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導管擴張症又名漿細胞性乳腺炎,非泌乳性乳腺膿腫,其發病率佔乳房良性疾病的5%左右。臨床上常因缺乏對本病的認識而導致診治失誤。乳腺導管擴張症始發於30歲~40歲經產、非哺乳期婦女,病因至今尚無統一認識。一般認為該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為退行性變,病因與內分泌紊亂有關係。
也有人認為是由於乳腺導管排空不暢或其它原因使導管開口堵塞,分泌物瀦留,引起導管擴張,擴張的導管內中性脂腸可刺激管壁纖維組織的增生,並可破壞管壁滲入間質,引起劇烈的無菌性炎症反應。病變處有大量的漿細胞浸潤。本病獨特的基本病變是乳腺導管瀦留性擴張,而漿細胞浸潤系繼發改變而非本病所特有。由於該病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檢查對本病診斷無特異性,所以臨床極易誤診誤治。由於本病具有乳房腫塊,乳頭內陷,乳頭溢液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特點,常誤診為乳腺癌。
作者認為以下幾點可供與乳癌鑑別:
(1) 發病年齡輕。該病的發病年齡相對於乳癌的平均年齡約年輕10歲。本組平均年齡為35歲。
(2)病史中可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 ,病史較長,但白細胞計數不高,分類正常。
(3)早期即可有乳頭內陷且多為偏向性。腋窩淋巴結腫大伴輕觸壓痛,但隨病程進展腋窩淋巴結可縮小或消退。
(4)該病乳房腫塊多位於乳暈周圍,常伴觸痛。乳頭或乳暈下有時可觸及增粗的大導管。詢問病史可有乳房腫塊縮小史及哺乳障礙史,乳腺癌的無痛性腫塊多位於乳房周邊區,進行性生長。
(5)乳腺導管造影及針刺細胞學檢查有助於鑑別。術中快速冰凍切片病檢是確診及決定術式的可靠依據。此外,本病由於具有膿腫反覆破潰或有經久不愈的慢性瘻管等特點,易於乳腺結核相混淆。但乳腺結核多遠離乳暈及輸乳大導管,且乳頭內陷罕見。再者乳腺結核多為繼發性,多伴有中毒症狀及結核抗體陽性等,有助於鑑別。
本病屬乳腺良性病變,也並非癌前病變。單純膿腫切開引流不能取得永久療效。合併感染時,滅滴靈與其它廣譜抗生素聯合應用可獲得短暫效果。手術治療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措施。常用的術式及適應症為:
(1)乳管切除術:適用於單純乳頭溢液或乳暈下腫塊者,對單純乳頭溢液者,在探針的引導下,切除該乳管及周圍0.5cm的乳腺組織;對有乳暈下腫塊和乳暈下大導管普遍擴張者,則採取乳暈邊緣弧形切口,保留翻轉乳頭,切除全部大乳管及楔形切除乳暈下乳腺組織,所成腔隙荷包縫合,乳頭外翻整形縫合。
(2)乳腺區段切除術:適用於單純表現為乳腺腫塊,且腫塊侷限,位於距乳暈2.0cm以外乳腺周邊部的病例。此手術強調切口內端必須達乳頭下,以保證所屬大乳管的徹底切除,否則,術後仍有形成乳暈下囊腫、乳頭溢液甚至乳腺瘻的可能。切面如有細條狀乳汁樣物溢出,即應擴大切除範圍,以防復發。
(3)乳房單純切除術:僅適用於少數瀰漫性病變首次治療不合理而致嚴重乳腺瘻等已生育的病例。對於合併急性感染而致乳房瀰漫性腫脹者,並非乳房單純切除的適應症。應先控制炎症後再酌情選擇合理的術式,對於已控制炎症的乳腺瘻病例,行保留乳頭的瘻管及周圍瘢痕組織徹底切除,一期縫合為佳。腋窩腫大之淋巴結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乳房病灶切除後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