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5 04:21

  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起源於垂體胚胎發生過程中殘存的扁平上皮細胞,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顱內良性腫瘤,大多位於蝶鞍之上,少數在鞍內。顱咽管瘤的異名很多,與起始部位和生長有關,如鞍上囊腫、顱頰囊腫瘤、垂體管腫瘤、造釉細胞瘤、上皮囊腫、釉質瘤等。顱咽管瘤起病多在兒童及青少年。其主要臨床特點有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視力及視野障礙、尿崩症以及神經和精神症狀。CT及MRI掃描可診斷。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
  基本概述:顱咽管瘤是一種良性先天性腫瘤,從胚胎期顱咽管的殘餘組織發生。發病率顱咽管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但在兒童卻是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佔鞍區腫瘤的第一位。本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70%是發生在15歲以下的兒童和少年。顱咽管瘤亦稱垂體管瘤,是胚胎期顱咽管的殘餘組織發生的良性先天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佔鞍區腫瘤的第一位,發病高峰為15歲或13歲,女性稍多於男性。
  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疾病病因:本病為先天性疾病,生長緩慢。正常胚胎髮育時,Rathke囊與原始口腔相連接的細長管道即顱咽管,此管隨胚胎髮育而逐漸消失。Rathke囊前壁的殘餘部分,前葉結節部,退化的顱咽管的殘存鱗狀上皮細胞都可能成為發生顱咽管瘤的起源。因此顱咽管瘤可發生於咽部、蝶竇、鞍內、鞍上及第三腦室,有的可侵入顱後窩。
  大多數顱咽管瘤起源於顱頰管靠近漏斗部的殘餘鱗狀上皮細胞,故腫瘤位於鞍上,形成所謂“鞍上型”顱咽管瘤;少數腫瘤起源於中間部的殘餘細胞,則腫瘤位於鞍內,形成所謂“鞍內型”顱咽管瘤。部分顱咽管瘤在鞍上和鞍內都有,則腫瘤呈啞鈴形。
  症狀體徵:顱咽管瘤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6~14歲最多見。大多數顱咽管瘤呈間歇性生長,故總體上看腫瘤生長較慢,其症狀發展也慢;少數顱咽管瘤生長快速,其病情進展亦較快。其臨床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腫瘤佔位效應及阻塞室間孔引起的高顱壓表現;腫瘤壓迫視交叉、視神經引起的視力障礙;腫瘤壓迫下丘腦、垂體引起的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腫瘤侵及其他腦組織引起的神經、精神症狀。主要有以下5方面:
  1、顱內壓增高表現顱咽管瘤的體積較大,作為顱內佔位性病變,它可直接通過佔位效應引起顱內壓升高。顱咽管瘤還可壓迫第三腦室,阻塞室間孔而使顱內壓升高,這可能為其引起高顱壓最主要的原因。顱內壓增高症狀在兒童多見,最常見的表現為頭痛,可輕可重,多於清晨發生,伴有嘔吐、耳鳴、眩暈、畏光、視盤水腫、展神經麻痺等,也可有發熱、顏面潮紅、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頭痛多位於眶後,也可為瀰漫性並向後頸、背部放射。在兒童骨縫未閉前可見骨縫分開、頭圍增大,叩擊呈破罐聲,頭皮靜脈怒張等。引起顱內高壓者大多為較大的囊腫,腫瘤壓迫第三腦室,阻塞室間孔還可引起阻塞性腦積水。由於囊腫內壓力可自行改變,有時使顱內高壓症狀出現自動緩解。偶爾瘤內囊腫破裂,囊液溢出滲入蛛網膜下腔,可引起化學性腦膜炎和蛛網膜炎,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劇烈頭痛、嘔吐,伴腦膜刺激症狀,如頸項抵抗、Kening徵陽性,腦脊液中白細胞增多,有發熱等。晚期顱內高壓加重可致昏迷。
  2、視神經受壓表現  表現為視力、視野改變及眼底變化等。鞍上型腫瘤因其生長方向無一定規律致壓迫部位不同,使視野缺損變異很大,可為象限性缺損、偏盲、暗點等。腫瘤壓迫視交叉可引起視野缺損,常見的為兩顳側偏盲,如見雙顳側下象限性偏盲,提示壓迫由上向下,兩側受損程度可不一致。如腫瘤只壓迫一側視束,則產生同向偏盲。如果腫瘤嚴重壓迫視交叉,可引起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如腫瘤侵入第三腦室,引起腦積水和顱內壓增高,則可產生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眼運動神經可受累,產生複視等症狀。鞍內型腫瘤由下向上壓迫視交叉,產生視野缺損與垂體瘤相同,視力減退與視神經萎縮有關。有時可因視交叉處出血梗死、血循環障礙而致突然失明。有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者一般很少再發生視盤水腫。腫瘤向一側生長時可產生Foster-Kennedy綜合徵。兒童對早期視野缺損多不引起注意,直至視力嚴重障礙時才被發覺。
