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手術入路:
1、前上內方切口:
適應症;肩關節脫位,肱骨上端骨折和上端腫瘤切除手術。
切口與顯露:切口始於肩鎖關節的前部,沿鎖骨外1/3的前面向內延伸,然後轉向下外,沿三角肌前緣完成下2/3的切口。在三角肌、胸大肌間溝處保護頭靜脈,將三角肌向外牽開,細心剝離三角肌下間隙,避免損傷旋肱後動脈、腋神經和胸肩峰動脈的三角肌支。距鎖骨O.5釐米處,將三角肌止端切斷並向外翻轉,即可暴露喙狀突和肩關節囊的前部。如欲更大的暴露,可距喙狀突約O.5釐米處將肱二頭肌短頭和喙肱肌切斷,向下翻轉。將肩胛下肌於肱骨小結節1釐米處切斷,並向內翻轉,即可暴露肩關節囊前方及前內側方面的視野。
2、肩鎖關節前方弧形切口:
適應症:肩鎖關節脫位、鎖骨遠端骨折移位手術。
切口與顯露:切口始於肩峰前上緣,向內沿鎖骨外1/4處轉彎向下,沿三角肌前緣下行4~5釐米,於肌間溝處保護好頭靜脈,將三角肌距鎖骨止端0.5釐米處切斷,並向下翻轉,暴露喙突、肩鎖關節、喙鎖韌帶及喙肩韌帶。
臂部手術入路臂部手術入路:臂部前外側切口。
適應症:肱骨幹的各種手術。
切口與顯露:始自三角肌前緣中點,向下沿肱二頭肌外緣下行,至肘關節前內側彎曲達肘關節平面以下3釐米。切口上部將三角肌與胸大肌分開,切口中下部則縱形分開肱肌纖維以達肱骨幹。注意勿傷內側的頭靜脈和外側的橈神經。
肘部手術入路:
1、肘關節後側正中切口:
適應症:肱骨髁部骨折、肘關節脫位、肘關節融合術、成形術。
切口與顯露:始自臂部後正中線、尺骨鷹嘴突上方10釐米,向下延伸至鷹嘴突下方3~4釐米處。遊離尺神經並保護之;將肱三頭肌腱性部做舌狀切開,注意手術刀刃應向中線偏斜,舌形尖部於鷹嘴上方約10釐米,而舌形基部在關節水平面上向兩側擴展,達肱骨內外髁部,完成一淺部寬、深部窄的舌狀瓣後,向遠側翻轉,顯露肘後部關節囊,切開骨膜及關節囊,顯露鷹嘴和肘關節。
2、肘關節外側切口適應症:肱骨外髁翻轉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橈骨頭切除術。
切口與顯露:始自肘關節外側、肘關節線以上6釐米處,經肱骨外上髁脊向下前延伸,切口下端稍超過橈骨頭。切口上方沿外上髁脊作骨膜下剝離,下方切開肘肌,並沿尺側腕伸肌後緣進入,貼近尺骨切斷旋後肌並向前翻轉,勿損傷橈神經深支。然後縱形切開關節囊,而顯露肱橈關節間隙。
3、肘關節內側切口:
適應症:肱骨內髁部骨折、尺神經探查、肘關節融合。
切口與顯露:於肘內側以內上髁為中心,上下各5釐米為切口。顯露並保護尺神經,用銳利骨鑿將肱骨內上髁切斷,連同屈肌止點向下翻轉。縱形切開關節囊,即顯露肱骨內髁、尺骨鷹嘴及其關節面。若加大外展前臂力量,可使肘關節向內側脫位。術畢時將切斷的肱骨內上髁復位,並縫合或克氏針固定之。
前臂部手術入路:
1、前臂背尺側切口:
適應症:尺骨幹骨折。
切口顯露:在尺骨鷹嘴下方5釐米處,沿尺骨背側緣根據需要可切取適當長度,在尺側腕屈肌和尺側腕伸肌及肘肌之間切開骨膜,可充分顯露尺骨幹。
2、前臂背橈側切口:
適應症:橈骨幹骨折切口顯露:於前臂背側始自橈骨小頭下方4釐米處,可根據需要縱形切開適當的長度。於指總伸肌和橈側腕短伸肌問切開筋膜,前者拉向內側,後者拉向外側。見到旋後肌及從旋後肌穿出的橈神經深支和肌支。沿橈骨幹外側緣縱形切開旋後肌並向內翻轉,切開骨膜顯露橈骨幹。
3、前臂上段後外側切口:
注意切開旋後肌時應貼近尺骨,以防損傷橈神經深支。
髖部手術入路:
1、髖關節前側切口;適應症:髖關節融合術、先天性髖脫位造蓋術、髖骨截骨術、髖關節成形術、髖關節結核病灶清除術。
