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9 07:17

  

  摘要   目的:  探討鞍結節腦膜瘤的手術入路和手術技巧,以改善手術治療的效果。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科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術治療的鞍結節腦膜瘤47例,根據CT和MR的表現,將其分為大、中、小三型,採用4種不同的手術入路,比較全切除率、手術結果和併發症發生情況。  結果: 47例腫瘤中,獲全切除44例(93.6%),次全切除3例。腫瘤的全切除率與腫瘤大小和手術入路無關(P>0.05)。手術後恢復良好者43例,優良率91.5%;中度致殘2例;重殘1例;死亡1例,死亡率2.1%。手術結果與腫瘤大小和手術入路無關(P>0.05)。  結論:  大多數鞍結節腦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小、中型腫瘤宜採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腫瘤宜採用單側額下或翼點側裂入路,大型腫瘤或侵犯腫瘤視神經管者宜採用眶顴入路切除腫瘤。不管採用何種入路,切除腫瘤的技術是相同的,也是全切除腫瘤的關鍵。

  鞍結節腦膜瘤發生率不太高,約佔顱內腦膜瘤的5-10%。這些腫瘤起自鞍結節區,交叉溝,並在視交叉下部位生長,手術有一定難度。作者自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採用不同的手術入路切除鞍結節腦膜瘤47例,取得比較滿意的結果,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齡37歲-68歲,平均43.4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3年,平均1年零1個月。

  2、臨床表現:  視覺障礙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共 39例,其次為頭痛7例、偶然發現1例。臨床表現中每一個病人都有視力減退,其中單側視力減退26例,雙側視力下降21例,有2例失明、5例僅存光感。視野缺損32例,其中22例為單側顳側盲,6例為象限盲,僅4例為典型的雙顳側偏盲。7例不能檢查視野,8例視野正常。頭痛不常見,僅見於10例病人。27例行激素測定,6例垂體功能低下,3例輕度高泌乳素血癥,其餘病人有正常的內分泌功能。眼底檢查37例發現一側或雙側不同程度的視神經乳突萎縮。

  3、影像學檢查:  全部病人行頭顱CT檢查,1991年以後的38例行MR檢查。所有腫瘤基底位於鞍結節和鞍隔的硬膜,伴有向前擴伸到蝶骨平臺,或向外側擴伸到K動脈池。MRI增強掃描全部可見腫瘤明顯的均勻增強,矢狀位上示蝶鞍不擴大,19例有基底硬膜尾徵。根據CT和MR測定腫瘤的最大徑進行分類。<2cm為小型,共3例。2-4cm為中型,共28例,>4cm為大型,共16例。大、中型腫瘤中,23例病人行選擇性雙側頸動脈造影,均顯示大腦前動脈A1、A2段上抬後移,其中部分病人變細、僵直,提示已被腫瘤包裹。

  4、手術入路:  本組病人均在全麻下經4種不同的手術入路,採用顯微外科技術切除腫瘤(表1)。採用單側額下入路13例,其中10例為中型腫瘤,3例為大型腫瘤。採用眶上匙孔入路13例,其中3例為小型,10例為中型。經翼點側裂入路18例,其中10例為大型腫瘤,8例為中型腫瘤。採用眶顴側裂入路3例,均為大型腫瘤。

  5、統計方法:  應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 11.0,採用X2分析方法,對腫瘤大小和手術入路與腫瘤全切除和手術效果的關係進行分析。

  結  果

  1、腫瘤切除程度:  47例腫瘤中,獲全切除44例(93.6%),次全切除3例(圖1、2)。鞍結節的硬膜附著均未切除,用雙極電凝處理。表1顯示手術入路、腫瘤大小和腫瘤切除程度的關係。大型腫瘤16例中全切除14例(87.5%),中型腫瘤28例中全切除27例(96.4%),小型腫瘤3例均獲全切除,統計結果顯示腫瘤大小和腫瘤切除程度無關(P=0.174)。單側額下入路13例中全切除11例(84.6%);翼點入路18例中全切除17例(94.4%);眶上匙孔和眶顴入路16例均獲全切除,統計結果顯示手術入路與切除程度無關(P=0.342)。

