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20 12:34

鞍狀隔是垂體和腦組織之間的硬膜,垂體柄從這裡通過。雖然鞍狀隔很小,但它是腦膜瘤的一個很好的部位,因為它是一個硬膜褶皺。鞍隔腦膜瘤主要向上發展,要容易壓迫到視神經而受損,患者主要表現為視野缺損,雙側顳部視野缺損。如果能及時發現,通過手術可以恢復視力,但如果發現得晚,對視神經的壓迫時間過長,視神經的血供與腫瘤的血供混在一起,所以手術後很可能導致失明。由於鞍隔腦膜瘤位於視神經、頸內動脈和垂體柄之間,有可能出現腫瘤死角,腫瘤可能無法全部切除,幾年後腫瘤可能復發。鞍隔腦膜瘤手術後也有垂體柄反應,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和遺尿等垂體功能障礙。

甚麼是鞍隔腦膜瘤?相關文章
摘要:目的探討鞍結節腦膜瘤的手術入路和手術技巧及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顯微手術治療的25例鞍結節腦膜瘤。腫瘤大小2.5~6cm,所有病人表現為視力減退。所有病人均行開顱手術,單側額下入路14例,翼點入路8例,雙額經縱裂入路3例。結果SimpsonⅠ級切除9例,Ⅱ級切除16例,無手術死亡。術後視力改善16例,無變化5例,視力減退4例。結論應用恰當手術入路及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大多數鞍結節腦膜瘤
發布於 2022-10-19 20:09
0評論
摘要 目的: 探討鞍結節腦膜瘤的手術入路和手術技巧,以改善手術治療的效果。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科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術治療的鞍結節腦膜瘤47例,根據CT和MR的表現,將其分為大、中、小三型,採用4種不同的手術入路,比較全切除率、手術結果和併發症發生情況。 結果:47例腫瘤中,獲全切除44例(93.6%),次全切除3例。腫瘤的全切除率與腫瘤大小和手術入路無關(P>0.05)。手
發布於 2023-02-09 07:17
0評論
腦膜瘤在顱腦腫瘤中佔的比例較高,約20-30%,發病率僅次於膠質瘤。不過腦膜瘤絕大多數為良性,即生長速度較慢,有包膜,絕大多數可以手術切除而治癒或使病情得到控制。其中大部分可以切除乾淨不再復發。對於較小的腦膜瘤可以考慮觀察或伽馬刀治療,也問題不大。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得了腦膜瘤不必過於緊張。腦膜瘤來源於蛛網膜細胞,顱內有蛛網膜或蛛網膜顆粒的地方均可以發生,因此腦膜瘤可以出現在顱內的許多部位,
發布於 2022-10-20 07:49
0評論
目的: 探討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結節腦膜瘤手術中的應用價值、手術技術及其適應症。 方法: 回顧分析我科採用眶上匙孔入路治療的21例鞍結節腦膜瘤病人的臨床資料。有限的眶上匙孔入路開顱,骨孔寬25~30mm,高15~20mm,討論手術適應症、手術技巧、手術結果和併發症。 結果: 儘管開顱骨孔小,但可提供足夠的空間進行顱內操作切除腫瘤,並保護腦和其他重要結構。21例患者出院時均恢復良好,腫瘤全切除2
發布於 2023-02-09 07:12
0評論
一、腦膜瘤的臨床表現腦膜瘤佔顱內腫瘤的15%,成年人多見,老人和兒童較為少見,多數為單發,多發者僅僅佔1-2%,腦膜瘤多數起源於蛛網膜內皮細胞,凡是顱內富於蛛網膜顆粒與蛛網膜絨毛之處,都是腦膜瘤的好發部位。腦膜瘤多見於矢狀竇旁、大腦凸面及大腦鐮旁,其次為蝶骨嵴、鞍結節、嗅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部位。腦膜瘤的形狀與生長部位有關,多數呈球形或者半球形,少數為扁平形。1、良性腦膜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
發布於 2023-02-10 02:32
0評論
腦膜瘤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腦部疾病,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病率佔顱內腫瘤的19.2%,在顱內腫瘤的發生中居第2位。是顱內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如不能及時察覺可能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且有可能耽誤治療。因此瞭解腦膜瘤的症狀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一、腦膜瘤常見類型和表現1、矢狀竇旁和大腦鐮旁腦膜瘤:佔總數一半左右,生長緩慢,一般患者出現症狀時,瘤體多已很大,癲癇常是該類型腦膜瘤的首發症狀
發布於 2023-02-03 22:12
0評論
第一大分類大腦凸面腦膜瘤 常在腦表面,與腦膜有粘連,也可在腦實質內。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從精神症狀到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視野缺損均可出現,癲癇發生率較高,並常為首發症狀,也可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與體徵。 第二大分類矢狀竇旁腦膜瘤 頭顱外表有時可發現局部逐漸隆起,甚至有壓痛,頭顱平片可見到骨質增生或骨質破壞、腦膜血管溝增寬等改變。當腫瘤位於矢狀竇前1/3時,可有長時間的頭痛、視
發布於 2024-03-26 08:04
0評論
許多病人詢問甚麼樣的腦膜瘤可以不手術?一般來說,如果診斷正確,腦膜瘤直徑小於3釐米,沒有腦膜瘤引起相應的症狀,可以動態觀察,暫不手術。開始常常在第上次檢查後2-3月複查核磁共振,如果沒有甚麼變化,繼續觀察。隨後,在上次核磁後半年再複查,如果仍沒有發現腦膜瘤明顯增大,可以將複查間隔定為一年。特殊部位比如鞍結節腦膜瘤、橋腦小腦角腦膜瘤等,可能腫瘤比較小就會出現症狀,如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症狀,腫瘤直徑
發布於 2022-10-19 20:59
0評論
腦膜瘤(menigiomas)由顱內蛛網膜形成。腦膜瘤的發生率佔顱內腫瘤的15%~25%,僅次於膠質瘤,為良性顱內腫瘤最多見者,由於生長緩慢,臨床症狀較輕或無明顯症狀,其治療率在顱內良性腫瘤中低於垂體腺瘤。腦膜瘤可發生在顱內任何部位,位於幕上者多於幕下,好發部位順序為:大腦凸面、矢狀竇房、大腦鐮旁和顱底。大腦凸面和鐮旁的腦膜瘤出現臨床症狀較早,較明顯,引發神經缺失徵,顱內壓增高的機率大,應早期治
發布於 2022-10-04 18:15
0評論
【摘要】目的:總結鞍區病變經蝶手術中鞍底生理重建和鼻咽通氣道的應用經驗和體會方法 本組垂體腺瘤37例,Rathke囊腫5例,垂體無功能腺瘤經蝶術後瘢痕形成1例,垂體膿腫1例,顱咽管瘤1例,鞍區生殖細胞瘤1例。均採用經單鼻孔蝶竇顯微手術方式,術中爭取採用手術入路中獲得的自體骨質重建鞍底,以自制簡易帶球囊鼻咽通氣道進行鼻腔填塞。結果:45例患者在經蝶手術入路中能獲得較完整的自體骨片。38例患者術中做
發布於 2022-10-10 13:2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