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中的乙醇脫氫酶負責將乙醇(酒的成分)氧化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為底物進一步在乙醛脫氫酶催化下轉變為無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乙醛毒性高於乙醇,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乙醛被懷疑具有致癌性,它與人類腫瘤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關係。負責人體內乙醛轉化的主要是肝中的乙醛脫氫酶(ALDH),它有兩種同功酶,分別分佈於胞質溶膠(ALDH1)與線粒體(ALDH2)。兩者在催化速率上有很明顯的差異,ALDH2對乙醛的K_M低於ALDH1,約後者的1/10,是主要負責乙醛轉化的同工酶。
乙醛脫氫酶基因位於12號染色體(12q24.2),它的主要多態性是rs671,即位於外顯子12的G1510A。正常的等位基因記為ALDH2*1,單鹼基突變的等位基因記為ALDH2*2。突變基因翻譯出的酶中,殘基487的穀氨酸變為賴氨酸,造成催化活性基本喪失。
ALDH2*2在人類各族群中的分佈是不同的,它基本全部出現在亞洲人上。研究顯示中國人ALDH2*2的頻率為18%,其中廣東漢族最高(31%),武漢漢族12%,洛陽人15%,上海人25%,臺灣人30%,朝鮮人16%,日本人27%,泰國人4%,藏人/蒙古人/菲律賓人/馬來人/臺灣原住民1-10%,白人~0%,黑人~0%。乙醛脫氫酶是隨機組合的四聚體,一個突變型的亞基影響了四聚體的穩定性,進而影響酶的正常表達。研究發現無論攜帶ALDH2*2的是純合子(AA)還是雜合子(GA),四聚的ALDH2均無活性,即ALDH2*2是顯性遺傳。雜合子GA的ALDH2四個亞基都穩定的概率是(0.5)^4=6%,因而即使雜合子的野生型與突變等位基因等量表達,其正常的ALDH2的表達量也僅有 6%。有ALDH2*2突變表達出的亞基的酶無法正常代謝乙醇的氧化產物乙醛,血液乙醛濃度增高,造成一系列飲酒後的不良反應,如臉紅、頭暈、心跳加快等。而純合子AA的ALDH2活性近乎為零,最好是滴酒不沾。有ALDH2*2者更易產生飲酒的不良反應,酗酒的可能性也較小。由於ALDH2*2攜帶者對乙醛代謝較差,有人認為乙醛對肝的損傷是酒精肝在亞洲人群中常見的原因。基於類似機理,有人還研究了食管癌、咽喉癌與肝癌的易感基因與ALDH2*2的關係,發現有一定的關聯。
藥物雙硫侖(disulfiram)可強烈抑制ALDH1的活性,但對ALDH2無影響。它作為戒酒藥物即在於它對ALDH的抑制,服藥後所攝入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無法被代謝掉,蓄積在體內從而造成類似嚴重醉酒的不適症狀,使酒癮者無意繼續飲酒,用作戒酒的嫌惡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