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31 10:34

  產後抑鬱症是部分產婦分娩後出現的一種精神、心理障礙,通常發生在產後2-6周內,以失眠、情緒低落、悲觀、哭泣、焦慮、易激惹、不能履行母親責任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為特徵,嚴重的會有自殺或殺嬰傾向。國際上,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為3.5% - 54.5%,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之間的差異頗大;我國近二十年來的2項報道,發病率分別為17.9%和37.1%,大致處於國際平均水平。產後抑鬱症的治療並不困難,抗抑鬱治療的緩解率很高,多數也不會有殘留症狀;至於再次妊娠是否有復發的危險,尚有不同的觀點。然而,臨床上也發現,產婦經常會擔心服用鎮靜劑和抗抑鬱藥影響哺乳或可能有其他的副作用而不願意服藥。因此,對於產後抑鬱症非藥物治療的療效評估就顯得十分重要。所謂“產後抑鬱症的非藥物治療”,通常是指針對產後抑鬱症的社會心理學干預(如同伴支持,非指導性諮詢等)和心理學干預(如認知行為治療和人際互動治療等),而並不是指一般的產後保健和護理。

產後抑鬱症的社會心理學干預和心理學干預相關文章
1、適時實施心理護理,保證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 2、積極開展孕產婦的心理衛生保健,瞭解孕產婦的相關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解除病發的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心。對於有不良心理的孕婦,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對既往有精神異常病史或抑鬱症家族史的孕婦。 3、加強對孕婦的精神關懷,利用孕婦學校等多種渠道普及有關妊娠、分娩常識,減輕孕婦妊娠,分娩的緊張、恐懼心
發布於 2023-01-05 18:04
0評論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災情嚴重,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傷亡慘重,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這樣的災難事件中,災區人民面臨親人的死亡、傷害及財物的損失,倖存者及援助人員等在心理上均產生相當大的震盪與影響,如無助、強烈的害怕、恐懼、悲傷、自責等情緒。此種經歷容易形成個人的創傷經驗,造成某些災民出現;創傷應激障礙,因此,進行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尤為重要。心理危機干預,簡單說就
發布於 2022-12-03 01:06
0評論
精神分裂症是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其症狀和體徵複雜多樣,通常分為陽性、陰性、認知、情感和運動等多個症狀。目前,精神分裂症還不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然而針對超高危期(UHR)人群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努力減少危險因素,可能有助於降低其發病率。早期評估和干預艱難但卻十分重要。本文綜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預防與干預的研究進展。早期預防初級預防針對所有健康個體,以減少新發病例為目的;二級預防和早期幹
發布於 2022-12-23 18:10
0評論
一項新近發表於《英國精神病學雜誌》(BrJPsychiatry2013Jun20)的研究表明,正念干預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中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和有效性。與常規課程相比,英國青少年在接受正念干預期間抑鬱症狀的報告率更低,壓力更小。研究共納入522名年齡為12-16歲的青少年受試者,隨機分入接受基於學校的正念計劃組(干預組)或常規學校課程組(對照組)。評估青少年對正念干預的接受性以及正念干預增強心
發布於 2022-12-24 02:55
0評論
精神分裂症是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其症狀和體徵複雜多樣,通常分為陽性、陰性、認知、情感和運動等多個症狀。目前,精神分裂症還不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然而針對超高危期(UHR)人群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努力減少危險因素,可能有助於降低其發病率。早期評估和干預艱難但卻十分重要。本文綜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預防與干預的研究進展。早期預防初級預防針對所有健康個體,以減少新發病例為目的;二級預防和早期幹
發布於 2022-12-24 15:30
0評論
目的:比較早期社交互動(EarlySocialInteraction,ESI)項目中兩組父母實施的不同干預方式和效果。干預為期九個月。研究分為兩組:Individual-ESI(干預專家―單個家長,一對一教學)提供每週2-3次的家庭或社區教育,團體Group-ESI(干預專家―4-5個家長,小班教學)為家長提供每週一次的診所教學。兩組家長均被教以如何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融入恰當的行為管理策略,以幫助
發布於 2023-01-21 13:31
0評論
1、保證良好的家庭氛圍 積極開展孕產婦的心理衛生保健,瞭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態、個性特徵、既往病史,尤其是分娩前後心理狀態的變化,根據不同的情況,運用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知識,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心。 對於有不良心理個性的孕婦,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對既往有精神異常病史或抑鬱症家族史的孕婦,定期請心理衛生專業人員進行觀察,指導其充分休息,避免
發布於 2024-08-05 00:53
0評論
產後抑鬱症患者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很多人甚至一些醫生都認為產後抑鬱只是心理疾病,只需要心理治療就行。實際上,產後抑鬱患者的大腦神經遞質5-羥色胺濃度已經失調,從而出現情緒障礙,僅僅通過個人或社會心理干預有時很難調整,要用藥物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產後抑鬱症患者用吃藥嗎?“失眠、早醒、身體有各種不舒服,但檢查又沒有軀體疾病,經常悶悶不樂發脾氣,想事情都往不好方面去想,初步可以識別有產後抑鬱。產婦
發布於 2023-01-05 17:50
0評論
產後抑鬱症是女性精神障礙中最為常見的類型,是女性生產之後,由於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是產後6周內發生,可持續整個產褥期,有的甚至持續至幼兒上學前。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在15%~30%。產後抑鬱症通常在6周內發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產後抑鬱症怎樣家庭護理?(1)家屬要學習和掌
發布於 2022-10-05 02:40
0評論
1.醫學干預 醫學干預是指醫師提出醫學診斷,即聽力損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並採用治療手段來恢復聽力的方法。 外耳道耵聹:在新生兒和嬰幼兒時期,耵聹過多且難以自然排出,可阻塞外耳道。在這種情況下,採用耳聲發射檢查往往可造成耳聲發射能量消失,而且也可影響聲導抗檢查,必須要清除外耳道耵聹。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嬰幼兒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免疫變態反應引起。其可以造成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
發布於 2023-08-29 15:4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