切口與顯露:自髂脊中點沿髂脊向前下經髂前上棘,轉向髕骨外緣方向約12釐米,切開皮下深筋膜,再於髂脊外緣切開臀中肌、闊筋膜張肌,骨膜下剝離並向前向下翻轉,向內側牽開縫匠肌和股外側皮神經,它是在髂前上棘之下,縫匠肌之上通過,將臀中肌和股外側肌向外側拉開,此時可見髖臼上緣。
為欲更大顯露可將股直肌的髂前下棘附著部和髖臼上方附著部切斷、下翻。此時髖關節前上方可顯露。“T”形或“十”字形切開關節囊,而顯露關節腔。
2、髖關節外側切口適應症:股骨頸開放復位三翼釘固定術、粗隆間截骨術、髖關節切開引流術、髖關節成形術等。
切口與顯露。自髂前上棘外下方2.5釐米處,向大粗隆外側和股骨幹外側延伸,止於粗隆基底部以下5釐米處。於臀中肌和闊筋膜張肌之間隙進行解剖,將臀中肌向後牽開、闊筋膜張肌向前牽開,即可顯露關節囊。
另外,也可用骨刀將粗隆頂部的前半切斷,將其附麗的臀中、小肌向後上方牽開,可顯露更大的視野。
3、髖關節後側切口:
適應症:髖關節後脫位合併坐骨神經損傷或合併髖臼後上緣骨折、股骨頸骨折行帶蒂肌瓣移植內固定術,髖關節成形術。切口與顯露:切口起自髂後上棘外下方5釐米處,與臀大肌纖維平行方向至大粗隆後上方,然後沿股骨大粗隆後緣下行5釐米。
將臀大肌纖維順皮膚切口平行方向切開,並將臀大肌在閥筋膜附著處,順切口之垂直部分切開5釐米,將肌肉向二側牽開,即顯露臀大肌深面組織。注意保護好梨狀肌上、下緣穿出的重要血管與神經。然後使大腿內旋。
將子子上、下肌和閉孔內肌於大粗隆附著處切斷,並向後內牽開,向上拉開梨狀肌,切開關節囊,即可顯露髖關節後部視野。
股部手術入路:
1、股部前外側切口,適應症:股骨幹骨折或腫瘤切除術。
切口與顯露:切口方向是在髂前上棘與骰骨外緣聯線上,可根據手術需要,在此線上採取適當長度的切口。切開皮膚、皮下和深筋膜後,沿肌間隔將股直肌和股外側肌拉開,切口偏上時,可遇到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和股神經肌支,可將血管切扎,保護此神經,然後順股間肌纖維方向切開至股骨幹。
2、股部外側切口:
適應症:同上。
切口與顯露:切口的方向在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外髁的聯線上。切開皮膚、皮下,縱行切開髂脛束,順股外側肌纖維方向切開該肌和股問肌,剝開肌肉而達股骨幹外側面。
膝部手術入路:
1、膝前內側縱切口:
適應症:膝關節探查術、結核病灶清除術、前交叉韌帶修補術等。
切口與顯露:自髕骨內上方5釐米處,沿股四頭肌腱內緣,經髕骨內緣,向下向內達脛骨粗隆內緣。切開皮膚、皮下,保護好隱神經髕下支。切開深筋膜,在股直肌與股內側肌的腱性聯結部縱向切開,並將髕骨內側支持帶和關節囊切開。向外側推開髕骨,微屈膝關節,即顯露膝關節腔的交叉韌帶和內側半月板前2/3部分。如將切口上下稍延長,髕骨向外側牽開,則有更大的手術視野顯露。
2、膝前外側切口:
適應症:脛骨外髁骨折同時有外側半月板損傷手術。
切口與顯露:始於髕骨外緣以上5釐米,在股外側肌進入股四頭肌腱處,沿股四頭肌腱、髕骨、髕下韌帶的外緣,止於脛骨結節下2釐米處。以與皮膚切口相同的方向切開關節囊和滑膜。屈膝,將脛前肌向外牽開,將髕骨和髕韌帶向內牽開,股骨外髁部,外側半月板即同時顯露。
3、膝後外側切口:
適應症:膝外側副韌帶修補和重建,腓總神經探查及膝關節後外側之病變。
切口與顯露:沿股二頭肌腱至腓骨頭前緣做一輕微弧形切口。將股二頭肌腱向後牽開,注意保護腓總神經,向深層解剖分離,顯露膝關節囊的後外側,縱行切開關節囊,向前拉開關節囊,向後拉開關節囊及二頭肌腱,膝關節的後外側部即可顯露。
