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2-04 16:13

  石菖蒲辛溫行散,苦溫除溼,主入心、胃二經,既能除痰利心竅,又能化溼以和中。適於痰濁閉竅及溼阻中焦等症。

  石菖蒲治癲癇:九節菖蒲(去毛焙乾),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豶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學正傳》)

  石菖蒲治心腎兩虛的尿頻或滑精證:桑螵蛸9g,遠志6g,菖蒲6g,龍骨15g,人參9g,茯神12g,當歸9g,龜甲15g。以上為末,夜臥人參湯調下2錢。方中石菖蒲宣竅寧心,為佐藥。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石菖蒲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普濟方》菖蒲丸)

  石菖蒲治心膽氣虛,心神不寧證,癲癇與遺精:茯苓30g,茯神30g,人參30g,遠志30g,石菖蒲15g,龍齒15g。煉蜜為丸,辰砂為衣,每服2錢,開水送下。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石菖蒲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薑。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石菖蒲治陰血虧虛,心腎失調,神志不安者:精神恍惚,驚悸怔仲,夜寐多夢,健忘盜汗,舌紅少苔,脈細而數。柏子仁12g,枸杞子9g,麥門冬5g,當歸5g,石菖蒲5g,茯神5g,玄參6g,熟地黃6g,甘草6g.蜜丸,每服四、五十丸。柏子養心丸(《體仁彙編》)

  石菖蒲治溫熱、溼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衝。(《時病論》)

  石菖蒲治陰汗溼癢:石菖蒲、蛇床子等分,為末。日搽二三次。(《濟急仙方》)

  石菖蒲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石菖蒲治諸般亦眼,攀睛雲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點之。(《聖濟總錄》)

石菖蒲食用方法相關文章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性溫,味辛,歸心經、胃經。功能開竅寧神,化溼和胃。主要用於治療溼濁矇蔽清竅之神志昏亂及健忘,耳鳴,耳聾,溼阻中焦以及癰疽疥癬,風溼痺痛,跌打損傷等病證。 【應用禁忌】 1.本品辛香偏燥而散,凡陰虛陽亢,精滑汗多,心血虛者,均不宜服用。 2.本品氣辛性竄,走竄真氣,多用獨用,耗散氣血,故不可多用久用。 3.本品氣香能透心氣,但心性喜斂而惡散,故為心病所忌。
發布於 2024-04-15 09:47
0評論
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溼。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溼痺,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①《本經》:"主風寒溼痺,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②《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溼痺,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
發布於 2022-12-27 15:17
0評論
(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紅棕色物。皮層寬廣,散有纖維束及葉跡維管束;葉跡維管束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成環,木化;內皮層明顯。中柱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較少。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纖維束及維管束鞘纖維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薄壁組織中散有類圓形油細胞;並含澱粉粒。 (2)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揮發油,加石油醚(60~90℃)製成每1ml含2μl的溶液,作為
發布於 2022-12-27 15:30
0評論
1、節菖蒲:又稱九節菖蒲、菖蒲。來源於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乾燥根莖。性溫味辛,功效開竅化痰,醒脾安神。藥材性狀:略呈紡錘形,稍彎曲,長1~6cm,直徑3~7mm。 2、石菖蒲:來源於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乾燥根莖。性溫,味辛、苦,功效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藥材性狀:呈扁圓柱形,多彎曲,常有分枝,長3~20cm,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棕紅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環節,具細
發布於 2022-12-27 15:37
0評論
性狀鑑別 根莖呈扁圓柱形,稍彎曲,常有分枝,長3-20cm,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棕紅色或灰黃色,粗糙,多環節,節間長2-8mm;上側有略呈扁三角形的葉痕,左右交互排列,下側有圓點狀根痕,節部有時殘留有毛鱗狀葉基。質硬脆,折斷面纖維性,類白色或微紅色;橫切面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及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苦、微辛。以條粗、斷面色類白、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鑑別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
發布於 2023-12-04 15:53
0評論
仙鶴草粥 配方:仙鶴草20克、三七粉10克、糯米250克。 製法:先將糯米加水適量煮成粥,然後放入仙鵒草及三七粉,再煮20分鐘即可。 用法:每日2次適量服之。連服5日為1個療程。 功效:養血補中,止血消炎。 仙鶴草茶 配方:仙鶴草60克、薺菜50克、茶葉6克。 用法:上3味同煎,每日1劑,隨時飲用。 功效:止血,適用於崩漏及月經過多。 來源:民間驗方 仙鶴草薺菜湯 材料:仙鶴草60克、薺菜5
發布於 2023-09-13 14:26
0評論
(一)燉服。將高麗參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內,加滿水,封密碗口,放置於鍋內蒸燉4~5小時即可服用。 (二)嚼食。以2~3片高麗參含於口中細嚼,生津提神,甘涼可口,是最簡單服用方法。 (三)磨粉。將高麗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四)沖茶。將高麗參切成薄片,放在碗內或杯中,用開水沖泡,悶蓋5分後即可服用。 (五)泡酒。將整根高麗參可切成薄片裝入瓶內用50~
發布於 2024-02-29 17:18
0評論
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鮮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調敷。 藿香用藥禁忌: 1、陰虛火旺、邪實便秘者禁服藿香。 2、陰虛者禁服藿香。 3、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並禁用。《本草經疏》 藿香姜棗飲 功效:本飲具有益脾和胃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嘔吐、胸脘痞悶、食慾不
發布於 2024-03-09 19:12
0評論
槐花的食用方法 槐花采摘後可以做湯、拌菜、燜飯,亦可做槐花糕、包餃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麥飯),中國不少地區都有這一習慣,做法很簡單,將洗淨的槐花加入麵粉拌勻,再加入精鹽、味精等調味料,拌勻後放入籠屜中蒸熟即可。此外,在製作粥、湯時也可加入槐花。 槐花湯 把水燒開,放進洗乾淨的槐花,再放入調好的麵糊,等涼了以後,滿廳滿院香氣撲鼻,比上等的茶還要香,吃過後整天覺得花香在口; 槐
發布於 2024-03-09 20:53
0評論
芥末白菜墩主料:大白菜500克,白糖10克,芥末100克,白醋5克,精鹽20克,香油10克。 做法: 1.將大白菜擇洗乾淨,去掉尾部,將根部切成4釐米長的墩,下入開水中焯一下,控淨水待用。 2.將芥末放在碗中,用沸水衝開,並按一個方向攪動,同時加入醋、鹽、糖、香油 3.將調好的芥末汁,塗在白菜墩上,碼在一個盤子裡,上邊再取一個盤扣上,置於屋內暖和的地方,第二天取出,碼盤,即可食用。注意:焯白菜墩
發布於 2023-12-30 12:1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