  2、手術結果:  手術後恢復良好者43例,優良率91.5%;中度致殘2例;重殘1例;死亡1例,死亡率2.1%。表2顯示手術入路、腫瘤大小和手術結果的關係。手術後恢復良好者在大型腫瘤中有14例(87.5%),中型腫瘤中26例(92.9%),小型腫瘤中3例(100%),統計結果顯示腫瘤大小和手術結果無關(P=0.236)。經單側額下入路、翼點入路、眶上匙孔和眶顴入路術後恢復良好者分別為11例(84.6%)、13例(100%)、16例(88.9%)和3例(100%),統計結果顯示手術入路和手術結果無關(P=1.000)。術前視力減退的47例中,34例視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例視力無變化,4例術後視力惡化,其中1例光感者術後失明。1例巨大的複發性鞍結節腦膜瘤採用翼點入路切除,因下丘腦損傷,術後3天死亡。46例存活者中35例隨訪1-14.5年(平均7.3年),恢復正常工作31例,獨立生活僅能做家務3例,不能獨立生活1例。發現腫瘤復發3例,其中1例再次手術切除。

  3、手術併發症:  1例高齡患者經單側額下入路手術,術後未清醒,CT發現額葉底面有腦挫裂傷和腦內血腫,於術後6小時再次手術減壓,但未能完全康復,病人長期臥床。術後新產生精神症狀1例,發生暫時性尿崩2例,均在3月內完全恢復。術後CT複查發現尾狀核頭部小梗塞2例,均無明顯症狀。

  討  論

  鞍結節是輕微骨性隆起,分開垂體窩前頂和交叉前溝。鞍結節的腦膜瘤生長受到鄰近解剖結構的制約[1]:外側的K內動脈;前方的視神經;後方的垂體柄、漏斗、Liliequist膜;上方的視交叉、終板、前交通動脈。這樣的解剖環境,使腫瘤可以向蝶骨平臺和一側或雙側視神經上擴張,術前MRI和術中觀察也證明這一點。由於視神經固定在視神經孔,隨腫瘤持續生長,在該部位成角,進一步受壓。視神經也可被腫瘤不對稱包繞。K內動脈向外側移位,但程度不超過視神經。腫瘤本身可以在視神經和K內動脈之間擠入,並可包繞動脈,但血管仍然被移位的蛛網膜層覆蓋。大腦前動脈位於視交叉背側,常被腫瘤拉直,可以深陷大於3.5cm的腫瘤中。向後腫瘤可以延伸超過蝶鞍,進入腳間池,移位垂體柄,但腫瘤不粘連到上斜坡或後床突的硬膜上。

  鞍結節腦膜瘤發現時平均年齡為30-39歲,女性多見,本組平均年齡稍高。因可早期引起視力障礙而較早發現,大多數病人腫瘤小於4cm[2]。由於從鞍結節區伸展到後床突的上緣,平均長度為8mm(5-13mm),寬度為11mm(6-15mm)。這就解釋只要大於1.5cm的腫瘤就可引起臨床症狀[3]。如起源於視神經孔內側,則更小的腫瘤也可引起視力下降。鞍結節腦膜瘤的視力障礙與垂體瘤不同,雙顳側偏盲少見。

  鞍結節腦膜瘤可經幾種入路切除,如雙額、單額、眶上匙孔、翼點、眶顴入路等。雙側額下入路存在諸多缺點,在顯微外科條件下多不主張採用該入路,我們也已廢棄不用。鞍結節腦膜瘤採用翼點入路較佳,與Grisoli的意見相符[4,5]。翼點入路通過切除蝶骨嵴和廣泛分離外側裂,允許伴最小的腦牽拉,便可經其所成空間與額葉下直達鞍上區的腫瘤基底部,從而避開了頸內動脈與視神經的阻礙。

  我們應用該入路,深感其具有以下優點:①釋放外側裂的腦脊液可以充分降低顱內壓,不必切除額極和過分牽拉腦組織即可顯露腫瘤;②早期顯露腫瘤後極和視神經、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使腫瘤與視神經和腦血管早期分離;③避免在抬起額葉時額靜脈受壓和額葉腫脹;④至少一側嗅束可以保留,避免術後完全嗅覺喪失;⑤保留額竇完整。唯一缺點是同側視神經和視交叉下腫瘤不能直視下很好看清楚,切除會有點困難。

