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20 11:24

高級別膠質瘤(WHO III-IV級)是成人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新病例的治療方案包括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和隨後的同步放療,目前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2-15個月。患者在治療後最終會出現腫瘤復發,但復發後的治療缺乏公認的標準,對再手術的選擇也存在爭議該研究共納入了31項有意義的獨立研究,由於2002年起實施替莫唑胺同期放療方案,研究數據分為早期(1980-2002)和晚期(2002-至今)。回顧性研究更謹慎地招募了50歲以下的病例,手術間隔時間≥9個月,KPS評分≥90分,再次手術時腫瘤全部切除。

早期的臨床研究表明,年齡、Karlsberg功能狀態評分(KPS)以及是否存在6個月以上的術間間隔是評估再次手術獲益的相關因素。大約有5%到50%的接受再次手術的患者術後KPS評分有所提高。後來的一項臨床研究表明,接受再手術的患者比不接受再手術的患者的總中位生存期長了近10個月。作者指出,再次手術的適應症包括新的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腫瘤佔位導致神經功能障礙、顱內壓升高、進行性頭痛、意識改變、頻繁或持續的癲癇發作、影像學證實腫瘤增大。再手術時病理診斷為放射性壞死者預後較好,此外年齡<50歲、KPS≥70分、手術間歇期較長、腫瘤體積較小、腫瘤再切除範圍與生存率提高有關。據報道,再次手術時的中位生存期,全切除為11個月,次全切除為9個月,部分切除為5個月。高等級膠質瘤多見於60歲以上人群,對這一人群的研究表明,再次手術、腫瘤切除範圍和放療,仍然是其獲益的獨立因素。因此,建議所有年齡段的復發患者都應考慮再次手術。此外,該綜述沒有發現再手術的併發症與第一次手術相比有明顯差異。

我在門診和網上經常被問到,復發的膠質瘤該怎麼辦?是手術嗎?還是放療和繼續替莫唑胺化療?還是等待?

我記得幾個月前有一個關係,膠質瘤手術後3年,女性30多歲,第一次手術結果是2級膠質瘤,現在複查腫瘤又長了,上次同時放化療,目前復發的對面出現了水腫樣表現,這是放療的效果嗎?是放療的效果還是腫瘤又侵入了對側?我不知道。他來到醫院,諮詢了一位放射科醫生和一位膠質瘤專家,但仍然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她來找我,我認為復發的一側膠質瘤肯定需要手術,而且病人很年輕,沒有併發症。她接受了手術,效果不錯,但水腫一側沒有得到治療。這次的病理是間質混雜膠質瘤性改變,術後化療。後來呢,不知道。但就上述文獻而言,有意義的答案是,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膠質瘤仍然是困擾神經外科的難題,手術是預後復發的唯一選擇,2次,3次......,仍然是有意義的。

