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個儲存水的大容器,可是為甚麼有的時候我們還會缺水呢?其實,我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在漸漸地讓我們喪失一些水分。想知道這些截住水分的罪魁禍首都有哪些嗎?聽養生專家為你講解。
不喜歡吃主食的人
美國營養師傑米·馬斯博士表示,燕麥片、全麥意大利麵和糙米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在體內具有儲存水的功效。如果不吃碳水化合物,就會增加脫水的危險。
月經期女性
美國俄亥俄州家庭醫生羅伯特·科米涅萊克博士表示,雌激素和孕激素影響女性體內“水化”水平。經前綜合徵發作時,最好多喝水,補充體液。佛羅里達州婦產科醫生瑪麗萊納·古伊拉博士也表示,經血過多也會增加女性的脫水危險。
壓力大的人
科米涅萊克博士表示,壓力會導致人體分泌類固醇激素和腎上腺素。持續壓力會加大腎上腺負擔,導致腎上腺機能不全。一旦腎上腺分泌醛固酮(調節體液和電解質的物質),身體就容易發生脫水。
高海拔地區的人
前往高海拔地區時,人體呼吸會加快,尿量增多,身體水分流失更多,脫水危險隨之增大。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
古伊拉博士表示,懷孕期間血液總量和心臟輸出量都比之前大,晨吐更會增加身體脫水危險。此外,女性在哺乳期應注意補充體液,否則同樣容易脫水。
年紀大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儲水能力下降,口渴的感覺減退。這意味著老人更容易發生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