  單側額下入路也常採用,具有以下特點:①通過側裂池、頸動脈池,釋放腦脊液,同樣可以充分降低顱內壓。②視角較好,便於從鞍結節正中處理腫瘤基底。③相對便於處理同側視神經內側殘留的腫瘤。其缺點是不便於分離腫瘤和前交通動脈的粘連。對於較小的鞍結節腦膜瘤,一般小於3cm,採用眶上匙孔也可取得良好效果。該入路具有以下特點:①入路的角度和顯露範圍與額下入路相似。②具有微侵襲的優點,手術反應小,恢復快。但也有不足:①開始時釋放腦脊液比較困難,常需腰穿置管。②打開視神經管困難。③在處理同側視神經內側腫瘤和分離前交通動脈不便,尤其腫瘤較硬時。對於巨大的鞍結節腦膜瘤,有必要採用眶顴入路,可以提高全切除率[4,6]。其它入路還包括半球間入路,經鼻入路,眉間匙孔入路等[7],也應該可以應用,但我們缺乏這方面經驗。我們統計的結果證明手術入路和腫瘤全切除率與手術結果無關,說明只要選擇病例恰當,不管採用上述何種入路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後,切除腫瘤的技術是相同的,因此,手術技巧才是全切除腫瘤的關鍵[2]。一般從非優勢側進入,也可從腫瘤侵犯大的一側,即視功能影響嚴重一側進入。在顯微鏡下從遠側向近側方向打開外側裂和K動脈池,釋放腦脊液。只要K動脈蛛網膜一打開,立即可看到同側視神經。如果視神經被腫瘤覆蓋,蝶骨平臺的中線嵴可作為空間方向的解剖標誌。首先在鞍結節或蝶骨平臺中線用低強度雙極電凝消化腫瘤,識別對側視神經,從該神經下和對側K內動脈的內側面切除腫瘤。然後在交叉池下從對側向同側方向切除腫瘤,這有助於識別被腫瘤覆蓋的視神經和K內動脈。再從同側視神經和K內動脈下面切除腫瘤,最後從垂體柄和交叉池分離切除腫瘤。全過程若操作得當,對腦組織損傷輕,且費時少。分塊切除可保護大多數K內動脈和交叉池的蛛網膜,增加手術的安全性。手術分離應該在腫瘤包膜和蛛網膜之間,留一層蛛網膜覆蓋在視神經、視交叉和垂體柄上。通過良好識別的蛛網膜平面,垂體柄可與腫瘤分離,決不會被腫瘤包繞[2]。儘管術前垂體柄受壓和術中電凝垂體上動脈,術後發生垂體功能不足者罕見。這可能由於垂體上動脈不是垂體腺和垂體柄的主要血供。

  保護視功能的關鍵是減少對視神經的直接操作和損傷,也要避免對其血供的損傷。最初的腫瘤內切除必須從中心開始,該處無視結構存在。視神經和視交叉的下表面接受來自垂體上動脈分支的血供。在切除腦膜瘤時,在蛛網膜層看到的小血管不要電凝,通過保護這些血管,有較好的機會改善視功能[2]。應用該技術,在90%的病人中視力保持穩定或改善,術前視力相對好,術後視力也恢復良好。若腫瘤從視神經下侵犯視神經管,可採用2mm鑽頭打開視神經管,用鈍的器械切除腫瘤[8]。

  手術切除的困難是腫瘤與視神經、視交叉、大腦前動脈、K內動脈及其分支的關係,它們常常被包繞或移位。本組有16例A1和前交通動脈被腫瘤包繞,14例切除腫瘤而不損傷這些血管,2例損傷穿支引起尾狀核頭部梗塞。在MRI上看到腫瘤呈分葉狀,包繞K內動脈,分離相對簡單。K內動脈在後外,大腦前動脈在後上提示完全切除腫瘤相對容易。相反,腦膜瘤侵入大腦前動脈後面的第三腦室底,腫瘤完全切除是困難的。術後惡化的病人都與術中損傷大腦前動脈重要分支有關,因此在手術早期識別大腦前動脈是必要的。鞍結節腦膜瘤的血供主要來源於篩動脈,大腦前動脈的分支罕見也有血供。接近腫瘤側的血管壁可以變薄,甚至動脈瘤樣擴張。很多作者已考慮到腫瘤的大小是提示手術困難的決定因素[3],因為大的腫瘤引起鄰近神經血管更嚴重的牽拉。但本組患者手術結果分析並不支持這觀點,也許因為大的鞍結節腦膜瘤相對較少有關。MRI信號強度分析可肯定腫瘤堅硬程度,存在鈣化、有骨質增生、周圍血管是移位而不是包繞等,也提示腫瘤硬的本質。腫瘤侵犯視神經管和鼻付竇,提示腫瘤侵襲性。