4、膝後內側切口:
適應症。膝外翻楔形切骨術、內側半月板破裂,及膝關節後內側之病變。
切口與顯露。沿半腱半膜肌腱做一縱形切口,長約6~8釐米。切開皮膚、皮下,注意勿損傷隱神經。自股骨內上髁縱形切開深筋膜及關節囊,顯露股骨幹下端之內側、內側半月板後側及脛骨之後上面。
小腿部手術入路:
1、小腿前側切口:
適應症:脛骨幹各種手術。
切口與顯露:於小腿前面脛骨前緣做縱形或弧形切口(凸面朝外)。切開皮膚、皮下,於脛骨脊外側切開深筋膜,把脛前肌,趾長伸肌拉向外側,可顯露脛骨外德面。
2、小腿外側切口:
適應症:腓骨幹各種手術。
切口與顯露:沿腓骨外側做縱形切口。
切開皮膚、皮下,沿腓骨長肌後緣,將深筋膜切開。如欲顯露腓骨上端時,應在股二頭肌腱後緣找到腓總神經。將腓骨長肌自腓骨上剝下。腓總神經可牽過腓骨頭。如欲顯露腓骨中部,可將腓骨長短肌腱自腓骨上向後剝離,拉開,勿損傷腓淺神經。一般腓骨下端不予以切取,因影響踝關節之穩定。
踝部手術入路:
1、踝關節前側切口:
適應症:踝關節探查術、踝關節融合術、踝關節病灶清除術。
切1口與顯露:在踩關節前正中,踝關節線上5~7釐米,沿脛骨脊稍內側下延伸,至距舟關節處。切開皮膚、皮下,保護腓淺神經。沿脛骨脊切開深筋膜及小腿橫韌帶。於脛前肌腱與伸拇長肌腱之間,找到腓深神經、脛前血管。並將脛前肌拉向內側,將伸趾長腱和腓深神經、脛前血管拉向外側,踝關節囊前側即可顯露。切開關節囊,蹠屆則踝關節前面顯露。
2、踝關節後外側切口:
適應症:踝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骨折塊偏後外側者)、踝關節融合術等。
切口與顯露:自外踝尖的近側約12~14釐米處,沿腓骨後緣向下延伸至外踩尖部,略向前彎曲2~3釐米止。顯露腓骨下端,切開腓側支持帶,將腓骨長短肌腱向前牽開,如腓骨無骨折,則於外踝尖部的近側10釐米處剝離腓骨骨膜,用線鋸鋸斷腓骨。
分離骨間膜和切斷前後踝韌帶,保護跟腓、脛啡韌帶。將切斷之腓骨遠端向下向外翻轉,顯露踝關節外側面和脛骨下端的前後緣。切口縫合時,下翻之腓骨復位,於外踝近側向脛骨橫形擰緊一枚螺絲釘固定之。肌腱復位並縫合支持帶,關閉切口。
3、踝關節後內側切口:
適應症。後踩骨折、距骨體骨折、跟腱部手術。
切口與顯露;沿跟腱內側緣縱形切口,切開淺、深筋膜,注意內踝後方的脛後血管及神經。小心將跟腱向外牽開,脛後肌腱、脛後血管及神經向內牽開,顯露後踝及脛骨下端後側面。
4、踝關節後側切口:
適應症:同上。
切口與顯露:沿跟腱外側緣縱形切口約13釐米。始於跟腱之跟骨止點處,切開淺、深筋膜,用“z”字切開跟腱和後踝部脂肪,蜂窩組織等。在屈拇長肌腱及腓骨長短肌腱間隙中,達脛骨後側面,將屈拇長肌腱向內牽開,即可顯露脛骨下端、後踝,距骨體後側與距骨下關節及跟骨上面之背側。
應注意屈拇長肌腱的內側,有脛後血管及神經,應加以保護。
5、踝關節前內側切口:
適應症:距骨骨折合併脫位。
切口與顯露:切口起自內踝前上方,略向前彎曲,向下止於舟骨之內側面,長7~8釐米。切開皮膚、皮下及關節囊,將脛後肌腱拉向後方,其他軟組織拉向前方,即可顯露距骨骨折端
足部手術入路:
足部前外側切口:
適應症:三關節融合術。
切口與顯露:自外踝尖端後下方2.5釐米處,斜向前上方,止於距舟關節背側外側面。切開皮膚、皮下,直達骨面。將腓骨長短肌腱牽向後下側或將其切斷,伸趾長肌腱向內牽開,可顯露跗骨竇。剝離趾短伸肌在跟骨附著部,向遠側翻轉,即可顯露跟骰、距舟與跟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