  3、下丘腦症狀顱咽管瘤壓迫下丘腦及垂體還可引起多種內分泌代謝紊亂和下丘腦功能障礙:腫瘤破壞視上核或神經垂體,可引起尿崩症,其發生率約20%;腫瘤侵及下丘腦口渴中樞可引起病人煩渴多飲或口渴感喪失;腫瘤侵及飽食中樞,可引起多食或厭食;腫瘤侵及體溫調節中樞,可出現發熱;腫瘤損及垂體門脈系統或直接侵及腺垂體可引起腺垂體功能減退,腫瘤破壞下丘腦TRH、CRH、GnRH神經元可分別引起TSH、ACTH和促性腺激素的不足;腫瘤損及下丘腦抑制性神經元,則可引起垂體功能亢進,常見的表現有性早熟、肢端肥大症、皮膚色素加深、皮質醇增多症等;部分病人有肥胖、嗜睡、精神失常、血管舒縮功能紊亂等症狀。
  (1)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徵:下丘腦的結節部管理性功能及生殖活動,並通過垂體前葉的促性腺素來完成;漏斗部及灰結節一帶又與脂肪代謝有關。上述部位的受壓和破壞,臨床可產生肥胖、兒童性器官不發育、成人性慾消失、婦女停經、泌乳障礙、第二性徵消失等。
  (2)體溫調節失常:下丘腦後部受損臨床多表現為體溫較低(35℃~36℃),少數病人可有寒戰現象;下丘腦前部受影響可致中樞性高熱(39℃~40℃)。
  (3)尿崩症:表現為尿量增多,每天可達數千毫升甚至10000ml以上,因而大量飲水,兒童夜間易溺床。尿崩症原因為腫瘤損傷視上核、室旁核、下丘腦-垂體束或神經垂體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減少或缺乏,但多尿與ACTH的正常分泌有關,如垂體前葉同時受損,ACTH分泌減少,則也就不致產生尿崩。有時因下丘腦渴感中樞同時破壞,則可產生尿崩症伴渴感減退綜合徵,病人雖有尿崩、血漿高滲透狀態,但無口渴感。在禁飲時尿滲透壓不上升或上升輕微,血容量減少,高血鈉症。病人可產生頭痛、心動過速、煩躁、神志模糊、譫妄甚至昏迷等,有時可產生髮作性低血壓。
  (4)嗜睡:見於晚期病例,輕者尚可喚醒,重者終日沉睡。
  (5)精神症狀:如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虛構等,與下丘腦-邊緣系統或下丘腦額葉聯繫損傷有關,成人較多見。
  (6)貪食或拒食症:下丘腦腹內側核的飽食中樞破壞可有貪食症(病人肥胖),腹外側核中的嗜食中樞破壞可有厭食或拒食症(病人消瘦)。臨床較少見到。
  (7)高泌乳素(PRL)血癥:少數病例腫瘤影響下丘腦或垂體柄,致泌乳素抑制因子(PIF)分泌減少,垂體前葉PRL細胞分泌增加,臨床可產生溢乳-閉經綜合徵。
  (8)促垂體激素分泌喪失:下丘腦受影響可導致GHRH、TRH、CRH分泌喪失,臨床表現為影響生長及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障礙。
  4、垂體功能障礙症狀腺垂體功能減退較垂體功能亢進常見,尤以LH/FSH和GH缺乏較多見。兒童患者約50%有生長延遲,約10%的患兒出現明顯的矮小症伴性發育不全。成年患者GH缺乏的表現不突出,但有性功能減退的在30%以上。TSH不足引起的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約見於1/4的病人,ACTH不足引起的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亦不少見。
  兒童病人垂體功能不足的早期表現為體格發育遲緩、身體矮小、瘦弱、易乏力怠倦、活動減少、皮膚光滑蒼白、面色發黃,並有皺紋,貌似老年。牙齒及骨骼停止發育,骨骼不聯合或推遲聯合,性器官呈嬰兒型,無第二性徵,亦有表現為類無睪症者。少數可有怕冷、輕度黏液水腫、血壓偏低,甚至呈Simmond惡病質者。成人女性有月經失調或停經、不育和早衰現象。男性出現性慾減退、毛髮脫落、血壓偏低、新陳代謝低下(可達到35%)等。
  5、鄰近症狀腫瘤可向四周生長,如向兩側生長,侵入顳葉,可引起顳葉癲癇。腫瘤向下擴展,侵及腦腳,可產生痙攣性偏癱,甚至出現去大腦強直狀態。部分病人可出現精神失常,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情感淡漠,嚴重者神志模糊或痴呆。如向鞍旁生長者可產生海綿竇綜合徵,引起Ⅲ、Ⅳ、Ⅵ對腦神經障礙等;向蝶竇、篩竇生長者可致鼻出血、腦脊液鼻漏等;向顱前窩生長者可產生精神症狀,如記憶力減退、定向力差、大小便不能自理,以及癲癇、嗅覺障礙等;向顱中窩生長者可產生顳葉癲癇和幻嗅、幻味等精神症狀;少數病人,腫瘤可向後生長而產生腦幹症狀,甚至長到顱後窩引起小腦症狀等。少數病人嗅神經和麵神經也可受累,表現為嗅覺喪失和麵癱。
