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民間流傳的“吃生花生養胃”一說,似乎缺乏足夠的依據。花生本身作為一種堅果類食品,不易消化,而且花生含脂肪較多,脂肪的消化吸收需要膽汁乳化,而過多的膽汁分泌可能導致膽汁反流性的胃炎,不利於健康。
花生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被譽為“植物肉”,其營養價值之高,就連被稱為高級營養品的一些動物性食品,如雞蛋、牛奶、肉類等也甘拜下風。能夠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且花生米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幾乎對任何一種出血都有效果,尤其是花生皮的止血效果尤其好,花生煮熟或者炒熟以後,紅衣的止血效果會大為減弱。
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吃花生了呢?當然不是,花生怎麼吃大有講究。
花生食用量應保持在一個低水平,以免過量攝入熱量。花生外皮即紅色的外衣有增加血小板的凝聚作用,所以高血壓病人和有動脈硬化、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吃花生,一定要去了紅色的外皮吃才對,而對於那些因為慢性出血性疾病導致貧血的病人,則需要帶著花生外皮吃下去了。可見,花生的營養成分豐富而又較全面,對於體弱貧血的病人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食品。
需要指出的是,花生對於體寒溼滯和腸滑腹瀉的病人並不適宜,因為花生中含脂肪比較多,所以膽囊功能不好或者有膽囊疾病的病人不適合食用。另外,花生米還有促進凝血的作用,所以有血栓性疾病或凝血傾向的病人也不適宜食用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