高級膠質瘤的內部故事相關文章
膠質瘤這個名詞最初只是專業人員使用的,但近些年來卻變得名聲大噪,甚至是惡名遠揚,這不僅在於普通人掌握的醫學科普知識越來越豐富,同時也表明這種腫瘤的發病率正在急劇上升。在王忠誠院士的指導下,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從事膠質瘤的臨床和研究工作,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一些關鍵性問題依然沒有徹底搞清楚。例如,為甚麼膠質瘤手術後會復發?為甚麼輔助放療和化療依然不能阻止腫瘤的復發?為甚麼治療後復發的時間有長有
發布於 2022-10-19 23:44
0評論
1、放化療(使用替莫唑胺)是目前針對新近確診的膠質母細胞瘤標準的治療方案。2、輔助PCV化療(甲基苄肼,洛莫司汀,長春新鹼)目前是新近確診的含有1p/19q共缺失的間變少枝膠質瘤標準的治療方案。3、化療是復發的低級別膠質瘤和間變膠質瘤的標準的治療方案。4、對於MGMT啟動子甲基化的膠質母細胞瘤,替莫唑胺化療比單純放療更加有效!5、對於復發膠質母細胞瘤可以考慮使用洛莫司汀(CCNU)或者使用替莫唑
發布於 2023-03-12 11:56
0評論
膠質瘤發生於神經外胚層,是顱內最常見的神經上皮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0-45%左右,為顱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常見膠質瘤的病理分級對於膠質瘤預後影像相對較大,國內目前常見分級:Ⅰ級(毛細胞型星型細胞瘤等),無明顯組織學惡性特徵;Ⅱ級(星形細胞瘤等)表現為細胞核不典型;Ⅲ級(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等),細胞核不典型及可見有絲分裂;Ⅳ級(膠質母細胞瘤等),可見內皮增生及壞死。腫瘤惡性
發布於 2022-10-03 11:48
0評論
腦膠質瘤根據腫瘤細胞的形態學、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以及腫瘤所處的部位進行分類。 按腫瘤細胞的形態學劃分 腦膠質瘤根據其腫瘤細胞形態學與正常腦膠質細胞的相似程度(並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細胞起源),進行如下主要分類:·星型細胞瘤—星形細胞·少枝細胞瘤—少枝細胞·混合膠質瘤,例如少枝--星形細胞瘤,包含了混雜類型的膠質細胞·室管膜瘤—室管膜細胞 按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劃分 腦膠質瘤按腫瘤細胞在病理學上的惡性程
發布於 2023-12-22 23:05
0評論
丘腦佔神經軸的體積不到2%,故該部位起源的腫瘤較少,佔顱內腫瘤的l%~5%。丘腦腫瘤以膠質瘤多見,且以低級別為主。由於位置深在且毗鄰重要功能區,其治療一直是神經外科的難題。1、病理生理丘腦膠質瘤是一種具有獨特解剖結構和臨床過程的疾病,多呈膨脹性生長。其周邊為腦實質核團,故腫瘤界限比較清晰。好發部位包括丘腦的前上部(丘腦前核團、腹側核團及中央核團)和後結節。腫瘤可沿傳導束、室管膜下走行或在腦室內播
發布於 2022-10-20 02:04
0評論
膠質瘤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腫瘤,佔約40%左右。但對於膠質瘤的治療仍然非常棘手,療效甚微,尤其是對於惡性級別高的Ⅲ級和Ⅳ級膠質瘤,患者5年存活率非常低,後者的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年餘。目前針對膠質瘤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放療)以及化學治療(化療)。手術治療是首選治療,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可以減少腫瘤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減輕顱內壓力,同時可以通過化驗明確腫瘤的類型、分級以及分子生物學特徵
發布於 2023-03-19 02:16
0評論
目前對於膠質瘤的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手段。具體的治療,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功能狀態、對治療的預期結果以及腫瘤所處的腦區部位、惡性程度級別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判斷,從而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2] 手術 手術往往是膠質瘤治療的第一步。手術不僅可以提供最終的病理診斷,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腫瘤細胞,緩解患者症狀,併為下一步的其他治療提供便利。對於一些低級別膠質瘤,如毛細胞星形細
發布於 2023-12-22 22:58
0評論
【概述】腦膠質瘤是起源於腦部神經膠質細胞,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的45%左右。在兒童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近30年來,原發性惡性腦腫瘤發生率逐年遞增,年增長率約為1.2%,中老年人群尤為明顯。據文獻報道,中國腦膠質瘤年發病率為3-6人/10萬人,年死亡人數達3萬人。膠質瘤系浸潤性生長物,它和正常腦組織沒有明顯界限,難以完全切除,對放療化療不甚敏感,非常容易復發,生長在大腦等重要部位的
發布於 2023-03-19 02:31
0評論
神經膠質瘤是腦和脊髓腫瘤中的一大類,它起源於膠質細胞,這種主要的腦細胞可發展成癌,惡性膠質瘤的症狀、預後和治療決定於病人的年齡、腫瘤類型和腫瘤在腦中的位置,這類腫瘤傾向於生長或侵入到正常腦組織中去,使得治療複雜化,手術切除困難甚至無法切除。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瘤的風險加大,在75-84歲左右風險達到最大,通常低分化的膠質瘤好發於兒童,而腦瘤在男性中發病率略高。唯一導致惡性膠質瘤的危險因素是先前腦部
發布於 2022-10-19 19:29
0評論
腦膠質瘤是由於大腦膠質細胞癌變所產生的、常見的原發性顱腦腫瘤,其年發病率約為3-8人/10萬人口。佔顱腦腫瘤的40-50%,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膠質瘤是由於先天的遺傳高危因素和環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一些已知的遺傳疾病,例如神經纖維瘤病(I型)以及結核性硬化疾病等,為腦膠質瘤的遺傳易感因素。一些環境的因素可能與膠質瘤的發生有關。如電磁輻射、巨噬細胞病毒感染等但是目前並無確切證據證明這
發布於 2023-02-03 22: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