  以上各種症狀在兒童及青年病人與成人病人的發生頻率略有不同,前者首發症狀以顱內高壓多見,後者以視神經壓迫症狀多見,所有病人均有可能產生內分泌改變,但成人發現較早。
  臨床表現:1、顱內壓增高症狀,一般是因腫瘤向鞍上發展累及第三腦室前半部。閉塞室間孔導致腦積水所致。2、視力視野障礙,腫瘤位於鞍上壓迫視神經、視交叉、視束所致。3、 垂體功能低下,腫瘤壓迫垂體前葉導致生長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表現的生長髮育障礙,成人可有性功能減退,閉經等。4、下丘腦損害的表現:腫瘤向鞍上發展下丘腦受壓可表現為體溫偏低、嗜睡、尿崩症及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症。
  診斷:任何年齡的病人如出現高顱壓、神經眼科症狀及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均應考慮顱咽管瘤的可能。根據好發部位、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診斷顱咽管瘤並不困難。凡青少年兒童出現內分泌功能障礙,如發育矮小、多飲多尿、肥胖、生殖器發育不良等,均應首先考慮本病;若有鞍上或鞍內鈣化斑,更有助於診斷。若成人出現性功能障礙或頭痛、視力視野障礙,也應考慮本病。少數臨床表現不典型者、臨床症狀輕微者診斷不易,關鍵是要提高對本病的警惕性。通過實驗室檢查、CT和MRI對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疑似病例應及時做此種檢查,以免延誤診斷。 實驗室檢查:普通實驗室檢查無特殊。內分泌功能檢查多數病人可出現糖耐量曲線低平或下降延遲,血T3、T4、FSH、LH、GH等各種激素下降。少數表現為腺垂體功能亢進,大多數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腺垂體及相應靶腺功能減退。
  鑑別診斷:以高顱壓為主要表現的顱咽管瘤需與其他顱內佔位性病變鑑別;以視力、視野改變的需與其他鞍部病變如垂體腺瘤、視神經膠質瘤、鞍區腦膜瘤、頸內動脈瘤及胚組織瘤等相鑑別,因為這些鞍部病變亦可損及視交叉、視神經及視束而引起類似症狀;以腺垂體功能減退為主要表現的需與其他引起腺垂體功能減退的疾病相鑑別。
  1、垂體腺瘤顱咽管瘤應首先與垂體腺瘤相鑑別,因為兩者均可出現內分泌及視力障礙,臨床表現相似,有時實質性顱咽管瘤鞍內型在CT上也難以與垂體腺瘤相區別。垂體腺瘤佔鞍區腫瘤的第一位,多見於20~50歲成人,以視力、視野障礙為主要表現,多為雙顳側偏盲,眼底幾乎均為原發性視神經乳頭萎縮。垂體前葉功能低下為主,而無生長髮育遲緩,一般不產生顱內壓增高。蝶鞍多呈球形擴大而無鈣化。CT掃描表現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腫塊,強化掃描可見均勻增強。
  2、鞍結節腦膜瘤除了垂體腺瘤及顱咽管瘤,鞍區腫瘤即屬鞍結節腦膜瘤常見,居第三位。25~50歲為高發年齡。早期一般無內分泌障礙,可有視力障礙及頭痛。晚期可出現視野障礙及眼底原發性視神經乳頭萎縮。蝶鞍改變不明顯,有的可見鞍結節增生或破壞,鈣化少見。CT掃描呈略高或等密度腫塊,腫瘤呈均勻明顯強化。
  3、鞍區生殖細胞瘤即異位松果體瘤,佔第四位,70%病人年齡分佈在7~20歲。多有內分泌障礙,但以尿崩症為突出症狀,可伴有性早熟,亦可有視力、視野改變。蝶鞍正常。
  治療方法
  方法:
  1、手術切除:可行全切或次全切,但腫瘤與頸內動脈、視神經等周圍組織緊密相連且大的瘤體對周圍組織的侵潤,其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複發率高,且易產生下丘腦損傷引起尿崩症,體溫失調,無菌性腦膜炎。手術後症狀改善亦不理想。
  2、 頭部伽瑪刀治療:伽瑪刀治療顱咽管瘤目前技術很成熟,因為伽瑪刀治療的精確性,所以很少能傷害到腫瘤周邊的正常組織。對於有囊性變的腫瘤,可以在伽瑪刀治療後對囊液進行穿刺。
  3、中醫治療:抗瘤正腦系列的配伍應用,適用於未行手術或手術部分切除,術後復發,X-刀、γ-刀,放化療後患者用藥3個月左右可消除症狀,使瘤體縮小或消失,手術用藥可消除殘瘤,預防復發,臨床應用多年來療效確切。
  方案:
