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8-29 15:41

  1.醫學干預

  醫學干預是指醫師提出醫學診斷,即聽力損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並採用治療手段來恢復聽力的方法。

  外耳道耵聹:在新生兒和嬰幼兒時期,耵聹過多且難以自然排出,可阻塞外耳道。在這種情況下,採用耳聲發射檢查往往可造成耳聲發射能量消失,而且也可影響聲導抗檢查,必須要清除外耳道耵聹。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嬰幼兒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免疫變態反應引起。其可以造成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根據臨床症狀及耳科顯微鏡檢查以及聽力學檢查,包括耳聲發射、聲導抗檢查等可以明確。可採用病因治療,應用類固醇激素類及抗過敏藥物,在鼻腔內可滴麻黃素,藥物治療無效可採用經鼓膜穿刺抽液,切開引流以及經鼓膜安裝通氣管。以改善及恢復患兒的聽力。

  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發育畸形:根據畸形分類不同,採用不同的外科手術治療,一方面外耳整形和耳廓再造,另一方面改善聽力。雙側耳廓及外耳道畸形,應儘早選配助聽器,促進言語—語言發育。

  2.聽力補償或重建

  聽力補償或重建主要包括助聽器選配和人工耳蝸植入。

  助聽器選配:永久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兒選配助聽器,聽力障礙的程度一般在中度至重度,甚至有專家主張輕度聽力障礙也需選配助聽器,進行聽力矯正,單側聽力損失者也可以選配助聽器。雙側聽力損失應選配雙側助聽器。雙耳選配優點是,有利於分辨聲源,提高聲源定向能力,整合效應好,聽聲音的響度增加等。

  人工耳蝸植入:人工耳蝸植入裝置是一種模擬人耳蝸功能的轉換器。它將聲音信號通過言語處理器轉變成電信號,傳入內耳的電極,直接興奮聽神經,從而產生聽覺。人工耳蝸裝置主要分2大部分:植入部分(包括接收裝置和多道電極)和外接部分(包括耳機、發射器、言語處理器等)。對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患兒,使用助聽器3—6個月無明顯效果,在lO個月左右進行人工耳蝸術前評估,建議儘早實施人工耳蝸植人手術。

  3.聽功能訓練和言語—語言康復訓練

  患兒經助聽器選配和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聽力矯正之後,需進行聽功能訓練和言語—語言康復訓練。需要有醫生、聽力學家、言語—語言治療師、特殊教育者和心理學家參加。與患兒建立長期關係來支持兒童的聽力和語言的發育相當重要,使聾兒患者能聽到聲音,並能理解講話。

  聽功能訓練內容包括如下:聽覺察覺;聽覺注意;聽覺定位;聽覺識別;聽覺記憶;聽覺選擇;聽覺反饋。

  言語—語言康復訓練:言語訓練程序為音素、音節、單詞、以及短句訓練。對於語言康復應遵循以下幾點:

  1.有條件最好在康復中心進行系統訓練;

  2.激發聾兒的語言興趣;

  3.循序漸進,從音素到短句,重複攻關;

