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可根據其發生部位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第一條是直腸粘膜和皮膚之間的分界線,稱為齒狀線,距肛門邊緣約3至4釐米。齒狀線是指直腸粘膜和皮膚之間的分界線,距肛門邊緣約3至4釐米,稱為齒狀線。
內痔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便帶血,無脫出,齒狀線上的粘膜有結節狀隆起。
第二階段:大便帶血,滴血或射血,內痔脫出,可自行回縮。
第三階段:排便時或因咳嗽、勞累或負重導致腹壓增加時發生內痔脫出。
第四階段:痔核脫出肛門外,不能縮回肛門內,又稱嵌頓痔,這是一種急症,需要及早手術,否則會引起感染、壞死和出血。
外痔根據其性質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炎症性外痔等。
痔瘡最重要的表現是便血,呈鮮紅色,排便時滴血或排便結束時手紙上有血跡,或噴射狀出血,基本可以確定為痔瘡出血,肛門檢查可見痔核隆起,痔核表面的粘膜被侵蝕。如果痔瘡進一步發展,除出血外,大便時還會有一個軟腫物(痔核)從肛門裡出來,大便後這個腫物可以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如果大便後腫物不能回到原來的位置,需要用手推回,或者咳嗽、走路時也會出來,或者出來後不能退回,並伴有劇烈疼痛,就已經非常嚴重了。