  1、手術治療外科手術為顱咽管瘤的首選治療方法。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通過切除腫瘤達到解除腫瘤對視神經交叉及其他神經組織的壓迫,解除顱內壓增高,對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則較難恢復。對於實質性腫瘤,手術可切除瘤體;對於囊性腫瘤,手術可放去囊液,從而緩解腫瘤的壓迫症狀。由於顱咽管瘤為良性腫瘤,除部分與視交叉、灰結節、垂體柄、下丘腦、第三腦室底等某處粘連外,大多數與周圍組織結構有膠質反應邊界或蛛網膜分界,因此原則上應力爭做到腫瘤全切除,尤其對兒童患者,以防止復發。小的顱咽管瘤特別是鞍內型腫瘤一般採取經蝶術式,大瘤宜採取經顱術式。一般來說,成功的手術可有效緩解視交叉受壓引起的視力、視野改變以及高顱壓引起的頭痛等症狀,還能使腺垂體功能得到恢復。不過,很多鞍上型顱咽管瘤與周圍腦組織(特別是下丘腦)緊密相連,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對這些病人並不強求完全切除腫瘤,可採取部分切除,部分切除的缺點是術後複發率很高。根據腫瘤生長部位、大小、形狀、鈣化程度、囊腫部分的位置,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和容易接近腦脊液通路等因素,手術需選擇不同的入路或方式,並各自有其優缺點。
  額底入路
  可暴露的主要結構有視神經、視交叉、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垂體柄等。適用於視交叉後置型,鞍內向鞍上生長較大腫瘤,或鞍上視交叉前上生長的腦室外型腫瘤。該入路又可進一步分為幾種不同的術式:如通過視交叉下術式,或若為視交叉前置,切除鞍結節及蝶骨平板到達視神經之間術式或打開終板術式,以及從頸內動脈與視神經或視束之間到達腫瘤術式。
  翼點入路
  與顳底入路近似,但路徑最短,可直達鞍上區。可暴露同側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視神經及視束、視交叉下以及後方、垂體柄、第三腦室底、大腦腳間窩以及上斜坡等處,適用於鞍內向鞍上一側生長或鞍上視交叉下及視交叉後腳間池的腦室外型腫瘤。該入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是手術切除顱咽管瘤的主要方法。
  終板入路
  通過單側額下入路、翼點入路和雙額縱裂入路均可到達視交叉後並打開終板,暴露擴展至第三腦室外的腫瘤。故該入路適用於視交叉前置型,鞍上視交叉後生長的腦室內外型腫瘤。
  經胼胝體或側腦室入路
  若腫瘤長入第三腦室,可經胼胝體入路(側腦室擴大不顯著者)或經側腦室入路(室間孔阻塞引起腦積水者)。有下列幾種方式進入第三腦室並暴露腫瘤:①分離單側穹隆;②分離室間孔旁的一處靜脈;③經脈絡叢下進入;④分離大腦內靜脈。
  經蝶入路
  完全位於鞍內或鞍內向鞍上輕度生長或向蝶竇生長的腫瘤,可採用經蝶入路。
  其他入路及方式
  為全部切除腫瘤,有時手術要分期進行,如先經顱切除鞍上部分腫瘤,再擇期經蝶切除鞍內部分腫瘤,或為切除巨大腫瘤而採取兩種以上入路的聯合入路。一般說來,在手術入路選擇中,中軸外入路或單側入路比經中軸入路或雙側入路更可取。為達到腫瘤所在部位,應儘可能避免切除有功能的組織。手術應採用顯微技術,注意區分和保護蛛網膜的層次及界面,這樣有利於安全地切除腫瘤。暴露腫瘤後通常先行腫瘤穿刺抽取囊液,創造手術分離腫瘤的空間,並使包膜與蛛網膜分離,再行腫瘤包膜內切除,待瘤體縮小後依次電凝和分離腫瘤供應血管。術中注意保護供應視交叉及視束的位於正中隆起周圍的吻合血管,腫瘤後部及向上長至第三腦室的腫瘤部分幾乎沒有大的動脈供血,粘連也不緊密,但在分離基底動脈及大腦後動脈處的腫瘤時要十分小心,因為這裡的粘連通常較為緊密。鈣化往往位於腫瘤底部,特別常在視交叉及視神經下方,需先行粉碎後再行切除。有時這部分腫瘤鈣化與神經、血管、垂體柄等粘連緊密,切除困難。長向第三腦室底部的腫瘤常使局部形成膠質反應層,分離囊壁應在此層內進行,若第三腦室已變薄而呈一層膠質層(含神經核團的較厚部分已向上方推移),該層可以打開。術野內見到的腫瘤包膜均應儘可能分塊切除,但粘連較緊者,不強求切除,以免損傷下丘腦等重要神經組織和血管。手術要求打通腦脊液循環,難以暢通者應行分流術。
  相關因素
  手術能否做到全切除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年齡大小,兒童病人的腫瘤與周圍粘連較少,較易切除,一般年齡越小,越易作全切除,併發症亦越少。成人顱咽管瘤多與周圍組織(垂體、下丘腦、頸內動脈、顱底動脈環、視神經交叉及視束等)粘連甚緊,腫瘤深埋於灰結節部,因而全切除常使術後併發症多,死亡率高。②初次手術與復發手術,第一次手術較復發病人再次手術容易,腫瘤全切除的機會較多,死亡率亦較低。③臨床有明顯垂體、下丘腦功能障礙者,只適於作部分切除。④腫瘤位置,鞍內型及視交叉前型較易作全切除,對視交叉後型及腦室型則應根據囊壁與灰結節、下丘腦等處粘連情況選作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有些病例手術雖作全切除,甚至術後CT掃描複查正常者,仍可能有殘留較多瘤細胞而復發。15%~30%的患者在術前即有腦積水,若症狀僅由此而引起,應先行分流術。若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下丘腦症狀嚴重、不能耐受開顱手術,可先行立體定向囊腔穿刺抽去囊液,以減輕腫瘤的局部壓。