  手術切除腫瘤的程度,決定腫瘤是否復發和再生長。Ciric[1]認為鞍結節腦膜瘤的大小對手術結果有影響,腫瘤大於3cm的病人中,死亡率為42%,而小於3cm者,死亡率為0。我們的資料不支持,腫瘤大小與全切除率,以及手術死亡率均無關。手術入路與切除程度也無關,單側額下、翼點、眶上匙孔和眶顴入路全切除率分別為84.6%、94.1%和100%,但沒有統計意義。手術是否成功決定術後神經學症狀,視力和長期的結果。手術切除鞍結節腦膜瘤的死亡率文獻有限,幾個資料分析為0-67%,這些腫瘤的複發率0-25%[1,9]。本組手術全切除率為92.7%,術後視力改善有68.3%,無變化有22.0%,惡化有9.8%的病人,優於Jallo[2]報告的手術全切除率為87.0%,術後視力改善有55%,無變化有26%,惡化有19%的病人。

  總之,大多數鞍結節腦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一個重要的解剖概念是隨著腫瘤的生長將蛛網膜推移,在腫瘤切除中,蛛網膜屏障的存在保護神經血管結構。顯微外科手術治療的效果良好,小、中型腫瘤宜採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腫瘤宜採用翼點側裂入路,大型腫瘤宜採用眶顴入路切除腫瘤。全切除與腫瘤大小、手術入路無關,但腫瘤的特性以及手術技巧起重要作用。

  

