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的屬性和抗生素的應用 腹部切口感染的細菌來源常為內源性 ,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經驗性地選擇第3代頭孢菌素與甲硝唑類聯合應用預防切口感染。但要警惕藥物的胃腸道副作用發生 ,及時調整 ,避免噁心、 嘔吐引起腹內壓增高導致切口張力增大或裂開 ,增大感染幾率。而且多方研究資料及臨床證實 ,抗生素術前30 min給藥 ,可明顯抑制細菌生長。相比術後給藥 ,細菌在組織液的高營養狀態下已快速繁殖 ,致病力增強 ,同等劑量的抗生素 ,所起到的治療作用相對減弱 ,效能下降。所以術前抗生素應用得到推廣 ,尤其是 2、 3類手術切口的患者。
電刀的正確使用 近些年來電刀的使用在手術止血上發揮很大作用 ,方便手術醫師操作 ,節省手術時間 ,提高手術效率。但電刀所產生的瞬間高能電流在切、 凝的同時極易造成周圍組織的灼傷。適度的操作事半功倍 ,反覆電灼引起周圍組織的嚴重損傷 ,尤其是脂肪組織本身血供較差 ,熱敏感性強 ,易變性壞死液化。筆者認為不能以燒灼面的顏色來判定是否有效 ,一些醫師習慣性的認為電灼成黃、 深黃、 深褐或焦痂色方為有效 ,其實當出血點電灼後 ,周圍看似色澤正常的組織已部分失去活性 ,電灼時間越長 ,損傷組織的面積越大、 越深。一旦縫合後 ,小部分的液化組織尚能被機體清除、 機化 ,液化組織較多時會因引流
不暢導致傷口感染 ,延遲癒合。感染風險大大增加。建議切、 凝操作不要盲目加大電刀輸出功率 ,達到切、 凝的手術目的即可 ,點到為止。經驗得知 ,當切開筋膜、 脂肪組織時 ,在組織兩邊施加一定的牽拉張力 ,使得切開的組織很快分開至兩邊 ,不使其和電刀有過多的熱能接觸 ,可最大程度減少組織失活、 液化。
切口的清理與縫合 就手術而言 ,因手術部位、 術式不同 ,存在切口汙染可能或已汙染情況。手術時間較長暴露組織細胞的氧化失活 ,組織的鉗夾、 擠壓 ,以及電刀燒灼後細胞液的滲出等因素都會使切口感染的機率增大。有些肉眼可見 ,有些微觀存在。肉眼發現的往往術中注意清理 ,微觀存在的易使人忽視增加感染危險。筆者認為常規用雙氧水、 生理鹽水沖洗切口 ,可大大減少傷口的感染率。即使是一般切口 ,也是利大於弊。雙氧水沖洗時釋放出的初生態氧有殺菌作用 ,同時它的發泡作用可鬆動各種炎性因素在組織表面的貼附 ,伴之以大量生理鹽水沖洗 ,使之殘留可能減至極少量 ,即使縫合後 ,組織正常的免疫作用即可抑制細菌生長。汙染嚴重的切口如化膿穿孔性闌尾炎使用嚴格的沖洗方法能明顯減低切口的感染率。筆者在化膿穿孔性闌尾炎術中每縫合一層 ,雙氧水、 生理鹽水沖洗 1次。並重新鋪巾擬定無菌區 ,更換手套及所需器械、針線或是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後使用。越靠深層組織沖洗生理鹽水量越大 ,如此反覆操作直至關閉切口。此法臨床應用多年 ,效果很好。切口清理徹底 ,良好的縫合亦是保障。關閉死腔 ,視情掌握縫線張力以利引流滲出。張力較大的組織縫合時 ,不亦全部進針於切口兩邊等寬處。採用寬窄間隔縫合方法 ,避免縫線應力集中形成皮緣緊縮帶 ,影響血運 ,進而影響切口癒合 ,增加感染風險。張力越大的切口 ,建議縫針邊距差別越大 ,這樣能更好地平衡切口周圍張力 ,以免影響血運 ,導致組織清除炎性因子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