  手術前後護理工作
  術前護理
  1、 心理護理 顱咽管瘤多發於兒童及青年,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被確診,心理負擔很重,易產生恐懼、悲觀心理。另外,開顱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病人往往感到不安、害怕和煩躁,影響休息和睡眠,甚至拒絕手術。為此護士要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種疑問,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並介紹成功病例,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 視力視野的評估 顱咽管瘤因直接壓迫視神經、視交叉及視束,有70~80%的病人出現視力、視野障礙。護士可通過粗測初步瞭解病人的視力、視野情況,具體方法:讓病人平視前方,用手指在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等距離活動,檢查患者視野情況。在病人前方的不同距離(如1 m、2 m、3 m等處)用手指數評估視力,記錄後與術後視力進行比較。
  3 、下丘腦損害的觀察 顱咽管瘤向鞍上發展增大至第三腦室底部,下丘腦受壓,其結果可出現尿崩症、高熱、昏迷等症狀,以尿崩症多見,記錄病人術前3日尿量,為術後觀察尿崩症提供數字依據。
  術後護理
  1、 下丘腦損害的觀察 由於顱咽管瘤手術對下丘腦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易造成尿崩症及水電解質紊亂。準確記錄單位時間的尿量變化,觀察尿液顏色,必要時測尿比重。遵醫矚定時抽取血標本,進行血生化的檢查。當每小時尿量小於250ml時,可暫時不做處理,繼續進行觀察。當每小時尿量在350~450 m1,血電解質正常時,根據病人年齡及體重不同,使用垂體後葉素2~6 U。當每小時尿量為450~550ml時,根據血電解質情況,給予補液。若血鈉大於145 mmol/L時,神志清楚的患者可口服白開水進行補液,以促進血鈉的排出及防止水分的丟失;不能進食的患者經留置胃管注入白開水。患者血鈉小於135 mmol/L時,給予口服補液鹽或生理鹽水。
  2、 神志的評估 術後顱內血腫、電解質紊亂引起昏迷、體內激素水平低下是顱咽管瘤意識改變的主要原因。意識變化突然,並伴有血壓升高、脈搏增快、瞳孔不等大時,首先考慮顱內壓的改變,提醒醫生行CT檢查。意識障礙為進行性的,已有電解質的改變,立即留取血標本急查血生化。若血生化正常,病人有乏力等臨床症狀時,可能是激素補充不足或激素減量過快,造成激素水平低下。總之,當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時,護士應根據多方面的數據來評估其原因,並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
  3 、視力、視野的觀察 術前已對病人的視力視野的情況有所記錄,手術以後要對視力視野再進行評估,以掌握手術後的顱內變化,一般在病人術後精神狀況好時檢查,如果視力視野比術前有所下降,通常為手術損害所致;如果發生突然性的變化,考慮顱內是否出血,及時通知醫生、做出處理。
  4 、瞳孔、生命體徵的觀察 瞳孔的變化往往早於生命體徵的變化,所以術後一定要加強對雙側瞳孔大小、形態、對光反應的觀察,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給予持續心電監護,每15~30 min記錄一次,直至病情平穩。血壓逐漸升高而形成高血壓,常提示顱內高壓;脈搏慢而有力,提示顱內壓有增高趨勢,快而無力表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呼吸頻率不規則,深淺不一提示呼吸中樞受損;體溫升高,提示有中樞性高熱或感染性高熱或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如體溫低、四肢厥冷,說明有休克的可能。
  5 、體位及引流管的護理 病人意識清醒,血壓平穩,採取頭部抬高15~30度斜坡臥位,以利血液迴流,降低顱內壓,保持引流管暢通,病人頭部做適當限制,在翻身、治療等損傷操作時,動作輕柔、緩慢、角度小,不可牽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拔脫。隨時檢查引流管是否受壓、扭曲或成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日在無菌操作下更換引流瓶和手術部位敷料,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狀。