鞍結節腦膜瘤的手術入路和技巧相關文章
摘要:目的探討鞍結節腦膜瘤的手術入路和手術技巧及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顯微手術治療的25例鞍結節腦膜瘤。腫瘤大小2.5~6cm,所有病人表現為視力減退。所有病人均行開顱手術,單側額下入路14例,翼點入路8例,雙額經縱裂入路3例。結果SimpsonⅠ級切除9例,Ⅱ級切除16例,無手術死亡。術後視力改善16例,無變化5例,視力減退4例。結論應用恰當手術入路及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大多數鞍結節腦膜瘤
發布於 2022-10-19 20:09
0評論
目的: 探討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結節腦膜瘤手術中的應用價值、手術技術及其適應症。 方法: 回顧分析我科採用眶上匙孔入路治療的21例鞍結節腦膜瘤病人的臨床資料。有限的眶上匙孔入路開顱,骨孔寬25~30mm,高15~20mm,討論手術適應症、手術技巧、手術結果和併發症。 結果: 儘管開顱骨孔小,但可提供足夠的空間進行顱內操作切除腫瘤,並保護腦和其他重要結構。21例患者出院時均恢復良好,腫瘤全切除2
發布於 2023-02-09 07:12
0評論
本人自1994開始使用眶上“鎖孔”微創入路治療鞍區腫瘤,包括垂體瘤、鞍結節腦膜瘤、顱咽管瘤等。通過對腫瘤切除程度和複發率進行跟蹤分析,發現經眶上鎖孔微創入路手術療效與其他入路無顯著性差異;但接受眶上“鎖孔”微創入路手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短,手術創傷小,併發症少。所以,認為經眶上“鎖孔”微創入路切除鞍區腫瘤手術方便快捷、創傷小、且療效滿意。一、基本手術方法:1、手術當日剃除眼眉,亦可不剃眉,無須剃頭
發布於 2022-10-20 16:14
0評論
鞍隔是垂體與腦組織之間的硬膜,垂體柄從中穿過,鞍隔雖然很小,但由於是一塊硬膜皺褶,因此是腦膜瘤的好發部位。鞍隔腦膜瘤主要是向上發展,這要的話視神經很容易受壓損傷,患者主要表現是視野的缺損,雙顳側視野的缺損。如果患者能夠及時就診,通過手術視力完全有恢復的可能,但是如果發現的較晚,對視神經壓迫的時間太長,神神經的血供與腫瘤的混為一起,這樣做手術很可能會導致失明的。由於鞍隔腦膜瘤介於視神經、頸內動脈、
發布於 2022-10-20 12:34
0評論
目的:探討顯微手術治療前床突腦膜瘤的方法和療效。方法:對1991年10月年至2009年10月北京醫院收治的53例前床突腦膜瘤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38例,年齡為33~65.5歲,平均45.5歲。治療方法採用經翼點、擴大翼點、眶顴、額眶顴入路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結果:53例患者中Ⅰ級切除5例;Ⅱ級切除33例;ⅢA級切除2例;ⅢB級切除2例;ⅣA級切除6例;ⅣB級切除4例;Ⅴ級切除1例。
發布於 2022-11-25 09:36
0評論
許多病人詢問甚麼樣的腦膜瘤可以不手術?一般來說,如果診斷正確,腦膜瘤直徑小於3釐米,沒有腦膜瘤引起相應的症狀,可以動態觀察,暫不手術。開始常常在第上次檢查後2-3月複查核磁共振,如果沒有甚麼變化,繼續觀察。隨後,在上次核磁後半年再複查,如果仍沒有發現腦膜瘤明顯增大,可以將複查間隔定為一年。特殊部位比如鞍結節腦膜瘤、橋腦小腦角腦膜瘤等,可能腫瘤比較小就會出現症狀,如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症狀,腫瘤直徑
發布於 2022-10-19 20:59
0評論
腦膜瘤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腦部疾病,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病率佔顱內腫瘤的19.2%,在顱內腫瘤的發生中居第2位。是顱內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如不能及時察覺可能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且有可能耽誤治療。因此瞭解腦膜瘤的症狀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一、腦膜瘤常見類型和表現1、矢狀竇旁和大腦鐮旁腦膜瘤:佔總數一半左右,生長緩慢,一般患者出現症狀時,瘤體多已很大,癲癇常是該類型腦膜瘤的首發症狀
發布於 2023-02-03 22:12
0評論
一、腦膜瘤的臨床表現腦膜瘤佔顱內腫瘤的15%,成年人多見,老人和兒童較為少見,多數為單發,多發者僅僅佔1-2%,腦膜瘤多數起源於蛛網膜內皮細胞,凡是顱內富於蛛網膜顆粒與蛛網膜絨毛之處,都是腦膜瘤的好發部位。腦膜瘤多見於矢狀竇旁、大腦凸面及大腦鐮旁,其次為蝶骨嵴、鞍結節、嗅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部位。腦膜瘤的形狀與生長部位有關,多數呈球形或者半球形,少數為扁平形。1、良性腦膜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
發布於 2023-02-10 02:32
0評論
腦膜瘤在顱腦腫瘤中佔的比例較高,約20-30%,發病率僅次於膠質瘤。不過腦膜瘤絕大多數為良性,即生長速度較慢,有包膜,絕大多數可以手術切除而治癒或使病情得到控制。其中大部分可以切除乾淨不再復發。對於較小的腦膜瘤可以考慮觀察或伽馬刀治療,也問題不大。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得了腦膜瘤不必過於緊張。腦膜瘤來源於蛛網膜細胞,顱內有蛛網膜或蛛網膜顆粒的地方均可以發生,因此腦膜瘤可以出現在顱內的許多部位,
發布於 2022-10-20 07:49
0評論
【摘要】目的:總結鞍區病變經蝶手術中鞍底生理重建和鼻咽通氣道的應用經驗和體會方法 本組垂體腺瘤37例,Rathke囊腫5例,垂體無功能腺瘤經蝶術後瘢痕形成1例,垂體膿腫1例,顱咽管瘤1例,鞍區生殖細胞瘤1例。均採用經單鼻孔蝶竇顯微手術方式,術中爭取採用手術入路中獲得的自體骨質重建鞍底,以自制簡易帶球囊鼻咽通氣道進行鼻腔填塞。結果:45例患者在經蝶手術入路中能獲得較完整的自體骨片。38例患者術中做
發布於 2022-10-10 13:2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