液循環而導致腦積水。腫瘤大多為囊性,囊液呈黃褐色或深褐色,內含大量膽固醇結晶。瘤壁上有鈣化斑塊。顯微鏡下瘤細胞主要由鱗狀或柱狀上皮細胞組成,有的排列成牙釉質器官樣結構。主要表現為視力障礙,視野缺損,尿崩,
發布於 2023-01-23 21:22
0評論
顱咽管瘤手術治療一直是對神經外科醫生的一大挑戰。手術治療的目標是全切除腫瘤,妨礙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年齡和健康情況,腫瘤的生長方式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以及手術者的經驗。良好手術效果的獲得,更取決於神經外科醫生的治療決策和手術技術。一、手術入路的策略與技術顱咽管瘤手術治療有多種手術入路可供選擇。常用的有額下入路、前縱裂入路、翼點入路、經胼胝體入路和經碟竇入路,手術入路的選擇取決於腫瘤的
發布於 2022-10-19 19:54
0評論
有些顱咽管瘤患者往往以為把腫瘤切除就沒事了,其實有些顱咽管瘤通過手術是很難完全切除的,殘留的腫瘤容易導致復發。那麼怎樣才能避免腫瘤復發呢?內放射治療療是目前常用的手段之一。1、顱咽管瘤術後易復發該怎麼辦?顱咽管瘤生長於顱內鞍區,牽扯到非常重要的神經腦組織。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由於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在國內尚未成熟和普及,使得顱咽管瘤的手術只能做到部分或大部分切除,甚至在近些年,有些醫療技術力量
發布於 2023-02-19 12: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