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三因(因人、因地、因時)制宜;中醫養生更講究辨體適調、三因制宜。這就是說中醫治療疾病,不僅注重根據病人出現的證候,而且還注重根據病人的體質特點、所處的地理環境特點、發病所處季節的氣候特點,辯證用藥。中醫養生,不僅注重辨別人們的體質特點,而且還注重根據人們的體質特點、所處的地理環境特點、發病所處季節的氣候特點,辨體用藥調理。根據人體形體特徵、心理特徵、常見表現、發病傾向及對外界適應能力等的不同,中國人的體質可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血虛質和特稟質等十種。
一、平和體質常見表現:體型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口好,二便正常。
一般無需調理,但如果夏季氣候炎熱、乾燥少雨、汗出較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的藥膳,如沙參山藥粥、沙參老鴨湯;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氣候潮溼多雨,則可適當選用一些芳香祛溼的藥膳,如溼消暑湯、綠豆苡米粥等。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沙參山藥粥: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養胃,清心安神材料:沙參、山藥、蓮子、葡萄乾各20g,糖適量,粳米50g。
製作: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蓮子、沙參一起泡透後,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成粥。
2、 沙參老鴨湯:
功效:沙參,氣味微苦性寒無毒,益氣養陰生津;鴨又名鳧,氣味甘“大寒無毒”,主治“氣虛寒熱水腫”。具有益氣養陰、補中安髒、清火解熱之效。
主料:老鴨1只,沙參50克。
製作:老鴨剁塊,飛水,油鍋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入淨布包起,同老鴨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軟,加入調料上桌即可食之。
3、綠豆苡米粥:
功效:具有清熱祛溼解暑之功效。
材料:綠豆50克,苡米(薏苡仁)5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把綠豆、苡米、白米洗淨,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
4、溼消暑湯:
功效:祛暑、利溼、清熱。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蘇葉、佛手、蓮子等分適量。
製作:將材料加入鍋內,加開水10碗慢火煲約2小時,加瘦肉類煲亦宜,食時用鹽調味食用。
二、氣虛體質常見表現:肌肉不健壯;平素語音低怯,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黃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華,毛髮不華,頭暈,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結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後仍覺未盡,小便正常或偏多。
如果夏季氣候炎熱、乾燥少雨、汗出較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的藥膳,如黃芪山藥粥、參芪老鴨湯;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氣候潮溼多雨,則可適當選用一些補氣祛溼的藥膳,如益氣溼消暑湯、黃芪苡米粥等。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黃芪山藥粥: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養胃,清心安神材料:黃芪、山藥、麥冬、白朮各20g,糖適量,粳米50g。
製作: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黃芪、麥冬、白朮一起泡透後,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成粥。
2、參芪老鴨湯:
功效:具有益氣養陰、補中安髒、清火解熱之效。
主料:老鴨1只,黃芪30克,沙參50克。
製作:老鴨剁塊,飛水,油鍋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黃芪入淨布包起,同老鴨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軟,加入調料上桌即可食之。
3、黃芪苡米粥:
功效:益氣清熱祛溼解暑之功效。
材料:黃芪30克,苡米(薏苡仁)60克,白茅根6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把苡米、白米洗淨,將浸泡好的白茅根、黃芪入淨布包起,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健康粥。
4、益氣溼消暑湯:
功效:益氣、祛暑、利溼、清熱。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黃芪、佛手等分適量。
製作:將材料加入鍋內,加開水10碗慢火煲約2小時,加瘦肉類煲亦宜,食時用鹽調味食用。
三、血虛體質常見表現:多形體瘦弱,肌肉不壯;面色蒼白缺乏光澤,唇色、指甲顏色淡白,並且還有頭暈眼花、特別是下蹲起立時,易脫髮或毛髮易斷,女性還會伴有經顏色淡且量少的特點,手足發麻,心悸失眠、容易心慌心跳,常見眼睛乾澀,便秘現象。
如果夏季氣候炎熱、乾燥少雨、汗出較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補血的藥膳,如黃芪龍眼粥;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氣候潮溼多雨,則可適當選用一些補氣養血祛溼的藥膳,如補血溼消暑湯、龍眼苡米粥等。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黃芪龍眼粥:
功效:益氣養血、健脾養胃,清心安神。
材料:黃芪、山藥、龍眼肉各20g,糖適量,粳米50g。
製作: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黃芪、龍眼肉一起泡透後,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成粥。
2、補血溼消暑湯:
功效:補血、祛暑、利溼、清熱。
材料:白扁豆、蓮子、生薏米、龍眼肉、黃芪等分適量。
製作:將材料加入鍋內,加開水10碗慢火煲約2小時,加瘦肉類煲亦宜,食時用鹽調味食用。
3、龍眼苡米粥:
功效:補血祛溼解暑之功效。
材料:龍眼肉30克,苡米(薏苡仁)30克,蓮子3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把苡米、白米洗淨,將浸泡好的龍眼、蓮子一起入鍋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
四、陽虛體質常見表現:多形體白胖,肌肉不壯。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髮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長。
如果夏季氣候炎熱、乾燥少雨、汗出較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助陽的藥膳,如黃芪菟絲粥;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氣候潮溼多雨,則可適當選用一些溫陽祛溼的藥膳,如溫陽溼消暑湯、菟絲苡米粥等。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黃芪菟絲粥:
功效:益氣溫陽、健脾養胃,清心安神材料:黃芪、山藥、菟絲子各20g,糖適量,粳米50g。
製作: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黃芪、菟絲子入淨布包起,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成粥。
2、溫陽溼消暑湯:
功效:祛暑溫陽利溼。
材料:白扁豆、蓮子、生薏米、菟絲子、巴戟天等分適量。
製作:將菟絲子、巴戟天入淨布包起,與其它材料一起加入鍋內,加開水10碗慢火煲約2小時,加瘦肉類煲亦宜,食時用鹽調味食用。
3、菟絲子苡米粥:
功效:溫陽祛溼解暑之功效。
材料:菟絲子15克,苡米(薏苡仁)30克,蓮子3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把苡米、白米洗淨,菟絲子入淨布包起,與浸泡好的蓮子一起入鍋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
五、陰虛體質常見表現:體形瘦長,手足心熱,平素易口燥咽乾,鼻微幹,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燥,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目乾澀,視物花,唇紅微幹,皮膚偏幹,易生皺紋,眩暈耳鳴,睡眠差,小便短澀。
如果夏季氣候炎熱、乾燥少雨、汗出較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的藥膳,如沙參山藥粥、沙參老鴨湯;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氣候潮溼多雨,則可適當選用一些養陰祛溼的藥膳,如沙參苡米粥、養陰溼消暑湯等。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沙參山藥粥: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養胃,清心安神材料:沙參、山藥、蓮子、葡萄乾均20g,糖適量,粳米50g。
製作: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蓮子、沙參一起泡透後,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成粥。
2、 沙參老鴨湯:
功效:具有益氣養陰、補中安髒、清火解熱之效。
主料:老鴨1只,沙參50克。
製作:老鴨剁塊,飛水,油鍋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入淨布包起,同老鴨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軟,加入調料上桌即可食之。
3、沙參苡米粥:
功效:具有養陰清熱祛溼解暑之功效。
材料:沙參30克,綠豆50克,苡米(薏苡仁),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把綠豆、苡米、白米洗淨,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
4、養陰溼消暑湯:
功效:養陰清熱、祛暑利溼。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沙參、生白朮、蓮子等分適量。
製作:將材料加入鍋內,加開水10碗慢火煲約2小時,加瘦肉類煲亦宜,食時用鹽調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