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主食真能減肥嗎
許多人為了減肥,寧肯多吃點菜也不吃主食,但這樣真的能減肥嗎?
我國一直提倡以穀類為主,米飯、饅頭、麵條成了我們一天中腦力、體力活動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來源,其主要供能物質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葡萄糖。有人會想,既然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力,那每天少吃,甚至不吃,不就達到減肥目的了?
需要強調的是,能量過剩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而在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易造成能量過剩,且葡萄糖是我們大腦唯一喜好的能量來源。
1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4千卡的能量,而同等重量的脂肪則會產生9千卡的熱量,是碳水化合物的2.2倍。可見,即便少吃一口飯,但若多吃了一口肉,也可能給身體帶來更多能量。
而在人群研究中發現了有趣的現象:給人們提供高脂肪的食物時,人們的食慾很難得到滿足,往往會吃得更多,易造成能量過剩;但提供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時,則食慾很快就得到滿足,不再過多攝入。
所以,每天以主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的膳食模式,不僅不會導致肥胖,還會控制能量攝入。
節食減肥危害解析
導致骨質疏鬆
過度盲目減肥,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一般蔬菜和水果中鈣含量少,更重要的是幾乎不含脂肪,會導致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影響鈣與骨結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節食18個月以後,體重雖減了7磅,但是骨密度也會隨之下降。
影響記憶力
腦工作的主要動力來源於脂肪,它能刺激大腦,加速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短期與長期記憶。過度節食者體內脂肪攝入量和存貯量不足,機體營養匱乏,這種營養缺乏使腦細胞受損嚴重,將直接影響記憶力,變得越來越健忘了。
降低個人性欲
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機體就會將食物和身體裡的脂肪、蛋白質轉變為能量供身體使用。其代謝產物酮就會在血液裡積存,破壞身體的酸鹼平衡,使人感到頭暈頭痛。幾星期後,大腦可能會調整自己,暫且把酮作為燃料,進一步導致身體酸鹼失衡。使人感到煩躁、壓抑,並出現性慾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