  併發症
  顱咽管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主要損害視丘下部及周圍的結構,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視力、視野損害和顱內壓增高。治療以手術為主。常見術後併發症如下:
  1、中樞性高熱患者高熱持續不退,呈昏迷狀態,預後較差,通常予以對症處理。原因可能是:①顱咽管瘤切除時下丘腦功能受損,引起體溫調節功能障礙而致高熱;②囊性腫瘤內的囊液刺激腦膜及下丘腦產生無菌性腦膜炎;③手術所致血性腦脊液刺激引起發熱。
  術後嚴密觀察熱型及持續時間,區別中樞性高熱與肺部、泌尿系感染所致高熱。發熱患者慎用冬眠藥物,以防引起意識障礙。術後給予頭枕冰袋、冰帽或全身冰毯,持續肛溫監測,體溫迅速控制在38.5℃以下。為手術時下丘腦損傷所致。
  2、意識障礙主要是丘腦下部受損或顱內壓增高引起。顱內壓增高原因:①術後血塊阻塞導水管致腦積水;②手術止血不徹底引起硬膜下血腫或硬膜外血腫;③手術刺激或電解質紊亂引起繼發性腦水腫。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神志及瞳孔的變化,尤其術後72h內要觀察患者有無噁心、嘔吐及傷口張力增加、頸強直等症狀,保持引流管暢通,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及量。對有意識障礙者,採用Glasgow昏迷計分法評價意識程度。及時發現、及時正確處理。
  3、尿崩症在腫瘤全切除或根治性次全切除的病人幾乎不可避免地發生該併發症,為手術時損傷垂體柄所致。垂體柄受損後,ADH的釋放是三時相的。最初,垂體柄受損後ADH釋放減少致尿崩;之後神經垂體軸突末梢變性釋放出超生理量的ADH,這一釋放過程常見於垂體柄損傷後48~96h,如果此時給予患者長效(油劑)抗利尿製劑(通常給短效後葉加壓素),就可能導致內源性的ADH釋放而引起腎功能下降;當變性的神經末梢釋放的激素耗竭後,將再次發生尿崩。一般尿崩症持續數天至2周可恢復,但亦有少數可為永久性尿崩症。處理如下:
  (1)重點觀察患者多飲、多尿、煩渴等表現及尿量、尿比重,記錄24h出入量,根據出入液量補充液體。尿量<5000ml/d,可不用藥物。神志清醒者囑多飲水;神志恍惚者,術後2~3h給予留置胃管,補充水分及營養。尿量>5000ml/d,尿比重<1.005,用垂體後葉素5U皮下注射,1次/d,或尿崩停0.3ml,1次/d,肌注。尿崩輕者通常先給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卡馬西平口服治療,嚴重者可應用短效後葉加壓素,其間要注意控制入液量,以防止水中毒(此時病人可有水腫、抽搐等症發生)。
  (2)定期測血清鈉、鉀、氯、二氧化碳結合率,及酸鹼度和血尿素氮等。術後3~5天每12小時測電解質1次。若電解質丟失,可按正常補充;若引起鈉滯留(血鈉升高及滲透壓增高),應限制鈉鹽攝入;低鈉低氯患者補充氯化鈉以防腦水腫;為防止低血鉀給予口服氯化鉀,尿量1000ml補氯化鉀1g。此外,須維持鉀、鈣、糖在正常水平。
  4、循環衰竭術前病人有明顯垂體功能減退者,術後易產生急性腎上腺皮質衰竭現象,病人呈休克狀態。處理是術前應予補充激素,術後有衰竭現象者給予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這不僅可以減少危象,也可減少下丘腦反應及腦水腫,對中樞性高熱的預防亦有積極作用。但為減少諸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應在術後4天逐漸減少用量,一般用維持量2周後逐步停止(垂體功能障礙明顯者除外)。
  5、癲癇因手術創傷和下丘腦牽拉受損,在麻醉清醒後發生癲癇。術前口服苯妥因鈉0.1g,3次/d;術畢肌注安定10mg或苯巴比妥0.1g以預防。術後監測腦電圖或觀察患者有無口角抽動、眼瞼震顫、手指抽動等跡象,發現異常在抽搐前即及時用藥,癲癇發作時重複用藥,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防止腦組織缺氧。
  6、消化道出血因丘腦下部受損後反射性引起胃黏膜糜爛、潰瘍致上消化道出血及大量應用皮質激素後。病人可有黑便、嘔血,甚至急性胃穿孔等。術後應用甲氰咪呱,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及大便顏色。留置胃管者,觀察胃內食物的消化情況及胃液顏色。突發嘔血、黑便、脈率快,經輸血、冰鹽水洗胃,胃內注入1000IU凝血酶,1次/4h,並應用奧美拉唑、甲氰咪呱等,給予輸血,應用止血劑、H2受體阻斷藥等,並禁食、胃腸減壓、停用激素等,必要時手術治療,使出血得到及時控制。
  7、無菌性腦膜炎系腫瘤囊內容物在術中溢出刺激腦膜所致。為此,術中應儘可能多地切除腫瘤,用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囊腔。術後可多次腰穿排放腦脊液,激素的應用對緩解發熱等症狀亦有幫助。