  4.抓住言語行為環節,安排對話內容。言語—語言康復訓練評估為言語識別率和語言表達率。

聽損傷確診後的干預相關文章
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兒童期聽力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出生缺陷在所有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為0.1%-0.3%,其中重度及極重度聽力障礙約佔0.1%。入住重症監護病房(NICU)的新生兒中,聽力障礙的發生率高達2%-4%。隨著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在全國的廣泛和深入開展,聽力障礙嬰幼兒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項目越來越受到重視。而聽力障礙嬰幼兒能否獲得理想和最大限度的效果,是一個值得關注
發布於 2022-10-24 11:04
0評論
概述 韌帶損傷一般都是有嚴重的外傷導致的這一現象,也可能是由於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了韌帶損傷的危害,韌帶損傷的患者會導致明顯的局部疼痛的現象,而且韌帶不能夠正常的活動,出現了韌帶損傷最好應該及時到醫院通過使用x射線檢測的方法來進行判斷,韌帶損傷的確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應該及時治療。 步驟/方法: 1、 如果出現韌帶損傷,可能會導致局部出現腫脹和疼痛的
發布於 2024-03-02 10:05
0評論
新生兒期可能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腦損傷,常見的病因種類有胎兒或出生窒息後缺氧缺血性腦病、早產兒腦室旁白質病變、腦梗塞、低血糖腦病、代謝性腦病等。常在嬰兒早期出現肢體異常體徵,比如豎頭困難、拇指內收、肢體過軟、角弓反張、追光追物遲鈍等,都應該引起家長們足夠的重視。不同部位腦損傷臨床表現可以不盡相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實為重要。腦損傷現實已發生,我們不能改變,但孩子的發展軌跡是可以通過醫
發布於 2022-12-06 03:41
0評論
當寶寶完成了所有的聽力學檢查,醫生綜合分析檢查結果,告知您的寶寶有聽力障礙時,多數的家長都難於接受,表現為或認為診斷不正確、或發怒、或悲傷、或混亂等,這都是很正常的一種反應。但是,我勸寶寶的爸爸媽媽,您如果對診斷結果有懷疑,一定要找一個對小兒聽力學比較精通的醫生,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解釋。眾多的報告已經表明,當寶寶聽力損失比較輕或單耳聽力損失時,靠主觀的觀察是很難發現的。如果家長自己認為孩子聽力沒事
發布於 2022-10-24 02:39
0評論
產後抑鬱症是部分產婦分娩後出現的一種精神、心理障礙,通常發生在產後2-6周內,以失眠、情緒低落、悲觀、哭泣、焦慮、易激惹、不能履行母親責任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為特徵,嚴重的會有自殺或殺嬰傾向。國際上,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為3.5%-54.5%,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之間的差異頗大;我國近二十年來的2項報道,發病率分別為17.9%和37.1%,大致處於國際平均水平。產後抑鬱症的治療並不困難,抗抑鬱治療的緩解
發布於 2023-03-31 10:34
0評論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災情嚴重,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傷亡慘重,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這樣的災難事件中,災區人民面臨親人的死亡、傷害及財物的損失,倖存者及援助人員等在心理上均產生相當大的震盪與影響,如無助、強烈的害怕、恐懼、悲傷、自責等情緒。此種經歷容易形成個人的創傷經驗,造成某些災民出現;創傷應激障礙,因此,進行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尤為重要。心理危機干預,簡單說就
發布於 2022-12-03 01:06
0評論
概述 很多寶寶在未足月的情況下,便因一些疾病的原因早早來到世間,而早產兒腦損傷的風險較大。專家表示,隨著新生兒急救技術的提高,以往很難成活的早產、低體重新生兒如今也獲得了新生。但這些被救回生命的嬰兒還面臨著另一種風險——腦損傷,如果寶寶出生後,對這種病症不重視,延誤了治療,就有可能遺留腦癱和遠期智力低下等後遺症。所以對腦損傷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過度恐慌,造成過度治療。 步
發布於 2023-07-30 13:30
0評論
多動性障礙的保健措施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教育干預、家長諮詢和藥物治療。一、認知行為治療目前認為認知行為治療是控制多動、衝動、攻擊性行為的有效方法。減低刺激和自我指導技術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幫助病兒學會在學習或做需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時儘量減少環境中視覺、聽覺等方面的無關刺激,又如讓病兒學會類似“一慢、二看、三行動”的自我提醒方法。二、教育干預教育對多動性障礙病兒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無論對合並或沒有合
發布於 2022-12-18 08:30
0評論
精神分裂症是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其症狀和體徵複雜多樣,通常分為陽性、陰性、認知、情感和運動等多個症狀。目前,精神分裂症還不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然而針對超高危期(UHR)人群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努力減少危險因素,可能有助於降低其發病率。早期評估和干預艱難但卻十分重要。本文綜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預防與干預的研究進展。早期預防初級預防針對所有健康個體,以減少新發病例為目的;二級預防和早期幹
發布於 2022-12-24 15:30
0評論
精神分裂症是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其症狀和體徵複雜多樣,通常分為陽性、陰性、認知、情感和運動等多個症狀。目前,精神分裂症還不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然而針對超高危期(UHR)人群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努力減少危險因素,可能有助於降低其發病率。早期評估和干預艱難但卻十分重要。本文綜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預防與干預的研究進展。早期預防初級預防針對所有健康個體,以減少新發病例為目的;二級預防和早期幹
發布於 2022-12-23 18:1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