  8、視力障礙術中損傷視路及其供應的血管可致視力障礙,尤其是視交叉前置型的腫瘤發生率較高,應予注意。
  9、垂體功能低下尤其是術前有垂體功能減退者,一般較難恢復。患兒生長遲緩、身材矮小、性發育不全等。處理予以甲狀腺激素等藥物及加強鍛鍊,可望有某些程度的恢復,但把握不大。
  10、其他顱咽管瘤瘤囊內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後併發症,各家報道可綜合為:損傷視神經交叉、視束、下丘腦、放射性腦組織壞死、血管栓塞,以及放療誘發腫瘤等。極少數腫瘤復發或死亡。
  預後及預防
  預後
  1、手術效果與預後過去該瘤的手術全切除率低,致死致殘率及複發率高。近30餘年來開展顯微手術,對保護正常腦組織、爭取腫瘤全切除、減少下丘腦及垂體損傷,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創造了有利條件,大大地改善了病人的預後。顱咽管瘤的手術死亡率已降至2%,10年生存率達58%~66%,複發率為7%~26.5%。中國國內進行的腫瘤全切除或積極手術切除,手術死亡率為4%~6%,腫瘤復發10%,取得較好療效。
  2、放療效果與預後由放療引起的神經後遺症很少。從神經、智力、精神以及內分泌功能來評價顱咽管瘤放療長期效果在功能方面的變化不比手術治療差。全切除與次全切除後輔以放療的病人,兩組結果相似。Richmond報告顱咽管瘤放療後10年以上的生存率達44%~100%;Manaka對125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放療效果評價,結果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別為88.9%和7.6%,對照兩組僅分別為34.9%和27.1%,平均生存時間放療組大於10年,而對照組為3.12年。Kramer報道6例15歲以下兒童經放療後20年無症狀,且無腦壞死現象;Pollack報告的放療病例,經14~45個月隨訪,所有病例症狀均有改善,腫瘤囊壁明顯縮小。
  3、瘤內/瘤腔內化療效果與預後Takahashi報告7例採用瘤內注射博來黴素治療顱咽管瘤,4例囊性者,平均隨訪5年,經CT掃描均無復發;3例實質性者,1例術後1.5個月死亡,2例暫時有好轉,後因復發死亡。由於這一療法開展不夠,其治療效果尚不能肯定。顱咽管瘤於術後及放射治療後發生GH缺乏的比率很高,但有相當一部分病人仍能維持幾近正常的生長,並不出現矮小症,這稱為沒有生長激素的生長綜合徵(growthwithoutgrowthhormonesyndrome),其機制尚未闡明,有人認為與血胰島素及其他肽類生因子水平升高有關。
  預防
  1、對高顱壓者應立即給予脫水劑和利尿劑,以降低顱內壓,此類患者應儘快做術前準備,行手術治療。
  2、術前有腺垂體功能減退者,應注意補給足量的糖皮質激素,以免出現垂體危象。對其他腺垂體激素可暫不補給,因不少病人於術後腺垂體功能可得到恢復;如術後仍有腺垂體功能減退,應給予相應的治療。

顱咽管瘤的診斷和治療相關文章
顱咽管瘤是胚胎時期顱咽管殘餘上皮組織生長而形成的腫瘤。顱咽管是胚胎髮育形成垂體的前體臘特克囊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管道,發育成熟後會封閉消失。若發育異常,臘特克囊的殘餘上皮增生,形成顱咽管瘤。腫瘤生長緩慢,位於腦垂體蒂部,向上生長達鞍隔以上,壓迫視神經及視交叉,向後突入第三腦室,壓迫丘腦下部,向下侵入蝶鞍內,並可破壞鞍底進入蝶竇。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大部分病例發生在15歲以下,屬於良性腫瘤。一、症狀
發布於 2023-02-03 22:02
0評論
一、概述顱咽管瘤是由外胚葉形成的顱咽管殘餘的上皮細胞發展起來的一種常見的胚胎殘餘組織腫瘤,為顱內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注意是良性腫瘤啊。好發於兒童,成年人較少見,好發於鞍上。其主要臨床特點有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視力及視野障礙,尿崩症以及神經和精神症狀,CT檢查可明確診斷。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腫瘤。問題1:顱咽管瘤本身為何會導致腦積水、尿崩或者視力下降等症狀?顱咽管瘤在垂體柄的部位發生,
發布於 2022-10-20 11:14
0評論
Zenker於1857年首先發現位於垂體遠側部和結節部類似鱗狀上皮細胞的佔位病變,後來這一病變被忽視許多年。1909年,芝加哥的Halsteadt醫生採用經碟竇入路對一例病人進行手術,成為開展顱咽管瘤手術的第一人。Frazier和Alpers在1931年首先使用顱咽管瘤這一名稱。Cushing在1932年出版的《顱腦腫瘤》書中,對顱咽管瘤進行描述,認為這一囊性病變部分切除和抽吸囊液將很快復發。2
發布於 2022-10-19 19:49
0評論
1、顱咽管瘤是哪個部位的腫瘤?發病率高嗎?顱咽管瘤生長於鞍區腺垂體內的顱咽管細胞,在鞍隔下位於垂體後葉,在鞍隔上位於垂體柄。顱咽管瘤的發病率在兒童腦腫瘤中,約佔10%左右。2、兒童和成人都會得顱咽管瘤嗎?兒童和成人都會得顱咽管瘤。但是,顱咽管瘤在兒童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成人。3、顱咽管瘤主要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會不會惡變?顱咽管瘤有兩種病理類型:牙釉質型顱咽管瘤和鱗狀上皮乳頭型顱咽管瘤。牙釉質型顱咽
發布於 2022-12-27 14:05
0評論
顱咽管瘤是一種症狀比較隱蔽的腫瘤,無劇烈頭痛和嘔吐,主要症狀有視力減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弱視,或學習壓力大、休息不好所造成的視力模糊,甚至延誤治療,導致患兒失明及危及生命。顱咽管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內先天性腫瘤,其中70%發生在15歲以下的兒童。它為胚胎殘餘組織腫瘤,起源於原始顱咽管殘存鱗狀上皮細胞。腫瘤為良性。瘤體生長緩慢。兒童顱咽管瘤首發症狀多表現為視力下降,以視力視野障礙為首發症狀者比較常見
發布於 2022-09-26 14:48
0評論
典型病例:患兒男性,5歲,乏力、噁心嘔吐並逐漸加重1年餘。現病史:患兒自4歲起較同齡兒童生長緩慢,且時常出現乏力、厭食、噁心嘔吐等症狀,嘔吐非噴射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患兒無視力視野改變,無多飲多尿等症狀。當地醫院考慮營養不良,給予營養支持治療,效果欠佳。隨後患兒上述症狀呈持續進行性加重,於2014年12月19日時患兒突然出現無力豎頭,言語不清,遂就診於當地兒童醫院,行腹部B超、心電圖等常規檢查
發布於 2022-10-20 07:44
0評論
顱咽管瘤是一種先天的良性腫瘤,發病高峰集中在青少年和中年時期,臨床上病人往往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常伴有視力視野的下降,口渴,多飲,尿量增多是顱咽管瘤較為有特徵的臨床表現,在青少年中還可能存在生長髮育遲緩的情況。對於顱咽管瘤的治療目前教一致的看法是手術全切治療,可以獲得一個較為理想的臨床結果,未能全切的患者則需要結合放療,控制腫瘤復發,單純放療預後較差。影響預後的因素:1、腫瘤自身
發布於 2022-10-10 09:58
0評論
顱咽管瘤手術治療一直是對神經外科醫生的一大挑戰。手術治療的目標是全切除腫瘤,妨礙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年齡和健康情況,腫瘤的生長方式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以及手術者的經驗。良好手術效果的獲得,更取決於神經外科醫生的治療決策和手術技術。一、手術入路的策略與技術顱咽管瘤手術治療有多種手術入路可供選擇。常用的有額下入路、前縱裂入路、翼點入路、經胼胝體入路和經碟竇入路,手術入路的選擇取決於腫瘤的
發布於 2022-10-19 19:54
0評論
顱咽管瘤是先天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5%,多見於兒童及少年,男性多於女性。腫瘤大多位於鞍上區,可向第三腦室,下丘腦,腳間池,鞍旁,兩側顳葉,額葉底部及鞍內等方向發展,壓迫視神經及視交叉,阻塞腦脊液循環而導致腦積水。腫瘤大多為囊性,囊液呈黃褐色或深褐色,內含大量膽固醇結晶。瘤壁上有鈣化斑塊。顯微鏡下瘤細胞主要由鱗狀或柱狀上皮細胞組成,有的排列成牙釉質器官樣結構。主要表現為視力障礙,視野缺損,尿崩,
發布於 2023-01-23 21:22
0評論
有些顱咽管瘤患者往往以為把腫瘤切除就沒事了,其實有些顱咽管瘤通過手術是很難完全切除的,殘留的腫瘤容易導致復發。那麼怎樣才能避免腫瘤復發呢?內放射治療療是目前常用的手段之一。1、顱咽管瘤術後易復發該怎麼辦?顱咽管瘤生長於顱內鞍區,牽扯到非常重要的神經腦組織。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由於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在國內尚未成熟和普及,使得顱咽管瘤的手術只能做到部分或大部分切除,甚至在近些年,有些醫療技術力量
發布於 2023-02-19 12: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